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信托和契約精神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59043
- 條形碼:9787100159043 ; 978-7-100-15904-3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信托和契約精神 本書特色
本書以契約精神為主線,列舉了許多生活中看到的、聽到的、感悟到的眾多與契約精神有關的現象,呼喚人們,誠信是契約精神的本質,只有誠信,雙方才能奠定信任的基礎,才能得到尊重和被尊重。無論是公民、企業或者政府,都要遵守公序良俗,牢固樹立誠實守信的契約精神,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全社會的文明進程。全書共分為七章,*章“信托熱正在悄然興起”,運用電影和社會熱點中的例子生動地介紹了家族信托、公益信托、盲目信托,并分析了這些信托形式對于子女教育、隔離腐敗、財產安全的益處。第二章“信托就在我們身邊”,介紹了教育信托、醫養信托和養老信托,其中著重針對近年來以房養老這個熱點問題,提出了自己的見解。第三章“道德是內在的契約”,從《國富論》、《道德情操論》、李鴻章的手杖等入手,引申出古今中外的道德邊界。第四章“尊嚴來自契約精神”,討論了尊嚴和卑謙、自尊與尊他、出國與小費、醫德和患德等問題。第五章“做契約精神的守護者”,勸說人們學做好官員、好顧客、好游客、好患者、好醫生、好孩子。第六章“契約精神比財富重要”,分析了經濟高速發展帶來的財富錯覺、首都紅利陷阱、房地產詛咒等。第七章“以人為本的契約精神”,提倡公開透明、節儉務實、自覺環保,并分析了國外一些城市規劃的合理性和前瞻性。
信托和契約精神 內容簡介
契約精神是什么?契約的本質就是誠實守信,簡單地說,就是承諾了,就要做到。契約精神孕育了人的“誠信觀念”,中國是有著五千年歷史的禮儀之邦,以重禮儀、講道德聞名于世,自古就有契約精神的基因。兩千六百年前,春秋五霸時期的晉文公重耳在城濮之戰中,退避三舍,信守承諾,成為契約精神的典范;三國時期,劉備托孤,諸葛亮信守承諾,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成為契約精神的楷模。但是,隨著現代商品經濟的發展,中國人越來越多地講究“變通”,以小聰明背棄契約精神。當房價上漲時,開發商撕毀合同,當房價下跌的時候,業主怒砸售樓部,盡管白紙黑字俱在,公開違背契約;在農村,“訂單農業”給農民吃了定心丸,當糧食價格上漲時,已簽訂合同的糧農紛紛違約,高價賣給他人,不履行承諾的事普遍發生。契約本來是約束雙方的條款,自由、平等、守約是商業文明的基礎,但往往成了一紙空文,承諾了卻不執行,破壞了經濟秩序,引發社會矛盾。
信托和契約精神 目錄
信托和契約精神 作者簡介
車耳,北京大學兼職教授,北京高級技術職稱和全國博士后基金評審專家,研究領域包括海外投資、走出去戰略、信托、信用制度、個人信用報告、互聯網金融等。曾任大型企業駐巴黎代表處代表,法國拉扎銀行合資公司董事總經理、常駐紐約總代表,咨詢公司負責人,管理過博士后工作站。受邀編寫過《中國大百科》世界經濟史詞條,入選《中國當代經濟科學學者》詞典,曾獲中國科學技術論文獎和全國優秀博士后工作站管理者稱號。主要作品:《第三條道路》《投資西方》《財富幻象》《信用制度的深度透視》《如此法國》《如此美國》《靠近一點看西方》《男子紳士女子優雅》《論信托》《PPP的中國邏輯》。
- >
姑媽的寶刀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莉莉和章魚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