-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福建省教師招聘考試中小學教育綜合考試大綱解析. 2016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1555262
- 條形碼:9787561555262 ; 978-7-5615-5526-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福建省教師招聘考試中小學教育綜合考試大綱解析. 2016 本書特色
本書嚴格按照福建省教師招聘考試考試大綱的要求進行編寫,結構體例模塊化、復習方法精準化、知識框架一體化、重點呈現新穎化,同時還附有近年來的全真試題及詳細解析,全面反映2016年的**命題趨勢。
福建省教師招聘考試中小學教育綜合考試大綱解析. 2016 內容簡介
《2016年福建省教師招聘考試輔導叢書:福建省教師招聘考試 中小學教育綜合考試大綱解析》為“福建教師招聘考試輔導系列從書”之一,專門針對新《福建省中小學新任教師公開招聘考試教育綜合知識考試大綱》進行了2015年的改版,針對考點的變化對正文內容進行了相應的增刪,詳細闡述大綱要求的知識點。全書主要由三大部分構成,**部分是教育學,第二部分是心理學,第三部分是教育法律法規與教師職業道德。每一章均有復習提示、知識框架、知識詳解、直擊重點、真題賞析、真題預測、答案解析等內容。本文還附歷年真題解析(2010年至今)。
福建省教師招聘考試中小學教育綜合考試大綱解析. 2016 目錄
福建省教師招聘考試歷年《教育綜合》試題考點分布及試卷結構分析
福建省教師招聘考試歷年《教育綜合》考情分析及2016年命題預測
**部分 教育學
**章 教育學及其發展
**節 教育學的研究對象
第二節 教育學的研究任務
第三節 教育學的發展歷程
真題預測
答案解析
第二章 教育及其發展
**節 教育的概念
第二節 教育的基本要素與主要功能
第三節 教育的屬性
第四節 教育的起源
第五節 教育的發展
真題預測
答案解析
第三章 教育與社會的發展
**節 教育與社會政治經濟制度
第二節 教育與社會生產力
第三節 教育與科技文化
真題預測
答案解析
第四章 教育與個體發展
**節 個體身心發展及其理論
第二節 個體身心發展的規律
第三節 影響個體身心發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真題預測
答案解析
第五章 教育目的
**節 教育目的概述
第二節 全面發展的教育目的及其組成部分
第三節 我國現階段教育目的及其基本精神
真題預測
參考答案
第六章 學校教育制度
**節 學校教育制度及其發展
第二節 我國的學校教育制度
真題預測
答案解析
第七章 教師與學生
**節 教師
第二節 學生
第三節 師生關系
真題預測
答案解析
第八章 課程
**節 課程概述
第二節 課程標準
第三節 課程結構
第四節 課程資源及其開發利用
真題預測
答案解析
第九章 教學
**節 教學概述
第二節 教學過程
第三節 教學原則
第四節 教學方法
第五節 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
第六節 教學組織形式
第七節 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學觀
真題預測
答案解析
第十章 教育評價
**節 教育評價及其作用
第二節 教育評價的類型和方法
第三節 新課程背景下的教育評價
真題預測
答案解析
第十一章 思想品德教育與班主任工作
**節 德育及其意義
第二節 德育的目標與內容
第三節 德育過程
第四節 德育原則
第五節 德育方法
第六節 德育途徑
第七節 班主任工作的意義和作用
第八節 班主任工作的內容與方法
真題預測
答案解析
第十二章 課外活動
**節 課外活動及其意義、任務
第二節 課外活動的內容與形式
第三節 課外活動的組織
真題預測
答案解析
第二部分 心理學
**章 認知發展與教育
**節 感覺與知覺
第二節 記憶
第三節 想象
第四節 思維
第五節 問題解決
第六節 注意
第七節 皮亞杰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
真題預測
答案解析
第二章 情感、意志的發展與教育
**節 情緒與情感
第二節 意志
真題預測
答案解析
第三章 個性發展與教育
**節 需要、動機與興趣
第二節 能力
第三節 氣質
第四節 性格
第五節 埃里克森的人格發展階段理論
真題預測
答案解析
第四章 學習心理與教育
**節 學習概述
第二節 學習的基本理論
第三節 學習動機
第四節 學習遷移
第五節 知識的學習
第六節 技能的學習
第七節 學習策略
真題預測
答案解析
第五章 品德心理與教育
**節 品德及其心理結構
第二節 道德發展階段理論
第三節 態度與品德學習的一般過程
第四節 學生良好品德的培養
真題預測
答案解析
第六章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
**節 心理健康概述
第二節 學生心理輔導
真題預測
答案解析
第七章 教師心理
**節 教師成長的階段和途徑
第二節 教師威信的形成與發展
第三節 專家型教師與新教師的區別
真題預測
答案解析
第三部分 教育法律法規與教師職業道德
**章 教育法律法規
**節 教育法律法規基礎知識
第二節 主要教育法律法規
真題預測
答案解析
第二章 教師職業道德/389
**節 教師職業道德概述
第二節 教育部《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2008年修訂)解讀
第三節 《福建省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考核辦法(試行)》
真題預測
答案解析
附錄
附錄1:2010年福建省中小學新任教師公開招聘考試教育綜合知識試題
參考答案
附錄2:2011年福建省中小學新任教師公開招聘考試教育綜合知識試題
參考答案
附錄3:2012年福建省中小學新任教師公開招聘考試教育綜合知識試題
參考答案
附錄4:2013年福建省中小學新任教師公開招聘考試教育綜合知識試題
參考答案
附錄5:2014年福建省中小學新任教師公開招聘考試教育綜合知識試題
參考答案
附錄6:2015年福建省中小學新任教師公開招聘考試教育綜合知識試題
參考答案
福建省教師招聘考試中小學教育綜合考試大綱解析. 2016 節選
《2016年福建省教師招聘考試輔導叢書:福建省教師招聘考試 中小學教育綜合考試大綱解析》: (三)內在目的論和外在目的論 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國教育家杜威。杜威把教育目的區分為教育過程本身的目的和教育過程之外的目的。前者是“活動里面的目的”,后者是從外面強加給教育活動的目的。杜威進而提出了“教育無目的論”,其實質是“內在目的論”,認為教育的過程在它自身以外沒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教育的過程是一個不斷改組、不斷改造和不斷轉化的過程,離開了過程就不可能有真實意義上的教育目的,過程就是教育活動的存在方式和展開形式,教育的過程就是兒童的生長過程。 (四)教育準備生活說和教育適應生活說 教育準備生活說的代表人物是英國教育家斯賓塞,教育適應生活說的代表人物是美國教育家杜威。 教育準備說認為教育的目的就是為“完滿的生活”做準備,教育的主要任務就是教會人們怎樣生活,要為未來的生活做準備。教育準備生活說反映了人們期望通過教育獲取能夠使個人幸福的知識和能力。 教育適應生活說認為一旦把教育看作為兒童未來生活做準備,必然要教以成人的經驗,而忽視了兒童的興趣和需要。因此,他主張“教育即生活”,即在教育的過程中讓人學會適應生活、適應社會的本領。 (五)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展學說 1.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展學說的科學含義 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展學說,是一個豐富且完整的理論體系。所謂人的全面發展,就是個人智力和體力盡可能多方面地、充分地、自由地發展,并在此基礎上實現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結合。馬克思關于人的全面發展的學說是我國教育目的的理論基礎。 2.馬克思主義論人的全面發展所必需的社會條件 (1)人的發展與生產的發展是一致的 人的發展既與生產的發展是相一致的,又和他們怎樣生產相一致。個人的發展情況,取決于他們進行物質生產的條件,取決于社會分工。 (2)工廠手工業的分工加劇工人片面發展 首先,過去各種不同的獨立的手工業工人成為手工工場工人以后,他們就逐漸地失去了全面從事原有手工業勞動的能力,終身束縛在一種工具上,從事一種技能的操作。其次,這種一定的操作使工人經常重復做同一種有限的單調的動作,它使工人的精力或肢體的某一部分極度的疲乏,造成工人肉體和精神的真正畸形發展,破壞了人的肢體的完整和統一,使其片面化。再次,工場手工業的性質也使體腦的分離和對立進一步發展。 (3)現代機器大生產是人的全面發展的物質基礎,并對人的發展提出了客觀要求 首先,大工業之前所有的生產方式的技術基礎本質上是保守的,而現代機器大工業生產的基礎是革命的;其次,由于自然科學和工藝學在生產力上的運用,使人的全面發展也具備了可能性;*后,以科學技術為基礎的機器大工業生產,客觀上必然要求打破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的分工,趨向于體腦的結合。 (4)資本主義制度阻礙和限制了人的全面發展 雖然現代大工業生產對人的全面發展提出了客觀要求并提供了其實現的可能性,但是在資本主義剝削制度下人的全面發展是不可能真正實現的。 (5)社會生產力的高度發展是人的全面發展的必要物質條件 由于生產力的高度發展,社會財富充分涌現,使人們得以充分享受閑暇時間和教育,為人的全面發展理想的真正實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6)社會主義生產關系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共產主義條件下使人的全面發展成為現實 只有到了共產主義社會,人的全面發展才能得以實現。這是因為,無產階級奪取政權后,消滅了私有制,消滅了剝削制度,消滅了舊有的分工制度,消滅了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對立的社會基礎,生產勞動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成了解放人的手段,它為每一個人提供全面發展和表現自己全部能力(即體力和腦力)的機會。 ……
福建省教師招聘考試中小學教育綜合考試大綱解析. 2016 作者簡介
閩試教育,是福建省研究開發教師招考輔導的專業機構,深入研究福建教師招考的政策走向、考試內容及命題規律,成立了“福建教師招考命題研究中心”、“福建教師招考考試研究中心”、“福建教師招考面試研究中心”等教研團隊。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巴金-再思錄
- >
隨園食單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回憶愛瑪儂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