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經濟學通俗讀物:北大經濟課(受益一生的經濟學智慧)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8054474
- 條形碼:9787548054474 ; 978-7-5480-5447-4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經濟學通俗讀物:北大經濟課(受益一生的經濟學智慧) 本書特色
北大經濟課是中國研究經濟和傳播經濟思想的前沿陣地。不了解北大的經濟課,在很大程度上也無法了解中國經濟社會巨大變革的因果傳承。從某種意義上說,不了解中國經濟之大勢,也幾乎等于喪失了未來成就自己夢想的機會。 郭海峰編著的這本《北大經濟課(美繪典藏本)》是人們了解經濟學的一扇窗,介紹了讓你受益一生的北大管理智慧。 閱讀此書,可以感受北大的經濟課,感受大師和經濟學家們的思想,聆聽他們對于過去、現在、未來中國經濟的反思和展望,從點滴中找尋中國經濟的脈絡。
經濟學通俗讀物:北大經濟課(受益一生的經濟學智慧) 內容簡介
《北大經濟課》是一部全方位披露北大經濟學學者們的思想、觀點、政策傾向的經濟學書。書中以專題為綱,依次向讀者展示了市場、價格、壟斷、技術、制度這些基本的北大經濟課內容,還添加了時髦的魔鬼經濟學課程,讓大家一探究竟。凡涉及改革方向、機會策略、貧富差距、收入分配、投資資本、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經濟史上的疑惑等,都能在《北大經濟課》中找到相應的答案,即便是讀者們的婚姻家庭、愛情失戀,也能從中找到有趣的說法。 讀完《北大經濟課》,你將收獲關于中國經濟的過去的種種成功經驗,也能夠從大師們有趣的故事中,感知其人文風貌,錘煉個人心性,還能從《北大經濟課》中獲取大量關于未來中國機會的**手指南,你會發現,原來經濟學也充滿了人情味。
經濟學通俗讀物:北大經濟課(受益一生的經濟學智慧) 目錄
《原富》和嚴復:經世濟民一百年
跨越三個世紀的經濟學家
打造中關村,從拆掉北大的圍墻開始
中國*好的商學院
重新認識北大經濟學
Part 02 “吳市場”:捅破市場經濟的窗戶紙
顧準和孫冶方的學生為“商品經濟”翻案
中國會變成尋租社會嗎
市場是一種機制還是一攬子買賣
經濟學家真的不講道德嗎
安徽糧食市場如何改變了中國的命運
新東方的生意和黃怒波的冰島土地
Part 03 喊出來的“價格”和雙軌制
中國教授有糧票和美國窮人領食物券
北大學者建議建寶鋼嗎
是個東西就能賣,是個好東西就會搶著賣
既是“倒兒爺”,又是“板兒爺”
北大經濟學看海歸潮:你還沒回國呀
抵制美國貨,計算機除外
王選怎么把激光照排賣給日本人
Part 04 市場換技術有錯嗎
鄭也夫為什么不是后現代貴族
從小業主到現代企業家
中關村沒落的經濟學
市場換技術,工商銀行錯了嗎
Part 05 自然壟斷不自然
經濟學家眼中的走私內幕
中國為什么沒有產生資本主義
柯達死了,樂凱膠卷還活著
國企改革與企業家貢獻
Part 06 讓科學技術真正成為**生產力
美國機場里的蘋果才是中國生產力嗎
中國小農經濟贏不了大農場嗎
讓科學技術真正成為**生產力
中國工人的生產效率到底有多高
不要出門就說你是北大畢業的
中關村還能再輝煌嗎
溫州模式打敗了深圳
Part 07 遭殃的鐵路農田
解釋中國經濟成長
鐵路農田交易和劉永好的飼料業
供應鏈就是契約鏈
什么是全球供應鏈
市場中人的理念
Part 08 光華魔鬼經濟學
從“朝三暮四”說參照系
誰動了我的奶酪
中庸之道與極端逆轉
拖延與行樂的悖論
Part 09 從北大才子的一封情書談信息
從一封北大情書談起
挨光計:你為什么天生不是情圣
葷段子與廣告、婚姻
性選擇和北大愛情領導力的奧秘
石成金的愛情魔法
Part 10 世事勝棋局,經濟在燕園
中國土地落價又歸誰
劣幣真的驅逐了良幣嗎
從小鉛筆看信息成本與制度變革
米爾頓·弗里德曼的自由值多少錢
Part 11 改革需要“頂頂層設計”
實現生產要素在城鄉之間的雙向自由流動
中國如何跨越高收入之墻
改革需要“頂頂層設計”
究竟保護誰的利益
什么是好的制度
Part 12 不是富人太富。而是窮人太窮
建議取消所謂等等福利
中國基尼系數不重要
效率和公正的完美結合
邊際效用遞減法則:要不斷轉換戰略
中國人為什么勤勞而不富有
放棄零和游戲:做到雙贏
Part 13 看準時機辣手投資
像經濟學家一樣思考:盤活你的資源
看準時機和市場需求去投資
600字真言擊碎“藍田神話”
北大學生炒股失敗的風險有多高
曾經的帶頭大哥深發展落幕
政策市還是自由市
華爾街的鏖戰中國市場大敗局
Part 14 非均衡的中國經濟隱憂
20世紀90年代初股份制爭論的回顧
通過發展和創新來解決前進中的問題
對當前中國物價上漲和失業問題的一些看法
經濟運行警戒線與宏觀調控
國有企業改革是不是做了通脹的替代品
中國經濟“怕冷不怕熱”
經濟學通俗讀物:北大經濟課(受益一生的經濟學智慧) 節選
《北大經濟課》: *后的經濟貴族 《原富》和嚴復:經世濟民一百年 計學者,切而言之,則關于中國之窮富,遠而論之,則系乎黃種之盛衰。 ——1901年嚴復翻譯亞當·斯密《國富論》時感慨 大學堂每月至省須二萬金,即不開學,亦須萬五。刻存款用罄,度支部、學部一文不給,豈能為無米之炊? ——1912年2月嚴復初任京師大學堂(北大前身)總監督時詰問 天下之理,非年時之學所能盡;一國之事,非一哄之眾可得專也,敬告吾黨慎之而已。 ——1912年11月嚴復離任北大校長時留言 談及北大,北大的經濟學,中國的經濟學,就不能不說到北大的**任校長嚴復。“中國的盜火者”嚴復,一生注定和北大、經濟有緣。 在中國**高等學府,嚴復這個聲名顯赫的校長,卻從一開始就跟經濟問題糾纏不清,甚至卸任之后,還是因為經濟問題陰魂不散,讓經濟伴隨自己大半生。以今天北大經濟學者的眼光看,他們也許會笑著意會這是嚴復和經濟有緣的鐵證。 從古到今,投筆從戎者甚多,可像嚴復這樣投戎從筆的,算來少之又少。嚴復,本來是軍人出身,晚清*優秀海軍的艦隊指揮人才之一。天意弄人,1879年回國后,軍人嚴復就變成了一個教書先生,從青年熬到白發,哪怕在北洋海戰的隆隆炮聲中,再沒有登上軍艦半步。 嚴復評價“宰相合肥”李鴻章給他的工作就是“不預機要,奉職而已”。簡而言之,華麗的擺設。大員們對海軍一無所知,判斷嚴復“可堪大用”的根據是,嚴復的口才和見識都太好了:滔滔不絕。他顯然不是做艦長的材料,只適合做海軍的教員。一個對業務熟悉的海軍軍官,因尖牙利齒丟掉上戰場的機會。這就是近代史上的吊詭之處。 但真正讓嚴復不得不如此的,從根子上說,是因為嚴復有財政問題。這個問題,注定了嚴復的悲劇性命運,也成就了嚴復的北大經濟學。 *后的經濟貴族嚴復的父輩本來都是醫生,在100多年前的大清朝,這是個卑微的職業。靠論資排輩,以科舉論身份的清朝官場,嚴復這樣的“海歸”可不像今天,想要合法晉升,甚至謀取安身的薪水都不可得。 1876年,嚴復聽說日本人正在購進新式鐵甲艦,本以為可以憑借自身的才干弄個管帶當當。等到嚴復回國,別說鐵甲艦了,連北洋海軍的本國軍艦也沒有。對于嚴復來說,要么去參加科舉,要么必須聽憑李鴻章任用,前一條路不可行,因為科舉考試得一步步來,后一條路至少還有薪水。李鴻章大人礙于沈葆楨的情面,以副四品教習的職位安置嚴復。1879年冬天,嚴復給自己的弟弟寄信說,除去租房子盡可能少的日常開銷外,他連回家的費用都沒有。好在李大人開恩,馬尾海戰前,嚴復因在水師學堂表現出眾,終于升職。李鴻章為了表示對這個人才的重視,給了他50兩銀子的回鄉費。 35年后,京師大學堂*后一任總監督勞乃宣發誓不做民國官員。北大校長出缺,袁世凱任命嚴復做北大的校長。老問題再次找上門來。嚴復剛來北大的時候,北大可謂是山窮水盡,生少師多,門可羅雀。1912年的北大開學后僅百余人返校,其中理科4人,工科14人,政法科不到10人。更要命的是,民國政府國庫一貧如洗,教育經費被袁世凱挪作他用。嚴復不得不向華俄道勝銀行借款。接著,素來和嚴復不和的唐紹儀又下令減少教員薪水至60元以下——連教員們的薪水也發不出來了。嚴復甚至上任前,就給自己的北大任期算命,因為缺錢,這校長當不長。 到1912年7月7日,說來讓人稱奇,后來的北大校長蔡元培組織了一個聲勢浩大的全國臨時教育會,**條建議就是停辦北京大學,稱開辦十余年毫無成績可言,國體變更后社會各界對該校愈加不滿,并決定讓學生提前畢業,不授予學位,一律不招新生。 這還不是*糟糕的,3個月后,嚴復在聲言“中國不可一日無北京大學”,寫出《分科大學改良辦法說帖》,指出大學文科應該怎樣辦好,法科、商科應該怎樣辦好,理、工、農諸科又該怎樣縮小與西方的差距,如何在實現世界一流的同時保存本國特色后,不得不辭職。因為,這一次,北京大學連貸款也貸不到了。在當時的北京報紙上,嚴復已經變成各方抨擊的小丑。 嚴復的后任馬相伯,無路可走,*后只好抵押北大的土地作為校產換取外國銀行貸款,被時人譏諷是賣國校長。馬相伯的這筆賬到*后也算到嚴復的頭上。從1912年5月16日上任北大到1912年10月被迫離任,其實嚴復只做了5個月的北大校長。身為北大的**任校長嚴復,也是北大歷史上任期*短的校長。 ……
- >
二體千字文
- >
自卑與超越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