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小學科學探究教學校本化研究:理論與案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506922
- 條形碼:9787520506922 ; 978-7-5205-0692-2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小學科學探究教學校本化研究:理論與案例 內容簡介
科學教育的改革,促使科學探究過程取代了科學知識的告知,親歷參與取代了純粹結果的灌輸。這說明科學課的教學已經向讓學生了解和認識科學本質的過程方向發展了。在此過程中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參與性得到了落實。然而,事實上,一些教師對科學課堂的過程設計與實踐過程往往滿足于被活動表象所充斥,而缺失了探究活動本身所應有的價值和內涵。科學探究作為科學課的主流教學方式,如何進行校本化實施,是未來科學教學的發展趨勢。《小學科學探究教學校本化研究(理論與案例)》用五章內容進行詳細的論述:科學探究的現狀、探究式科學的理論、科學概念的形成、校本化課程的構建。
小學科學探究教學校本化研究:理論與案例 目錄
**章 小學科學教育現狀
**節 科學教育現狀研究
第二節 農村小學科學教育的研究現狀
第三節 農村小學科學教師專業發展:問題與對策
第四節 農村小學科學教育現狀調查:以北京市為例
第二章 探究式的科學教育
**節 科學探究中的概念
第二節 科學探究環節的重構
第三節 “開而不放”的科學探究課堂
第四節 幫助學生修正前概念——“用水測量時間”為例
第五節 探究彩蠶的一生
第六節 有趣的電現象:“導體和絕緣體”
第三章 經歷科學探究:從前概念到概念
**節 科學的前概念到概念
第二節 經歷科學探究活動
第三節 科學探究中的觀察
第四節 學習進階促進概念的形成
第五節 打破科學課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怪圈”
第六節 科學探究中的情境
第四章 科學記錄促進學生主動探究
**節 實驗記錄,親歷科學過程
第二節 有效觀察,準確描述實驗現象
第三節 注重收集分析數據客觀揭示科學規律
第四節 科學記錄與概念的形成
第五節 課堂實錄:小燈泡是怎樣亮起來的?
第五章 科學史觀的建立與探究式校本課程的構建
**節 科學史觀的建立
第二節 農村校本課程資源促進小學科學課堂教學
第三節 “敬先農愛本草”校本課程的實踐與探索
第四節 四季課程“‘柿’界真奇妙”
第五節 “小種植”系列課程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節 科學教育現狀研究
第二節 農村小學科學教育的研究現狀
第三節 農村小學科學教師專業發展:問題與對策
第四節 農村小學科學教育現狀調查:以北京市為例
第二章 探究式的科學教育
**節 科學探究中的概念
第二節 科學探究環節的重構
第三節 “開而不放”的科學探究課堂
第四節 幫助學生修正前概念——“用水測量時間”為例
第五節 探究彩蠶的一生
第六節 有趣的電現象:“導體和絕緣體”
第三章 經歷科學探究:從前概念到概念
**節 科學的前概念到概念
第二節 經歷科學探究活動
第三節 科學探究中的觀察
第四節 學習進階促進概念的形成
第五節 打破科學課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怪圈”
第六節 科學探究中的情境
第四章 科學記錄促進學生主動探究
**節 實驗記錄,親歷科學過程
第二節 有效觀察,準確描述實驗現象
第三節 注重收集分析數據客觀揭示科學規律
第四節 科學記錄與概念的形成
第五節 課堂實錄:小燈泡是怎樣亮起來的?
第五章 科學史觀的建立與探究式校本課程的構建
**節 科學史觀的建立
第二節 農村校本課程資源促進小學科學課堂教學
第三節 “敬先農愛本草”校本課程的實踐與探索
第四節 四季課程“‘柿’界真奇妙”
第五節 “小種植”系列課程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小學科學探究教學校本化研究:理論與案例 作者簡介
張玉平,博士,副研究員。主要從事科學教育、生物教育相關研究。以“小學科學教育”為研究主題主持并結項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1項,市級課題2項;發表論文10余篇,3篇被人大報刊復印資料全文轉載。
書友推薦
- >
史學評論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自卑與超越
- >
煙與鏡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推拿
- >
姑媽的寶刀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