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玩在控江師生課程體驗案例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0856551
- 條形碼:9787560856551 ; 978-7-5608-5655-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玩在控江師生課程體驗案例集 本書特色
控江中學給人的印象歷來是學生課業負擔不重,這從課程表中可窺一斑。學校每天僅六節課,其余時間學生基本可自行支配,因而不少學生自詡高中三年生活是“玩在控江”。確實,從學校奠定“自主發展教育”的辦學理念以來,任爾東南西北風,學校從不搞什么加班加點,從不讓學生陷于題海,也從不加重學生的課業負擔。學校之所以能夠頂住“高考升學率”的重重壓力,或者說是逆“應試教育”之道而行之,是因為對基礎教育有著自己的認識。
玩在控江師生課程體驗案例集 內容簡介
在輕松、愉悅、自主、有序的環境中,完成傳統范式下苦行僧式的高中三年學校教育,且能實現自己的升學夢想,這是本書案例想要傳達的課程理念,也是引領控江中學的辦學思想。“玩”在控江反映的不僅是社會口碑,也折射了一所高中在轉型路上的執著追求。
張群主編的《玩在控江》通過師生的筆尖,把“玩”在控江的課程體驗通過一個個故事和案例,展現在讀者面前。
如何培養會教書的老師和會學習的孩子,在這里或許能得到富有啟迪的詮釋。
玩在控江師生課程體驗案例集 目錄
一、“玩”在控江掠影
1 校園生活剪影
記邊玩邊學的控江日子
新生情迷開學季
行者有夢
2 課堂教學的“玩”經
課堂,師生生命共同成長的場域
問題驅動思維,思維活躍課堂
一份英語報紙,展開一個精彩的世界
教師搭臺,學生唱戲
3 理科以實驗為主的教學模式
且“玩”且收獲
物理課上的令狐沖喝酒實驗
一個創意實驗,不小心代表了中國——土耳其MEF國際科學研究
項目競賽紀事
嘿嘿,好家伙
4 文科以學生為主的研討模式
兜兜轉轉學文化
今天你炒股了嗎
“控江公司”招聘活動
好玩,手工沙龍的課堂哲學
二、“玩”的層次境界
1 學生對高層次“玩”的追求
從控江“玩”到耶魯——吳鴻智的故事
寫給五歲的KJ行進管樂隊
2 學生在“玩”中開闊知識面
別樣的創新課
小眾社團也有大學問
3 “玩”出美感
用鏡頭去發現美妙
做一片快樂的葉子
4 “玩”出理想
“玩”出幾分領袖氣質
播種理想的班會課
三、“玩”的哲學含義
1 “玩”與個性發展
社團:我的“地盤”我做主
充滿火藥味的讀書活動
佳片有約:屬于我們的電影頻道
2 學生“玩”中的感悟
“菜鳥”創新科研體驗記
助人快樂就是予己快樂
3 教師在學生“玩”中的感悟
一堂課改變了“精氣神”
當男生遇到女生時
4 “玩”的基礎
癡迷好玩的“科學魔法”
博觀約取,厚積薄發
5 “玩”與學習
我是如何愛上語文的
可愛的化學——我的“煒”大計劃
6 “玩”出才干
玩就玩出名堂——我的民樂社復興之路
編輯部的故事
四、“玩”的價值取向
1 學生在“玩”中體會社會責任感
愛是永動的主旋律
揚帆之旅:學會關愛弱勢群體
2 “玩”與自主發展教育
在2 01 2 年的新年狂歡
濃情五月天,青春進行時
3 教師對學生“玩”的支持
原來這樣也可以
控江的假期傳說
快樂英語,青春節拍——記KJOnIine英文報社
4 “玩”中的集體主義
玩拾農園野趣
一家子女籃社
5 學生的紅色之旅、文化之旅
理解苦難的輝煌——記大別山紅色之旅
平遙懷古——記一次難忘的文化之旅
五、“玩”的成長記錄
1 學生在“玩”中的成長
黨課也繽紛——在辯論賽中樹“三觀”
電子社,讓我迷上了動手做
做專業的“業余廣播員”
2 教師伴學生“玩”的師生相長
我和我的那群孩子們
英語,讓它走近你
3 “玩”的管理保障
創新素養培育試驗中的“玩”與“樂”
自主發展,寬舒有道
學生社團,因“玩”而存在
頭腦OM風暴,幕前之與幕后
玩轉“文科周”
行規教育工作的控江特色
玩在控江師生課程體驗案例集 節選
1校園生活剪影 有諺語:“Au Worksandnoplay,makcs Ta Ckaduuboy”每個人的天性都是好玩的。升高中時,我就對控江中學“玩中學”的學習理念心向往之,畢竟在現今考試的壓力下,我們學生玩的時間勢必被壓縮。然而,久負盛名的“玩在控江”一說,是不是只是一個傳說?讓人不禁冀望馬上如臨其境,一試究竟。而剛入學時,年級大會上,畢業的師姐更是將控江的“玩”描述得動人之極,又讓我平添幾分驚詫:活動固然多,所耗精力必定不會少,會不會過猶不及,影響學習呢? 心里打著這樣的“小九九”,可一進入校園生活,我就不由自主地投入了各種活動中,于是乎,在之后的兩年間有了不少的“玩”的經歷。 作為控江的特色之一,放學的選修課一定要排得滿滿當當。選修課中不乏像物理、化學興趣實驗,PS教程,手工藝術沙龍,心理輔導和心靈雞湯,中國外國名著賞析等看似對考試“無用”的選修課。當然,也有主課輔助性的選修課,還有像《古文觀止》導讀這樣間接有助于課內所學的課。近期又在原來籃球隊、羽毛球隊的基礎上將體育選修的參與學生面擴大到全體學生,保證每個人每周有一節選修課參與體育鍛煉。放學前*后的兩節課上選修,自由選擇,主副交錯,既陶冶情操,強身健體,又加強課內知識的學習。 除選修課以外,還有團學聯學生組織、各種社團以及門類豐富的短期活動,比如創新賽、游園會、文科周、理科周、藝術節等。但是,精力有限,不到兩年的時間里,留給我影響*深的是兩個活動,團學聯的宣傳部和參加創新大賽。 我高一一進校便人了團學聯宣傳部。高一的時候,海報并不像現在一樣用電腦打印,而是手繪而成的。為了繪制海報,我們常常在學校里奮戰到晚上7:30,學校的黑板報亦是如此。所有的活動都離不開宣傳工作,宣傳部的工作量之大,也從側面體現出了學校的活動之豐富。在非考試周里,活動極其密集,短則兩周,長則一目有余,就得出一次海報或黑板報,包括愛心拍賣、社團節、管樂隊、游園會、藝術節、運動會。學姐有的放矢地放手讓我們做,我便獨立設計并繪制了很多海報和板極的圖樣,令我在平面設計上積累了大量經驗。學姐耐心地為我糾正配色,構圖上的不足;同伴邊調著厚重的水粉顏料,邊和我試著有著極其細微差別的灰色;輔導教師王獨伊在黑板前前前后后好幾次來審視和指導修改圖案,這一幕幕都深印于我的腦海中。 高一時,十月是為期一個半月的藝術節,對于控江學子而言,藝術節可謂高中牛涯的一次盛事。宣傳部擔下了舞蹈大賽,這就不只是筆上功夫了。工作千頭萬緒,從買獎杯、請評委、幕后組織到預約場地和時間、賣票、制作售賣紀念品到*后演出,無不需要人際協調和組織能力。盡管高二的學長學姐承擔了大部分的壓力,活動還是占去了我們新成員不少的時間和經歷,也是收獲頗豐。兩年一度的藝術節是控江學子*為期盼的文化盛宴。在這里,歌手、舞者、樂器控、配音愛好者、模仿秀高手、DV制作菜鳥、雜項表演家……都能找到自己的專屬舞臺(彩圖1—1—1)。 宣傳部的工作固然在我校園生活里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占據我*多時間和經歷的活動卻是創新大賽,這些經歷,對我的一生都會有積極的影響力。 創新大賽作為控江中學極其重視的活動之一,在開學伊始就通知給我們每一個新生,鼓勵學生參加。而科技總輔導老師則是盡心盡責。他重視著每個青澀的創意雛形。我還記得那個中午,我拉上朋友助膽,“尾隨”著他,塞給他一張寫著我現在看來天真的小創意的小紙頭。他看完后,卻是大加贊賞,很熱情地將后續步驟告訴了我,于是我腦海中有了一個創新方法的雛形。接著,總輔導老師根據每名同學的課題特點為毫無經驗的我們尋找合適的輔導教師。輔導老師更是盡心盡力地幫助我們克服軟件和硬件上的諸多困難。 然而,客觀的條件再好,主觀的困難也是一定存在的,這是創新的方法和本質所決定的。在我一年半的創新活動中,和一同參加這個活動的所有同學一樣,遇到了許許多多的困難。比如學校的任課老師可能在課題的專業性上不夠,就像我的**個有關建筑的課題做起來很困難,因為我們學校并沒有專學建筑的老師,不知道怎么用數字技術建立建筑模型,也不知道如何測試建筑設計的可行性;實驗的找不到原材料或實驗條件達不到太高的要求,比如一開始做建筑模型根本不知道用什么材料,哪里買得到,先后用牛奶紙盒和卡紙做,歪歪扭扭的;在創新大賽和自己的學習時間之間險些失去平衡;課題做到一半遇到阻力難以進行下去;論文不規范,或者不知如何寫就。這些問題都很常見。 ……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推拿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經典常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唐代進士錄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