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悖論研究譯叢;守望者10個道德悖論/悖論研究譯叢:守望者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0263076
- 條形碼:9787300263076 ; 978-7-300-26307-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悖論研究譯叢;守望者10個道德悖論/悖論研究譯叢:守望者 本書特色
索爾·史密蘭斯基著陳波主編王習勝譯的《10個道德悖論(精)》是一本令人愉快而且引人入勝的小冊子。這本書篇幅小巧,論述生動,主題也很重要,能夠引起不熟悉它的人對哲學的興趣。但是,它的吸引力并不局限于新手;它向道德理論提出的重大新挑戰,即使是功底過硬的專業哲學家也將發現,這種挑戰是具有刺激性和挑釁性的。
悖論研究譯叢;守望者10個道德悖論/悖論研究譯叢:守望者 內容簡介
從形而上學到邏輯學,悖論在哲學研究中的重要性可以從其豐富的文獻上得到顯現。但到目前為止,在倫理學中很少見到對悖論的批判性研究。在倫理學的前沿工作中,《10個道德悖論》搶先發售為道德悖論的中心地位提供了有力的證據。它提出了10個不同的、原創的道德悖論,挑戰了我們某些很為深刻的道德觀點。這本具有創新性的書追問了道德悖論的存在究竟是有害的還是有益的,并且在更為廣泛的意義上探討了悖論能夠在道德和生活上教給我們什么。
悖論研究譯叢;守望者10個道德悖論/悖論研究譯叢:守望者 目錄
**章幸運的不幸悖論
第二章有益退休悖論
第三章兩個關于正義與加重懲罰的悖論
**個悖論
第二個悖論
第四章勒索悖論:解決方案
概念性勒索悖論
實質性勒索悖論
第五章免于懲罰悖論
第六章不因道德之惡而愧疚悖論
第七章選擇—平等主義與基線悖論
第八章道德與道德價值悖論
兩種道德觀
兩種可能的道德世界
問題的現實性
需要、道德需求和道德價值:基本邏輯
第九章道德抱怨悖論
N:抱怨的非矛盾條件
U:某些道德標準的無條件性
第十章寧愿不出生悖論
第十一章一個元悖論:悖論不好嗎?
第十二章道德悖論之反思
后記未來與道德悖論
參考文獻
索引
譯后記
悖論研究譯叢;守望者10個道德悖論/悖論研究譯叢:守望者 節選
《10個道德悖論/悖論研究譯叢·守望者》: 這里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你能否判斷我總體上是更好的,雖然我并不贊同我在總體上是更好的。但不必用這個問題拘束我們,因為我們設想阿比蓋爾和亞伯拉罕會同意這樣的說法——他們在總體上好于他們原來沒有經歷苦難。換句話說,我關于悖論的討論假定,人的主觀看法同意他或她的不幸是有益的。我們可以稱之為“主觀條件”。另一個問題是,人們可能認同總體上的優越是某個因素的結果,但卻仍可以合理地傾向于不干預這個因素,也就是說,傾向于保持不太好的狀態。我們并不關心這個問題,因為我們的假設是,阿比蓋爾和亞伯拉罕會說他們樂于變得更好。 我們不能輕視這些假設。很多看似幸運的不幸案例并不能被認為是真正的幸運的不幸。比如,有些人會誠實地聲稱,他們如果能夠有一個快樂的童年,那么自愿放棄后來由不幸“造就”的成功。或者他們可能認為苦難和成功是不可相互比較的、不可相互權衡的;或者,他們認為關于他們生活和幸福的任何判定都太過于含混不清。但許多其他人可能會說,雖然遭受了困難,但他們*終從中受益了,他們并不傾向于過沒有發生不幸的生活。 那么,爭論的言下之意是什么?很簡單,阿比蓋爾和亞伯拉罕將堅持認為,正因為他們童年的苦難是如此巨大,正因為他們的成功需要他們自己付出巨大的努力去戰勝它,所以這種苦難必須被認為是一種不幸。因此,他們反對,甚至可能憎恨說他們的苦難事實上不是不幸。我們關心的*后一個問題是,阿比蓋爾和亞伯拉罕是否是不幸的,盡管他們后來的成功(這取決于不幸)是顯而易見的。 我們可以想象的情況是,我們的兩個人物,現在命名為“阿比蓋爾”和“亞伯拉罕”,在沒有*初苦難的情況下他們的成功與快樂是一樣的。為了取得成功和幸福,諸如此類的苦難肯定是不必要的(這里提到的“成功”包含對困難的克服,但我們并不需要將自己限制在這個意義上)。如果阿比蓋爾不是天生殘疾,如果亞伯拉罕的父母在他出生時贏得了彩票,如果阿比蓋爾和亞伯拉罕都有與生俱來的音樂天分,那么也許在年少沒有經歷任何困難的情況下他們都會獲得成功和幸福。我們可以承認的是,這將是更可取的。但目前尚不清楚這對悖論造成了多大的影響。對現實的阿比蓋爾和亞伯拉罕來說,苦難事實上是他們*終獲得成功的一個條件。我們無須對其必要性進行復雜的調查。這足以說明,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如果沒有苦難,他們就不會獲得如此的成功或幸福。那么,苦難如何才能被看作他們的不幸? 用一點時間考慮一個非常不同的案例。比如,以塞爾達(Zelda)為例。她*初的“幸運”(溺愛她的父母,她出生時富裕的生活及這種富裕給她帶來的一切)“寵壞”了她,稀釋了她的雄心、工作習慣與堅韌力。她變得很容易泄氣,在生活中缺乏堅韌的品性。這并不是說她是完全悲慘的,但她很難做成許多事。因此,她缺少阿比蓋爾和亞伯拉罕所擁有的那種深層次的快樂與成就感。不幸的塞爾達。也許她才是不幸的真正受害者,而不是阿比蓋爾和亞伯拉罕。 看來,事情已經嚴重扭曲了。也許當我們沒有充分考慮到以下事實時:阿比蓋爾和亞伯拉罕在這個世界克服的困難是非凡的,以至于大多數人在類似情況下都是屈從的,困難就產生了。對阿比蓋爾來說,這是個人的勝利,一場戰勝不幸的勝利,她沒有讓自己淪為精神上的失敗者,就像亞伯拉罕沒有淪為平庸者和苦悶者的勝利一樣。任何否認這一點的人都無法對阿比蓋爾和亞伯拉罕做出公正的評價,或者更糟糕地陷入簡單的、極端的自由意志和決定論的立場。或者說這是有爭議的。 讓我們把自由意志的問題放一邊,進一步嘗試澄清我們所面臨的主要困難。一種方式可能說,阿比蓋爾和亞伯拉罕會嘲笑談論幸運的不幸的任何言論。相反,他們會用下面的方式說:“我們不僅擁有一個如此不幸(這種不幸從其本身來看,從與他人的不幸相比較來看,都是不幸)的開始,而且我們設法實現了許多,并且比大多數人實現得更多。我們的勝利是雙重的:克服了不幸,收獲了成功。我們確實值得因為遭遇不幸而得到同情甚至補償,正如我們值得因為后來的成功而獲得榮譽一樣,我們因為在艱苦的條件下戰勝了不幸而值得受到特別的欣賞。” ……
悖論研究譯叢;守望者10個道德悖論/悖論研究譯叢:守望者 作者簡介
關于作者索爾·史密蘭斯基(Saul Smilanky)是以色列海法大學(the University of Haifa)哲學系教授。他是廣受贊譽的《自由意志與幻覺》(Free Will and Illusion,2000)一書的作者,并在《南方哲學》(Southern Journal of Philosophy)、《澳大利亞哲學》(Austral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實用》(Utilitas)等重要哲學期刊上發表了《兩個關于正義與加重懲罰的明顯的悖論》(“Two Apparent Paradoxes about Justice and the Severity of Punishment”)、《寧愿不出生》(“Preferring not to Have Been Born”)、《道德抱怨悖論》(“The Paradox of Beneficial Retirement”)等多篇論文。關于譯者王習勝,安徽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宣傳文化(社科理論類)拔尖人才,安徽師范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兼任安徽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基礎”課程組副主任,安徽省馬克思主義學會常務理事,安徽省哲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邏輯學會理事,全國辯證邏輯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國教育邏輯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主持并完成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3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3項、省級重點和一般項目9項。先后在《哲學與文化》《馬克思主義研究》《光明日報》《哲學動態》《自然辯證法通訊》等專業核心刊物發表論文100余篇,出版《泛悖論與科學理論創新機制研究》等著作10余部。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二體千字文
- >
煙與鏡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