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梭羅與中國:東學西傳后的西學中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0873065
- 條形碼:9787510873065 ; 978-7-5108-7306-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梭羅與中國:東學西傳后的西學中漸 本書特色
《梭羅與中國(東學西傳后的西學中漸)》主要研究對象為梭羅,圍繞國內外的學術論著、學位論文和期刊論文等學術成果回顧并分析了已有的研究成果,指出目前在“梭羅與中國”的關系研究中存在的問題,指出現有研究主要偏重于研究梭羅與中國古代文化的關聯,從不同的側重點切入,敘述了梭羅在中國的傳播和接受史。
梭羅與中國:東學西傳后的西學中漸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研究對象為梭羅, 圍繞國內外的學術論著、學位論文和期刊論文等學術成果回顧并分析了已有的研究成果, 指出目前在“梭羅與中國”的關系研究中存在的問題, 指出現有研究主要偏重于研究梭羅與中國古代文化的關聯, 從不同的側重點切入, 敘述了梭羅在中國的傳播和接受史。
梭羅與中國:東學西傳后的西學中漸 目錄
**節 研究選題及研究意義
第二節 國內外研究現狀綜述及主要研究內容
一、學術論著中的“梭羅與中國”
二、學位論文中的“梭羅與中國”
三、期刊論文中的“梭羅與中國”
四、國內外研究現狀分析:重心失衡
**章 梭羅在中國的傳播軌跡:1913年-2017年
**節 萌芽期:1913年-1949年新中國成立
一、早期國內出版的文學史撰中的梭羅
二、郁達夫和林語堂筆下的梭羅
三、梭羅作品的初譯
四、小結
第二節 沉潛期:1949年新中國成立-1976年“文革”結束
一、內地美國文學譯評背景下的梭羅傳播和接受
二、梭羅在香港和臺灣地區的初次傳播
三、小結
第三節 復蘇期:1976年“文革”結束-20世紀80年代末
一、新編美國文學史及文學選讀中的梭羅
二、期刊論文中的梭羅
三、海子和葦岸眼中的梭羅
四、梭羅在臺灣和香港地區的翻譯和研究
五、小結
第四節 繁榮期:20世紀90年代初-2017年
一、梭羅在內地的翻譯出版
二、內地研究梭羅的學位論文
三、內地研究梭羅的論著和期刊論文
四、課程教學中的梭羅
五、葛紅兵和余杰眼中的梭羅
六、梭羅在臺灣地區的翻譯出版及相關研究
七、小結
第二章 中國學界對梭羅作品的主題思想研究
**節 對梭羅自然觀的研究
一、梭羅自然觀研究的縱向概述:從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勢
二、梭羅自然觀研究的橫向歸納:多點開花,中西比較
三、小結:過于依賴《瓦爾登湖》的研究現狀之分析
第二節 對梭羅政治觀的考察
一、20世紀90年代之前:對梭羅政治觀的零星研究
二、20世紀90年代:研究梭羅政治觀的扛鼎之作出現
三、2001年至2017年:梭羅政治觀研究的勃興
四、小結:《論公民的不服從》一枝獨秀的研究現狀之反思
第三節 對梭羅教育觀及其他理念的探源
一、對梭羅教育觀的評析:以大自然為課堂,以萬物為教材
二、對梭羅科學觀的認識:超驗的科學研究和多樣的貢獻
三、對梭羅印第安人觀的感知:游走于現實與理想之間
四、小結:走近那個被忽視的梭羅
第三章 梭羅在中國接受語境中的熱點問題評析
**節 梭羅與中國古代文化關系研究的再思考
一、研究特點:強調儒家學說對梭羅的影響
二、研究動因:對西方研究的不滿·主體意識的覺醒·東學西漸的觸動
三、研究補遺:探究接觸媒介·合理估量影響·重視多元描述
四、小結
第二節 以《讀書》雜志為主要陣營的梭羅真假隱士論爭
一、真假隱士論爭的歷史回顧:針鋒相對,余波猶存
二、真假隱士論爭的實質:一個偽命題
三、真假隱士論爭的背后:文學誤讀和文化過濾
四、小結
第四章 梭羅與中國作家關系的個案研究
**節 林語堂與梭羅:文化批評研究
一、對外講中:《生活的藝術》對梭羅的褒揚
二、跨文化傳播的策略:《生活的藝術》品評梭羅的深層原因
三、對外講外:《美國的智慧》用東方人的眼光審視梭羅
四、辯證的考量:《美國的智慧》對梭羅多方位的評價
五、小結
第二節 徐遲與梭羅:譯介學研究
一、陰陽兩重天:20世紀40、50年代徐遲對梭羅的翻譯選擇
二、借他者言說自我:20世紀80、90年代徐遲對梭羅的新認知
三、開拓之功·訪美名片:徐遲所譯《瓦爾登湖》在國內外產生的影響
四、斷臂的殘缺之美:徐遲所譯《瓦爾登湖》存在不足的表現及原因
五、小結
第三節 葦岸與梭羅:影響接受研究
一、譯本·原作·評論:葦岸接受梭羅影響的媒介
二、從創作到生活:葦岸接受梭羅影響的表現
三、心靈契合·轉益多師:葦岸接受梭羅影響的原因及其突破
四、小結
結論
后記
附錄1 梭羅生平及其著作年表
附錄2 研究專著和譯著
附錄3 碩博士學位論文和重要期刊論文
參考文獻
梭羅與中國:東學西傳后的西學中漸 作者簡介
劉略昌,山東濰坊人,上海師范大學國家重點學科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博士,上海外國語大學英語語言文學博士后,新西蘭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和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大學訪問學者,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入選人,上海市外國文學學會理事。現為上海理工大學外語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英語文學與中外文化交流研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子課題兩項,主持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人文社科項目、中國博士后面上項目一等資助、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項目各一項及其他研究課題多項,在《外國文學》《當代外國文學》《中國比較文學》《文藝理論研究》等重要期刊發表論文三十余篇,主譯的《放飛的心靈:達·芬奇傳》曾獲全國文津圖書獎提名獎。
- >
推拿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煙與鏡
- >
二體千字文
- >
我與地壇
- >
回憶愛瑪儂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