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讀書的方法與技巧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196077
- 條形碼:9787010196077 ; 978-7-01-019607-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讀書的方法與技巧 本書特色
本書所收文章的作者均為中國近現代史上的文化巨擘,包括梁啟超、胡適、蔡元培、魯迅、朱自清、老舍等。所選文章主要側重讀書的技巧與方法,如包含梁啟超在清華大學的講義《要籍解題及其讀法》的一部分,主要講如何讀四書及《詩經》《史記》,胡適的《讀書雜談》《讀書》,魯迅的《隨便翻翻》等,并附有文化大師們的珍貴影像照片和書法、手跡20幅。本書的*大特點是通過這些文化大師的讀書心得將讀書的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以指導今天的讀者在讀書實踐當中少走彎路,高效率地閱讀經典著作。此外,本書還附有“給讀者的推薦好書”,包括中央電視臺和中國圖書評論學會評選的2013-2017年“中國好書”書單及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武漢大學、廈門大學等十所大學2017年圖書館借閱排行前十名的圖書榜單。書前環二的二維碼包含與本書相關的豐富音頻資源,讀者掃碼即可免費獲取,音頻資源主要包括:名家朗誦的現代文學名篇40篇,包括魯迅的《社戲》、老舍的《駱駝祥子》、曹禺的《雷雨》、沈從文的《邊城》、徐志摩的《再別康橋》、卞之琳的《斷章》、戴望舒的《雨巷》等;魯迅作品《朝花夕拾》《吶喊》《彷徨》;朱自清的散文合集:《背影》《荷塘月色》《匆匆》《春》《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等,使讀者在閱讀書中文章的同時也能欣賞到文化巨匠們的經典作品,從而獲得美的感受。
讀書的方法與技巧 內容簡介
在當前全民閱讀的大背景下,中國編輯學會精選了近現代文化巨匠梁啟超、蔡元培、胡適、魯迅、朱自清、老舍等人談怎樣讀書和讀什么書的文章,以期在讀書方法與技巧方面有助于愛好讀書的廣大讀者,并附有“給讀者的推薦好書”,其中包括歷年評選的“中國好書”名單及各清華、北大等著名大學的2017圖書借閱榜單。
讀書的方法與技巧 目錄
梁啟超 國學入門書要目及其讀法 002
序 002
(甲)修養應用及思想史關系書類 003
(乙)政治史及其他文獻學書類 015
(丙)韻文書類 024
(丁)小學書及文法書類 028
(戊)隨意涉覽書類 029
附錄一 *低限度之必讀書目 036
附錄二 治國學雜話 037
附錄三 梁先生致《清華周刊》記者書 045
梁啟超 要籍解題及其讀法(節選) 047
自 序 047
《論語》《孟子》 052
附論 《大學》《中庸》 069
附論 《孝經》 071
附論 其他關于孔子之記載書 072
《詩經》 073
《史記》 099
胡 適 為什么讀書 140
胡 適 讀書 152
胡 適 讀書的習慣重于方法 167
蔡元培 我的讀書經驗 172
魯 迅 讀書雜談 178
魯 迅 讀幾本書 189
魯 迅 隨便翻翻 192
朱自清 論百讀不厭 200
老 舍 我的讀書方法 214
附 錄 給讀者的推薦好書 217
2017 年“中國好書” 217
2016 年“中國好書” 221
2015 年“中國好書” 225
2014 年“中國好書” 229
2013 年“中國好書” 233
清華大學圖書館2017 年借閱
排行榜前十 236
北京大學圖書館2017 年中文圖書
外借熱度排行前十 237
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2017 年度借閱
排行榜前七 239
復旦大學圖書館2016 年度文科圖書借閱
排行榜前五、年度預約*多的五本
圖書 240
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2017 年度閱讀報告
上榜的九種圖書 242
浙江大學圖書館2017 年度借閱
排行榜前十 244
南開大學圖書館2017 年度借閱
排行榜前十 246
天津大學圖書館2017 年度文學類與
社科類借閱排行榜前五 248
武漢大學圖書館2017 年度借閱
排行榜前十 250
廈門大學人文社科圖書借閱前五、
理工類圖書借閱前五 251
讀書的方法與技巧 節選
梁啟超《國學入門書要目及其讀法·治國學雜話》(節選) 學生做課外學問是*必要的。若只求講堂上功課及格,便算完事,那么你進學校,只是求文憑,并不是求學問。你的人格,先已不可問了。再者,此類人一定沒有“自發”的能力,不特不能成為一個學者,亦斷不能成為社會上治事領袖人才。 課外學問,自然不專指讀書,如試驗,如觀察自然界……都是極好的。但讀課外書,至少要算課外學問的主要部分。 一個人總要養成讀書興味。打算做專門學者,固然要如此;打算做事業家,也要如此。因為我們 在工廠里、在公司里、在議院里……做完一天的工作出來之后,隨時立刻可以得著愉快的伴侶,莫過于書籍,莫便于書籍。但是將來這種愉快得著得不著,大概是在學校時代已經決定,因為必須養成讀書習慣,才能嘗著讀書趣味。 人生一世的習慣,出了學校門限,已經鐵鑄成了,所以在學校中,不讀課外書,以養成自己自動的讀書習慣,這個人簡直是自己剝奪自己終身的幸福。 讀書自然不限于讀中國書,但中國人對于中國書,*少也該和外國書作平等待遇。你這樣待遇他,他給回你的愉快報酬,*少也和讀外國書所得的有同等分量。 中國書沒有整理過,十分難讀,這是人人公認的,但會做學問的人覺得趣味就在這一點。吃現成飯,是*沒有意思的事,是*沒有出息的人才喜歡的。一個問題,被別人做完了四平八正的編成教科 書樣子給我讀,讀去自然是毫不費力,但是從這不費力上頭結果,便令我的心思不細致不刻入。專門喜歡讀這類書的人,久而久之,會把自己創作的才能汩沒哩。在紐約、芝加哥筆直的馬路、嶄新的洋房里舒舒服服混一世,這個人一定是過的毫無意味的平庸生活。若要過有意味的生活,須是哥倫布初到美洲時。 中國學問界,是千年未開的礦穴,礦苗異常豐富。但非我們親自絞腦筋絞汗水,卻開不出來。翻過來看,只要你絞一分腦筋一分汗水,當然還你一分成績,所以有趣。 所謂中國學問界的礦苗,當然不專指書籍,自然界和社會實況,都是極重要的。但書籍為保存過去原料之一種寶庫,且可為現在各實測方面之引線,就這點看來,我們對于書籍之浩瀚,應該歡喜謝他,不應該厭惡他,因為我們的事業比方要開工廠,原料的供給,自然是越豐富越好。 讀中國書,自然像披沙揀金,沙多金少,但我們若把他作原料看待,有時尋常人認為極無用的書 籍和語句,也許有大功用。須知工廠種類多著呢,一個廠里頭得有許多副產物哩,何止金有用,沙也有用。 若問讀書方法,我想向諸君上一個條陳。這方法是極陳舊的,極笨極麻煩的,然而實在是極必要的。什么方法呢?是鈔錄或筆記。 我們讀一部名著,看見他征引那么繁博,分析那么細密,動輒伸著舌頭說道:“這個人不知有多大記憶力,記得許多東西。這是他的特別天才,我們不能學步了。”其實哪里有這回事。好記性的人不見得便有智慧,有智慧的人比較的倒是記性不甚好。你所看見者是他發表出來的成果,不知他這成果原是從銖積寸累困知勉行得來。大抵凡一個大學者平日用功,總是有無數小冊子或單紙片。讀書看見一段資料,覺其有用者,即刻鈔下(短的鈔全文,長的摘要,記書名卷數頁數)。資料漸漸積得豐富,再用眼光來整理分析他,便成為一篇名著。想看這種痕跡,讀趙甌北的《廿二史札記》、陳蘭甫的《東塾讀書記》,*容易看出來。 這種工作笨是笨極了,苦是苦極了,但真正做學問的人總離不了這條路。做動植物的人懶得采集標本,說他會有新發明,天下怕沒有這種便宜事。 發明的*初動機在注意,鈔書便是促醒注意及繼續保存注意的*好方法。當讀一書時,忽然感覺這一段資料可注意,把他鈔下,這件資料自然有一微微的印象印入腦中,和滑眼看過不同。經過這一番后,過些時碰著第二個資料和這個有關系的,又把他鈔下,那注意便加濃一度。經過幾次之后,每翻一書,遇有這項資料,便活跳在紙上,不必勞神費力去找了。這是我多年經驗得來的實況。諸君試拿一年工夫去試試,當知我不說謊。 先輩每教人不可輕言著述,因為未成熟的見解公布出來,會自誤誤人。這原是不錯的,但青年學生“斐然當述作之譽”,也是實際上鞭策學問的一種妙用。譬如同是讀《文獻通考》的《錢幣考》、各史《食貨志》中錢幣項下各文,泛泛讀去,沒有什么所得,倘若你一面讀一面便打主意做一篇中國貨幣沿革考,這篇考做的好不好另一問題,你所讀的自然加幾倍受用。 譬如同讀一部《荀子》,某甲泛泛讀去,某乙一面讀一面打主意做部《荀子學案》,讀過之后,兩個人的印象深淺,自然不同,所以我很獎勸青年好著書的習慣。至于所著的書,拿不拿給人看,什么時候才認成功,這還不是你的自由嗎? 每日所讀之書,*好分兩類:一類是精熟的,一類是涉覽的。因為我們一面要養成讀書心細的習慣,一面要養成讀書眼快的習慣。心不細則毫無所得,等于白讀;眼不快則時候不彀用,不能博搜資料。諸經、諸子、《四史》《通鑒》等書,宜入精讀之部,每日指定某時刻讀他,讀時一字不放過,讀完一部才讀別部,想鈔錄的隨讀隨鈔。另外指出一時刻,隨意涉覽:覺得有趣,注意細看,覺得無趣,便翻次頁,遇有想鈔錄的,也俟讀完再鈔,當時勿窒其機。 諸君勿因初讀中國書,勤勞大而結果少,便生退悔。因為我們讀書,并不是想專向現時所讀這一本書里討現錢現貨的得多少報酬,*要緊的是涵養成好讀書的習慣,和磨煉出好記憶的腦力。青年期所讀各書,不外借來做達這兩個目的的梯子。我所說的前提倘若不錯,則讀外國書和讀中國書當然都各有益處。外國名著,組織得好,易引起興味;他的研究方法,整整齊齊擺出來,可以做我們模范,這是好處;我們滑眼讀去,容易變成享現成福的少爺們,不知甘苦來歷,這是壞處。中國書未經整理,一讀便是一個悶頭棍,每每打斷興味,這是壞處;逼著你披荊斬棘,尋路來走,或者走許多冤枉路(只要走路,斷無冤枉,走錯了回頭,便是絕好教訓),從甘苦閱歷中磨煉出智慧,得苦盡甘來的趣味,那智慧和趣味卻*真切,這是好處。
讀書的方法與技巧 作者簡介
中國編輯學會是一個由全國資深編輯及編輯學者組成的全國性的學術團體。學會致力于要通過理論和業務的研究,探索編輯工作規律和科學原理,建立編輯學的理論體系,為發展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出版事業服務。
- >
二體千字文
- >
巴金-再思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莉莉和章魚
- >
姑媽的寶刀
- >
回憶愛瑪儂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