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紅日 本書特色
銘記崢嶸歲月的戰火硝煙 書寫輝煌壯麗的革命詩篇 1. 革命歷史小說代表作,躋身“三紅一創”之列。 2. 軍旅小說經典,正面展現解放戰爭的史詩性作品。 3. 全新修訂,無刪減版小說,16章72節全本呈現。 4.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推薦的“紅色經典”。 “革命的戰歌,英雄的頌歌”
紅日 內容簡介
《紅日》是一部軍事題材長篇小說。小說發生在1946年解放戰爭中的華東戰場,陳毅、粟裕領導的華東野戰部隊,經過半年多的時間,由弱變強,殲滅了國民黨**軍整編七十四師等,人民解放軍由戰略防御轉為戰略反攻。小說主要寫了三場戰役——漣水戰役、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塑造了我軍軍長沈振新、副軍長梁波、團長劉勝、連長石根東等一系列軍人形象。
紅日 節選
**章 一 灰暗的云塊,緩緩地從南向北移行,陽光暗淡,天氣陰冷,給人 們一種荒涼寥落的感覺。 漣水城外,淤河兩岸醬黃色的田野,寂寞地躺著。 開始枯黃的樹林里,鳥鵲驚惶地噪叫著,驚惶地飛來飛去。這里 特有的楝雀,大群大群地從這個村莊,這個樹林,忽然飛到那個村莊, 那個樹林里去,接著,又從那個村莊,那個樹林,飛到遠遠的村莊、 樹林里去。 淤河堤岸的大道上,平日過往不斷的行人、旅客,商販的車輛、 騾馬也絕跡了。南城門外,那棵出生了二百四十年的高大的巨傘般的 老白果樹,孤獨地站在淤河邊上,在寒風里搖曳著枯枝殘葉,發著唏 噓的嘆息聲。 這是深秋初冬的時節。高粱、玉米、黃豆已經收割完了,枯黑的 山芋藤子,拖延在田里,像是一條條長辮子。農場上大大小小的一堆 堆高粱稈、豆秸,寂寞地蹲伏在那里。聽不到雞啼,看不到牛群,趕 牛打場或者進行冬耕的農民們悠揚響亮的咧咧聲,也好幾天聽不到了。 戰爭降臨到這個和平生活的地方。 在一周以前攻到漣水城下被殺退的蔣介石匪軍整編第七十四師, 開始了第二次猖狂進攻。 這第二次進攻,十分猛烈,敵人施展了他們的全力。十架、二十 架以至三十架一批一批的飛機,從黎明到黃昏,不停地在漣水城和它 的四周的上空盤旋、轟鳴。炸彈成串地朝田野里、房屋集中的所在和 樹林里投擲,一個煙柱接著一個煙柱,從地面上騰起,卷挾著泥土, 揚到半空。大炮的轟擊,比飛機的轟炸還要猛烈。有時候,炮彈像雷 暴雨般地傾瀉下來。房屋、樹木、花草,大地上的一切,都在發著顫抖。 蘇國英團八連四班班長楊軍和他的一個班的戰士們,守備在戰壕 的掩蔽部里,已經兩天半了,一個手榴彈還沒有打過,步槍子彈每人 補足了八十發,除去昨天上午,飛機飛得實在太低,翅膀幾乎擦上了 白楊樹梢,戰士張華峰覺得它過于張牙舞爪,欺人太甚,對著飛機翅 膀上“青天白日”的徽記打了一槍而外,大家都還一發未動。 ……
紅日 作者簡介
吳 強 原名汪大同。江蘇漣水人。中國當代作家。1933年開始發表詩歌、散文等短小作品,同年加入左翼作家聯盟。1938年參加新四軍,在部隊中負責文化宣傳工作,寫作戰地通訊和話劇劇本。曾任華東軍區文化部副部長、中國作協上海分會副主席等職。先后創作中篇小說《他高高舉起雪亮的小馬槍》《養馬的人》,長篇小說《紅日》《堡壘》等。
- >
朝聞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月亮虎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