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馬克思主義信仰十講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190891
- 條形碼:9787010190891 ; 978-7-01-019089-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馬克思主義信仰十講 本書特色
陳先達著的這本《馬克思主義信仰十講》立足中國現實,以問題為導向,對理論領域和實際工作中*為關注的十個馬克思主義信仰重大理論問題做了回答:什么是馬克思主義信仰,如何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共產黨宣言》的當代價值是什么,馬克思主義為何有著旺盛的生命力,為什么說未來屬于馬克思主義,如何發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如何理解信仰危機問題與精神家園的重建,文化自信的本質是什么,什么是中國道路,哲學如何回歸生活?
馬克思主義信仰十講 內容簡介
習近平指出:“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黨的十九大報告也指出:“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作為“2016中國好書”之《馬克思主義十五講》的姊妹篇,《馬克思主義信仰十講: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對理論領域和實際工作中為關注的十個馬克思主義信仰重大理論問題作了回答:為何說馬克思是不朽的?如何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共產黨宣言》有何當代價值?馬克思主義的生命力何在?為何說未來屬于馬克思主義?如何發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如何看待信仰危機問題與精神家園的重建?文化自信的本質與當代意義是什么?如何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角度看待中國道路?如何理解生活實踐中的信仰問題?全書重在解決真懂真信的問題,解決好為什么人的問題,并*終落實到怎么用上來,說理透徹,行文流暢,既具有學術厚度又具有可讀性。
馬克思主義信仰十講 目錄
第二講 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
第三講 《共產黨宣言》的當代價值
第四講 馬克思主義的生命力
第五講 未來屬于馬克思主義
第六講 發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
第七講 信仰危機問題與精神家園的重建
第八講 文化自信的本質與當代意義
第九講 歷史唯物主義與中國道路
第十講 哲學與生活實踐中的信仰
跋
馬克思主義信仰十講 節選
《馬克思主義信仰十講: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 歷史為無產階級和人類貢獻了一位世紀天才馬克思,馬克思以后的人類歷史又見證了馬克思主義的曲折光輝歷程,見證了馬克思作為偉大思想家的遠見卓識和求實睿智的科學精神。馬克思是被反動統治者迫害、驅逐的德國流亡者,一生貧困多病,兒子夭折,連寄信的郵票錢都沒有。可這一切都沒有阻止他為創立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理論而進行研究和寫作的革命激情。卷帙浩繁的《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就是明證。只活了65歲的馬克思,為人類留下的思想財富如此豐富,這在人類歷史上是少見的。我們紀念作為偉大革命導師的馬克思,同時要紀念作為偉大思想家的馬克思,牢記馬克思是馬克思主義學說的創立者。 當年與馬克思恩格斯同時代的人創造的學說,不少已經成為歷史陳跡。當代西方沒有任何一個理論家能為解決西方資本主義矛盾提出一個有效的理論說明和解決方法。馬克思并非高官政要,也非富可敵國的億萬富翁。就是這樣一個窮困多病的人,逝世時驚動了整個歐洲,當時不少報刊發表社論和文章對他表示敬意,不少工人組織對他表示哀悼。在人類歷史上為窮人說話表示哀憐的思想家并不少見,搖晃“窮人乞食袋”的各種社會主義流派也很多,但唯有馬克思不是用憐憫,不是用眼淚,不是用抽象人道主義原則表示同情和撫慰,而是真正用科學理論揭示他們的處境并為他們指出解放的途徑。馬克思是用真理征服世界,用真理改造世界。只有真理的力量才是不可戰勝的。 黑格爾說過,“偉大的靈魂——哲學史上的英雄們的身體,他者和有產者的利益。它的存在和發展,不可能無風無浪水波不驚。樹欲靜而風不止。一個半世紀以來反對馬克思主義的思潮和學說從來沒有停止過。在當代,我們應該特別注意那種把馬克思主義與馬克思對立起來的觀點。有論者往往引用馬克思說的”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馬克思主義者“作為立論根據。其實,這是馬克思對自稱馬克思主義者的法國工人黨中的一些極”左“分子的批評。恩格斯在批評德國黨內的一些大學生的幼稚行為時,也曾引用過馬克思這句話,并且明確指出馬克思這段話真實意義是為了區分”龍種與跳蚤“! ●R克思主義和馬克思是不可分的。馬克思是馬克思主義的締造者。沒有締造馬克思主義的馬克思,也許是個律師,大學教授,或者只不過是名不見經傳的普通知識分子,而不是現在遍及亞非拉受到人們景仰的偉大革命家和思想家;同樣,沒有馬克思,就不可能產生馬克思主義的科學體系。馬克思逝世多年后,恩格斯曾深情地說:“馬克思比我們大家都站得高些,看得遠些,觀察得多些和快些。馬克思是天才,我們至多是能手。沒有馬克思,我們的理論遠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所以,這個理論以他的名字命名是理所當然的。” ……
馬克思主義信仰十講 作者簡介
陳先達,1930年生于江西省鄱陽縣,我國著名馬克思主義哲學家,中國人民大學一級教授。現任中國歷史唯物主義學會名譽會長,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校學術委員會主任、校務委員;曾任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主任,第三屆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北京市哲學學會會長,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哲學組組長,北京市社科聯顧問。 陳先達教授是新中國培養的首批馬克思主義理論家的杰出代表,在基礎理論、馬克思主義哲學史、一般哲學理論、文化理論等方面均有精深研究,著有《陳先達文集》(14卷)等多部(篇)論著論文,獲得多項重要獎勵和榮譽。他的作品融會了哲學的深沉、文學的優美、歷史的豐富,為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做出了可貴表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自卑與超越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煙與鏡
- >
我與地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