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創造學發展比較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00476
- 條形碼:9787520300476 ; 978-7-5203-0047-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外創造學發展比較研究 本書特色
本書按歷史、現狀與未來的邏輯思路對國內外創造學發展進行了探討。通過國內外創造學發展比較,吸收其他國家和地區創造學發展的先進理念與經驗,為我國創造學發展提供借鑒。首先,考察了國內外創造學發展的歷史軌跡、國內外創造學理論研究的相關重要內容。其次,以中日、中美和中國海峽兩岸創造學實踐為典型案例,從側面探析了中日發明創造、中美創造教育及中國海峽兩岸創造學傳播等現實概況。*后,立足于馬克思主義、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中西思維互補的綜合創新觀,瞻望了建設與發展中國特色創造學的前景與思路。
中外創造學發展比較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按照歷史、現狀與未來的邏輯思路對國內外創造學發展進行了探討。通過國內外創造學發展比較,以吸收其他國家和地區創造學發展的先進理念與經驗,為我國創造學發展提供借鑒。首先,考察了國內外創造學發展的歷史軌跡、國內外創造學理論研究的相關重要內容。其次,以中日、中美與海峽兩岸創造學實踐為典型案例,從側面探析了中日發明創造、中美創造教育及海峽兩岸創造學傳播等現實概況。*后,立于馬克思主義、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中西思維互補的綜合創新觀,瞻望了建設與發展中國特色創造學的前景與思路。
中外創造學發展比較研究 目錄
**章 緒論
**節 中外創造學發展比較研究意義
一 理論意義
二 實踐意義
第二節 中外創造學發展概況與趨勢
一 國外創造學發展研究概況
二 國內創造學發展研究概況
三 創造學發展趨勢分析
第三節 內容結構、主要方法與創新點
一 內容結構
二 主要方法
三 創新點
第二章 中外創造學發展歷史回顧
**節 國外創造學發展概況
一 國外創造學發展概述
二 國外創造學發展整體分析
第二節 國內創造學發展概況
一 中國創造學發展與成果分析
二 中國創造學發展趨勢與問題分析
第三章 中外創造學理論比較分析
**節 中外創造學理論研究主要內容分析
一 國外創造學理論研究主要內容
二 國內創造學理論研究主要內容
第二節 中外創造學理論研究主要方法分析
一 國外創造學理論研究主要方法
二 國內創造學理論研究主要方法
第三節 中外創造學研究主要理論基礎與學派分析
一 國外創造學研究主要理論基礎與學派
二 國內創造學研究理論特色與學派
第四節 中外創造學理論研究差異與啟示
一 國內外創造學理論研究差異分析
二 國外創造學理論研究對中國創造學理論研究啟示
第四章 中外發明創造比較分析——以中日發明創造為例
**節 中日發明創造與專利制度關系比較
一 專利制度與發明創造關系
二 日本專利制度對發明創造影響
三 中國專利制度對發明創造影響
四 中日發明創造與專利制度關系評價
第二節 中日發明創造成果及主要技術指標比較
一 中日發明創造成果整體分析
二 中日發明創造成果量化分析
三 中日發明創造主要技術領域分布比較
四 中日企業發明創造比較分析
第三節 中日發明創造差異與啟示
一 中日發明創造差異分析
二 日本發明創造對中國發明創造啟示
第五章 中外創造教育比較分析——以中美高校創造學課程為例
**節 美國高校創造學課程設置現狀
一 美國高校創造學課程概況
二 美國著名高校開設創造學課程分析
三 美國高校創造學課程特征分析
四 美國高校創造學課程注重社會實效分析
第二節 中國高校創造學課程設置現狀
一 中國高校創造學課程概況
二 中國高校創造學課程案例及其成果分析
三 中國高校創造學課程特征分析
四 中國高校創造學課程設置主要問題分析
第三節 中美高校創造學課程設置差異與啟示
一 中美高校創造學課程設置差異分析
二 美國高校創造學課程對中國高校啟示
第六章 中國海峽兩岸創造學傳播比較分析——以兩岸創造學組織活動為例
**節 中國臺灣創造學民間組織開展創造學傳播活動現狀
一 臺灣創造學民間組織開展創造力活動概況
二 臺灣創造學民間組織開展創造力主要活動分析
三 臺灣創造學民間組織開展創造力活動特征分析
第二節 中國大陸創造學民間組織開展創造學傳播活動現狀
一 大陸創造學民間組織開展創造力活動概況
二 大陸創造學民間組織開展創造力主要活動分析
三 大陸創造學民間組織創造力活動特征分析
第三節 中國海峽兩岸創造學民間組織開展創造學傳播活動差異與啟示
一 海峽兩岸創造學民間組織創造學傳播活動差異分析
二 臺灣創造學民間組織創造學傳播活動對大陸創造學組織活動的啟示
第七章 中國創造學未來建設與發展
**節 中國創造學建設與發展困境
一 中國創造學學科地位困境內外視角分析
二 中國創造學學科地位困境特定視角分析
第二節 中國創造學建設與發展理論基礎框架及實踐方法
一 原旨進程——從生生到創造不息
二 真有價值——從求放心到悟創造之道
三 中國創造學與創造教育
第三節 中國創造學建設與發展人格轉化觀
一 “內圣外王”人格歷史流變及其創之本真
二 覺悟“內圣外王”創造人格理論依據
三 覺悟“內圣外王”創造人格路徑選擇
結語
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中外創造學發展比較研究 作者簡介
簡紅江,安徽霍邱人。2007年12月,畢業于合肥工業大學,獲哲學碩士學位。2012年6月,畢業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主要從事中國文化與創造學、思想政治教育、生命倫理學研究。目前主持并參與廳級以上課題“中國傳統文化對中國創造學發展的意蘊”“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醫學倫理研究”“健康中國與醫學教育的關系研究”等6項,發表學術論文《中日發明專利技術領域分布比較》《天人之學:中國創造學的哲學命理》等20余篇。現為遵義醫學院教授,主講《中國傳統文化》《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生命倫理學》《醫學創造學》等課程。兼任遵義市中華美德文化傳播協會常務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