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品牌國際化聯結策略研究基于社會運動理論視角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232900
- 條形碼:9787519232900 ; 978-7-5192-3290-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品牌國際化聯結策略研究基于社會運動理論視角 內容簡介
本書將社會運動理論引入到品牌靠前化問題的研究,一方面強調品牌在靠前化過程中需要考慮在東道國環境中建構適合的溝通策略以削弱負面的刻板印象,另一方面也為拓寬社會運動理論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具體內容以建構視角的社會運動理論為基礎,進行文獻的梳理,以五個典型的案例為研究對象,對五個品牌案例的營銷文本內容進行深層的框架分析,歸納和區分出三種品牌聯結溝通策略:詳述策略、延伸策略和橋接策略;對東道國消費者進行訪談和通過實驗的調查數據分析發現,品牌的聯結策略會提升東道國消費者對品牌的共鳴;同時品牌聯結共鳴中介于聯結策略與消費者品牌評價,國家典型性及消費者社會認同在聯結策略與聯結共鳴之間起著調節作用。
品牌國際化聯結策略研究基于社會運動理論視角 目錄
1.1 研究背景
1.1.1 現實背景
1.1.2 理論背景
1.2 研究問題
1.3 研究思路
2 文獻綜述和理論基礎
2.1 文獻綜述
2.1.1 品牌國際化研究
2.1.2 外國者劣勢
2.1.3 刻板印象研究
2.1.4 文獻評述
2.2 理論基礎
2.2.1 社會建構視角的社會運動理論
2.2.2 社會運動的框架聯結策略
2.2.3 框架聯結共鳴
2.2.4 話語的框架分析
2.2.5 框架的概念和框架分析
2.2.6 社會運動理論與組織和市場
2.2.7 品牌國際化與社會運動理論
3 研究一:品牌聯結策略的質性研究
3.1 研究介紹
3.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3 研究過程
3.3.1 案例選擇
3.3.2 案例背景
3.3.3 數據收集
3.3.4 數據編碼
3.4 案例總結與討論
4 研究二:消費者品牌聯結共鳴的質性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
4.3 資料收集和樣本
4.4 文本詮釋
……
5 研究三:品牌國際化聯結策略機制的實證研究
6 研究四:國家典型性、品牌聯結策略和聯結共鳴
7 研究五:社會認同、品牌聯結策略和聯結共鳴
8 研究結論與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品牌國際化聯結策略研究基于社會運動理論視角 節選
《品牌國際化聯結策略研究:基于社會運動理論視角》: 社會運動理論學者Benford和Snow(2000)提出框架作為認知和文化之間的一個溝通性概念的有用性。相關研究告訴我們,世界是受到框架架構的,人們所感知的事件和世界報道是被預先組織過的,并不是以原始的形式出現在我們面前。處于外來者劣勢情境,被東道國有偏見地對待的組織,架構進程的這種特點使得框架成為一個潛在的斗爭場所,而不是組織不能避免地必須屈服于它的殘酷事實。我們可以把組織的行動者看成是投入了一場象征符號的角逐中,*終決定哪種意義將獲勝,并得到人們普遍承認。框架能夠讓我們把已知和未知聯系在一起,從而幫助我們認識和改變世界,減少偏見(Meyerand Scott,1983)。因此,框架及框架聯結共鳴對于國際化品牌和企業尤為重要,是品牌在東道國進行市場營銷過程中需要面對的溝通傳播問題。 然而,來自新興國家的企業雖然在改善自身形象和來源國形象的過程中做出了諸多努力,但總體而言,來自新興國家包括中國在內的企業在國際市場尤其是發達國家市場中遇到了很多阻礙,東道國利益相關者抱著根深蒂固的負面刻板印象質疑新興國家的品牌和企業。 那么,品牌在國際化進程中呈現了怎樣的框架聯結呢?東道國消費者又是怎樣感知相關的框架,并評價品牌的呢?品牌可以通過怎樣的話語框架溝通策略來應對東道國市場對其產生的刻板印象,從而提升消費者對跨國品牌的評價呢?回答以上問題,需要對社會建構視角的社會運動理論及品牌在東道國的應對溝通策略有全面的了解。 ……
品牌國際化聯結策略研究基于社會運動理論視角 作者簡介
黃凈,暨南大學講師,經濟學、英語語言文學學士,管理學碩士、博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訪問學者:研究興趣:市場營銷,
- >
史學評論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山海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自卑與超越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唐代進士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