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宋詞三百首-純美典藏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373632
- 條形碼:9787511373632 ; 978-7-5113-7363-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宋詞三百首-純美典藏版 內容簡介
本書在參考前人成果、顧及宋詞發展脈絡以及現代人的審美需求等要素的基礎上選編而成。書中所選詞作既有出自大家之手、流傳千古的名篇,亦有不見錄于一般選本的遺珠,是目前宋詞選本中較為全面的作品之一。全書體例科學合理,可讀性強,是現代人不可不讀的佳作。
宋詞三百首-純美典藏版 目錄
王禹偁
點絳唇(雨恨云愁)
潘閬
酒泉子(長憶觀潮)
酒泉子(長憶西湖)
寇準
踏莎行(春色將闌)
林逋
長相思(吳山青)
點絳唇(金谷年年)
錢惟演
木蘭花(城上風光鶯語亂)
范仲淹
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
蘇幕遮(碧云天)
柳永
夜半樂(凍云黯淡天氣)
鳳棲梧(佇倚危樓風細細)
定風波(自春來)
望海潮(東南形勝)
雨霖鈴(寒蟬凄切)
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
玉蝴蝶(望處雨收云斷)
安公子(遠岸收殘雨)
迷仙引(才過笄年)
鶴沖天(黃金榜上)
傾杯(鶩落霜洲)
張先
青門引(乍暖還輕冷)
天仙子(水調數聲持酒聽)
千秋歲(數聲)
一叢花令(傷高懷遠幾時窮)
晏殊
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清平樂(紅箋小字)
破陣子(燕子來時新社)
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
踏莎行(小徑紅稀)
玉樓春(綠楊芳草長亭路)
張昪
離亭燕(一帶江山如畫)
宋祁
玉樓春(東城漸覺風光好)
錦纏道(燕子呢喃)
葉清臣
賀圣朝(滿斟綠醑留君住)
梅堯臣
蘇幕遮(露堤平)
歐陽修
訴衷情(清晨簾幕卷輕霜)
踏莎行(候館梅殘)
生查子(去年元夜時)
玉樓春(尊前擬把歸期說)
浪淘沙(把酒祝東風)
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
臨江仙(柳外輕雷池上雨)
漁家傲(花底忽聞敲兩槳)
漁家傲(近日門前溪水漲)
解昉
永遇樂(風暖鶯嬌)
韓琦
安陽好(安陽好)
杜安世
兩同心(巍巍劍外)
司馬光
西江月(寶髻松松挽就)
韓縝
鳳簫吟(鎖離愁)
王安石
浪淘沙令(伊呂兩衰翁)
桂枝香(登臨送目)
漁家傲(平岸小橋千嶂抱)
千秋歲引(別館寒砧)
鄭獬
好事近(把酒對紅梅)
王安國
清平樂(留春不住)
王觀
卜算子(水是眼波橫)
晏幾道
臨江仙(夢后樓臺高鎖)
蝶戀花(醉別西樓醒不記)
鷓鴣天(小令尊前見玉簫)
鷓鴣天(醉拍春衫惜舊香)
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鐘)
清平樂(留人不住)
張舜民
賣花聲(木葉下君山)
蘇軾
水龍吟(似花還似非花)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念奴嬌(大江東去)
定風波(常羨人間琢玉郎)
西江月(照野彌彌淺浪)
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
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卜算子(缺月掛疏桐)
洞仙歌(冰肌玉骨)
江城子(老夫聊發少年狂)
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
浣溪沙(山下蘭芽短浸溪)
蝶戀花(花褪殘紅青杏小)
李之儀
卜算子(我住長江頭)
蘇轍
調嘯詞(漁父)
漁家傲(七十余年真一夢)
舒亶
虞美人(芙蓉落盡天涵水)
孔平仲
千秋歲(春風湖外)
黃裳
減字木蘭花(紅旗高舉)
王雱
倦尋芳慢(露晞向晚)
眼兒媚(楊柳絲絲弄輕柔)
黃庭堅
清平樂(春歸何處)
水調歌頭(瑤草一何碧)
念奴嬌(斷虹霽雨)
鷓鴣天(黃菊枝頭生曉寒)
青玉案(煙中一線來時路)
望江東(江水西頭隔煙樹)
晁端禮
綠頭鴨(晚云收)
朱服
漁家傲(小雨纖纖風細細)
劉弇
清平樂(東風依舊)
李元膺
洞仙歌(雪云散盡)
時彥
青門飲(胡馬嘶風)
秦觀
江城子(西城楊柳弄春柔)
滿庭芳(山抹微云)
八六子(倚危亭)
望海潮(梅英疏淡)
鵲橋仙(纖云弄巧)
千秋歲(水邊沙外)
行香子(樹繞村莊)
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
踏莎行(霧失樓臺)
李甲
帝臺春(芳草碧色)
趙令畤
菩薩蠻(輕鷗欲下寒塘浴)
蝶戀花(欲減羅衣寒未去)
賀鑄
憶仙姿(蓮葉初生南浦)
御街行(松門石路秋風掃)
鷓鴣天(重過閶門萬事非)
搗練子(砧面瑩)
踏莎行(楊柳回塘)
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路)
六州歌頭(少年俠氣)
思越人(紫府東風放夜時)
清平樂(陰晴未定)
僧仲殊
南柯子(十里青山遠)
晁補之
鹽角兒(開時似雪)
摸魚兒(買陂塘)
迷神引(黯黯青山紅日暮)
金鳳鉤(春辭我)
陳師道
清平樂(秋光燭地)
張耒
秋蕊香(簾幕疏疏風透)
風流子(木葉亭皋下)
侯蒙
臨江仙(未遇行藏誰肯信)
周邦彥
瑞龍吟(章臺路)
解語花(風消絳蠟)
蘇幕遮(燎沉香)
滿庭芳(風老鶯雛)
少年游(并刀如水)
蘭陵王(柳陰直)
夜游宮(葉下斜陽照水)
西河(佳麗地)
虞美人(疏籬曲徑田家小)
玉樓春(桃溪不作從容住)
李廌
虞美人(玉闌干外清江浦)
毛滂
減字木蘭花(曾教風月)
上林春令(蝴蝶初翻簾繡)
惜分飛(淚濕闌干花著露)
燭影搖紅(老景蕭條)
蘇庠
木蘭花(江云疊疊遮鴛浦)
謝逸
江城子(杏花村館酒旗風)
晁沖之
臨江仙(憶昔西池池上飲)
葛勝仲
點絳唇(秋晚寒齋)
江神子(昏昏雪意慘云容)
葉夢得
水調歌頭(秋色漸將晚)
八聲甘州(故都迷岸草)
汪藻
點絳唇(新月娟娟)
曹組
驀山溪(洗妝真態)
青玉案(碧山錦樹明秋霽)
萬俟詠
三臺(見梨花初帶夜月)
訴衷情(一鞭清曉喜還家)
朱敦儒
水龍吟(放船千里凌波去)
好事近(搖首出紅塵)
相見歡(金陵城上西樓)
鷓鴣天(我是清都山水郎)
蔣興祖女
減字木蘭花(朝云橫度)
周紫芝
鷓鴣天(一點殘紅欲盡時)
趙佶
眼兒媚(玉京曾憶昔繁華)
燕山亭(裁剪冰綃)
左譽
眼眉兒(樓上黃昏杏花寒)
蔣元龍
好事近(葉暗乳鴉啼)
惠洪
青玉案(綠槐煙柳長亭路)
李清照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南歌子(天上星河轉)
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鳳凰臺上憶吹簫(香冷金猊)
蝶戀花(暖雨晴風初破凍)
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
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
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
點絳唇(蹴罷秋千)
永遇樂(落日镕金)
聲聲慢(尋尋覓覓)
呂本中
南歌子(驛路侵斜月)
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樓月)
向子湮
憶秦娥(芳菲歇)
房舜卿
憶秦娥(與君別)
蔡伸
蒼梧謠(天)
李重元
憶王孫(萋萋芳草憶王孫)
陳與義
臨江仙(憶昔午橋橋上飲)
張元幹
賀新郎(曳杖危樓去)
蘭陵王(卷珠箔)
賀新郎(夢繞神州路)
石州慢(雨急云飛)
呂渭老
好事近(飛雪過江來)
朱翌
點絳唇(流水泠泠)
楊無咎
柳梢青(茅舍疏籬)
曹勛
飲馬歌(邊頭春未到)
岳飛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
滿江紅(怒發沖冠)
高登
好事近(飲興正闌珊)
黃公度
青玉案(鄰雞不管離懷苦)
韓元吉
霜天曉角(倚天絕壁)
朱淑真
謁金門(春已半)
眼兒媚(遲遲春日弄輕柔)
蝶戀花(樓外垂楊千萬縷)
張掄
踏莎行(秋入云山)
王千秋
鷓鴣天(比屋燒燈作好春)
袁去華
瑞鶴仙(郊原初過雨)
陸游
卜算子(驛外斷橋邊)
秋波媚(秋到邊城角聲哀)
釵頭鳳(紅酥手)
夜游宮(雪曉清笳亂起)
謝池春(壯歲從戎)
鵲橋仙(華燈縱博)
訴衷情(當年萬里覓封侯)
唐琬
釵頭鳳(世情薄)
范成大
蝶戀花(春漲一篙添水面)
憶秦娥(樓陰缺)
眼兒媚(酣酣日腳紫煙浮)
醉落魄(棲烏飛絕)
楊萬里
好事近(月未到誠齋)
昭君怨(偶聽松梢撲鹿)
嚴蕊
卜算子(不是愛風塵)
張孝祥
水調歌頭(雪洗虜塵靜)
六州歌頭(長淮望斷)
念奴嬌(洞庭青草)
西江月(問訊湖邊春色)
西江月(滿載一船秋色)
趙長卿
臨江仙(過盡征鴻來盡燕)
王炎
南柯子(山冥云陰重)
辛棄疾
菩薩蠻(郁孤臺下清江水)
水龍吟(楚天千里清秋)
摸魚兒(更能消)
青玉案(東風夜放花千樹)
清平樂(繞床饑鼠)
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
賀新郎(綠樹聽鵜)
賀新郎(甚矣吾衰矣)
丑奴兒(少年不識愁滋味)
太常引(一輪秋影轉金波)
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
永遇樂(千古江山)
南鄉子(何處望神州)
姜夔
踏莎行(燕燕輕盈)
點絳唇(燕雁無心)
念奴嬌(鬧紅一舸)
翠樓吟(月冷龍沙)
鷓鴣天(京洛風流絕代人)
齊天樂(庾郎先自吟愁賦)
慶宮春(雙槳莼波)
揚州慢(淮左名都)
長亭怨慢(漸吹盡)
疏影(苔枝綴玉)
暗香(舊時月色)
俞國寶
風入松(一春長費買花錢)
戴復古
柳梢青(袖劍飛吟)
史達祖
三姝媚(煙光搖縹瓦)
雙雙燕(過春社了)
綺羅香(做冷欺花)
盧祖皋
江城子(畫樓簾幕卷新晴)
宴清都(春訊飛瓊管)
韓疁
浪淘沙(莫上玉樓看)
黃機
霜天曉角(寒江夜宿)
嚴仁
玉樓春(春風只在園西畔)
劉克莊
卜算子(片片蝶衣輕)
沁園春(一卷陰符)
一剪梅(束缊宵行十里強)
長相思(寒相催)
賀新郎(北望神州路)
賀新郎(湛湛長空黑)
木蘭花(年年躍馬長安市)
清平樂(風高浪快)
宋自遜
驀山溪(壺山居士)
李好古
謁金門(花過雨)
吳潛
滿江紅(紅玉階前)
江城子(家園十畝屋頭邊)
黃孝邁
湘春夜月(近清明)
陳東甫
長相思(花深深)
吳文英
浣溪沙(門隔花深夢舊游)
風入松(聽風聽雨過清明)
鶯啼序(殘寒正欺病酒)
唐多令(何處合成愁)
文天祥
酹江月(乾坤能大)
蔣捷
一剪梅(一片春愁待酒澆)
梅花引(白鷗問我泊孤舟)
張炎
清平樂(候蛩凄斷)
宋詞三百首-純美典藏版 節選
江城子 /秦觀 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淚難收。猶記多情,曾為系歸舟。碧野朱橋當日事,人不見,水空流。 韶華不為少年留。恨悠悠,幾時休?飛絮落花時候、一登樓。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 【譯文】 西城楊柳在春光中輕柔地飄擺,觸動起我的離恨,令我淚水難收。猶記得她曾在此多情地為我系好歸去的舟楫。萋萋碧野,朱紅小橋,當日的景色依舊,而人卻已不再,只剩水空自流淌。 美好的年華不為少年人駐留。恨意悠悠,不知何時能止?在柳絮飄飛、落花紛紛的時候登上高樓。那滿江春水便都化作我的眼淚,流也流不盡,那許多的愁。 【賞析】 這首詞為詞人早期作品,為一首傷春傷別之作。 “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淚難收”,開篇便點明題旨,抒發別情。“弄”字有故作撩撥之意,賦予無情景物以有情。楊柳依依,牽動起詞人無限離愁。 “猶記多情,曾為系歸舟。碧野朱橋當日事,人不見,水空流”,這楊柳牽動起詞人的別情不僅僅因為它柳條依依,似訴離別,而是因為它不是其他地方的楊柳,而是靠近水驛的長亭之柳。當年詞人曾在此系舟,與情人離別。這里的景色依舊,可人卻已經不在,這是多么的令人悲傷啊。 “韶華不為少年留。恨悠悠,幾時休?”少年人*為善感,時已至暮春,想到韶華的流逝,心中悵恨不已。 “飛絮落花時候、一登樓。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這幾句進一步抒發傷春之情。登上高樓,見桃飄李飛,不免嘆息哪怕眼前的江水全部化作淚水,也流不盡自己的許多愁,可見他愁緒之深濃。 【作者簡介】 秦觀(1049—1100),字太虛,后改字少游,別號淮海先生,揚州高郵(今屬江蘇)人。神宗元豐八年(1085)進士,曾官秘書省正字兼國史院編修官。后坐元祐黨事屢遭貶謫。“蘇門四學士”之一,能詩文,尤以詞著稱,是婉約派的代表詞人。其詞早年多寫戀情,間寓身世之感;晚年多寫遷謫之恨,凄婉動人。有《淮海詞》《淮海集》。 滿庭芳 /秦觀 山抹微云a,天連衰草,畫角聲斷譙門b。暫停征棹,聊共引離尊c。多少蓬萊舊事d,空回首,煙靄紛紛。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 銷魂。當此際,香囊暗解e,羅帶輕分f。謾贏得、青樓薄幸名存。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惹啼痕。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 【注釋】 a抹:涂抹。b譙門:譙樓,古代用于瞭望敵情的高樓。c引:舉杯。d蓬萊舊事:指往昔的歡樂。e香囊暗解:悄悄解下香囊作為臨別紀念。f羅帶輕分:情人間解下羅帶表示贈別。 【譯文】 山巔浮著輕云,一片衰草連天,傍晚城樓上傳來畫角之聲。將船暫停在岸邊,姑且一同把酒話別。多少美好的往事,空自回望,只見得暮靄紛紛。斜陽之外,有無數寒鴉,一彎流水環繞那冷寂的孤村。 正是銷魂時候,悄悄地解下香囊,輕輕地分開羅帶。(光陰虛度)贏得一個青樓薄幸的虛名。這一去不知何時才能相見,衣袖上,白白地留下滴滴淚痕。正是感傷之時,站在高高的城池上望眼欲斷,家家亮起燈火,此時已是黃昏。 【賞析】 這是一首賦別詞,寫詞人與心上人的離別情景,于別情中暗含身世之嘆。 上片寫離別前的情景。“山抹微云,天連衰草,畫角聲斷譙門”,這三句描寫送別之地的景色,一片凄迷。“暫停征棹,聊共引離尊”,心上人設宴為詞人送行,兩人含情對飲。 “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這臨別的一刻牽引起詞人多少回憶,但往事已矣,此時唯見煙靄紛紛。“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詞人并不著力描寫自己心中的痛苦,而是通過寫景造境來展現。于這*后三句,我們足能體會到詞人孤苦的內心。 “銷魂。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離別的時刻終于還是到來了,兩人解下自己的貼身之物以作別后紀念。“謾贏得、青樓薄幸名存”,這句化用杜牧“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而來,感嘆自己半生虛度,無限慨嘆盡在其中。 “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惹啼痕”,這幾句寫出了離別時的流連難舍之意。 “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詞人滿懷傷感地離去了,他的心中是多么的不舍呀,不斷回望,直到高樓淡出視野。 ……
- >
自卑與超越
- >
推拿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史學評論
- >
巴金-再思錄
- >
莉莉和章魚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