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浮生六記全鑒-典藏誦讀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8051342
- 條形碼:9787518051342 ; 978-7-5180-5134-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浮生六記全鑒-典藏誦讀版 本書特色
《浮生六記全鑒(典藏誦讀版)》以作者沈復夫婦生活為主線,記敘了平凡而又充滿情趣的居家生活的浪游各地的所見所聞。作品描述了作者和妻子陳蕓情投意合,想要過一種布衣素食而從事藝術的生活,由于封建禮教的壓迫與貧困生活的煎熬,終至理想破滅。本書文字清新真率,無雕琢藻飾痕跡,情節則伉儷情深,至死不復;始于歡樂,終于憂患,飄零他鄉,悲切動人。
浮生六記全鑒-典藏誦讀版 內容簡介
《浮生六記》是清朝文人沈復的一部自傳體散文集。《浮生六記全鑒(典藏誦讀版)》中沈復以優美、纏綿的筆調向讀者展現了自己與妻子陳蕓之間的日常瑣事、感情生活、游歷趣聞等。內容細膩真實,情感充沛飽滿,筆下人物栩栩如生。作者將真實有趣的居家生活大膽直接地展現在讀者面前,讓我們得以一窺當時士人的生活風貌和婚姻家庭狀況,了解明清時期文人雅趣和生活品位。
浮生六記全鑒-典藏誦讀版 目錄
卷二 閑情記趣 / 57
卷三 坎坷記愁 / 88
卷四 浪游記快 / 141
卷五 中山記歷 / 217
卷六 養生記道 / 238
參考文獻 / 249
浮生六記全鑒-典藏誦讀版 節選
余生乾隆癸未. 冬十一月二十有二日,正值太平盛世,且在衣冠之家. ,居蘇州滄浪亭. 畔。天之厚. 我,可謂至矣。東坡云:“事如春夢了無痕”,茍不記之筆墨,未免有辜彼蒼之厚。因思《關雎》冠三百篇. 之首,故列夫婦于首卷;余以次遞及焉。所愧少年失學,稍識“之無. ”,不過記其實情實事而已。若必考訂其文法,是責明于垢鑒矣。. . 余:我。 . 乾隆癸未:指公元1763年。 . 古代士階層及以上的人戴冠,衣冠連稱,叫衣冠。士是古代社會中*基礎的貴族,可以泛指知識分子。此處衣冠之家指做官的富貴人家。 . 滄浪亭:其址位于今蘇州市城南三元坊附近,與獅子林、拙政園、留園并列為蘇州宋、元、明、清四大古典園林。全園景色簡潔古樸,構思巧妙,又不流于工巧,而能得自然的山林野趣。 . 厚:厚待。 . 出自宋代詩人蘇軾的《正月二十日與潘郭二生出郊尋春忽記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詩乃和前韻》。 . 三百篇:指我國**部詩歌總集《詩經》,因存詩305篇,故有“詩三百”之稱,《關雎》詩為其首篇,毛詩序稱其“‘風’之始也,所以風天下而正夫婦也”。 . 之無:典出《唐書·白居易傳》,本指白居易出生后七月能識“之” “無”二字,極言其聰明才智。此處是作者自謙,稱只略識“之”“無”等字,謂識字不多之意。.垢鑒:有污垢的鏡子。鑒,鏡子。 【譯文】 我生于乾隆二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正當太平盛世,又出身于能夠讀書識字、族中有人為官、生活較有余裕的人家。居住在蘇州的滄浪亭邊,可以說上天對我極為厚待。我這一生的故事,就像蘇東坡的詩中所說“事過春夢了無痕”,如果不提筆記下,就難免辜負了上蒼的厚愛。如今,我寫這文字,想著那描寫男女思慕之情的詩《關雎》作為《詩經》的首篇,那么我就將我和蕓夫妻恩愛生活的“閨房記樂”作為首卷吧,其他的篇目便依次排下去。慚愧的是我年少失學,學識可謂淺薄,因此這本書不過是記錄下我這一生所經歷的實情實事而已。若是考究我這文章的文法修辭,便猶如從那臟鏡子里找尋光亮,因此各位不要太過挑剔了。
浮生六記全鑒-典藏誦讀版 作者簡介
沈復(1763-1822年),字三白,號梅逸,江蘇長洲(今蘇州)人,清代散文家。其性格爽直,落拓不羈,不事科舉,以行商、書客、幕僚、名士終身。嘉慶中曾隨齊鯤出使琉球;能文善畫,曾以其家居生活和浪游見聞寫成自傳性紀實散文《浮生六記》六卷。 沈復之妻陳蕓(蕓娘),字淑珍,為他的表姐,兩人同歲。陳蕓天資聰慧,頗能詩文,是一個有才而且性格灑脫的女子。林語堂曾贊美《浮生六記》中的蕓娘為“中國文學上可愛的女人”。
- >
山海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自卑與超越
- >
唐代進士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