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zhàn)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儀禮的象征性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08984
- 條形碼:9787520308984 ; 978-7-5203-0898-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儀禮的象征性 本書特色
《儀禮的象征性》以泰國的佛教儀禮和英國女王的加冕典禮為例,考察、探討儀禮與溝通、儀禮與特定語言、儀禮與國家間的關系等問題。明了國家儀禮是將該國家與社會的統(tǒng)治核心內容具體化的標志,并借助境界狀態(tài)、閾限、交融等文化人類學概念,探明儀禮對人的存在具有怎樣的本質這一問題。
儀禮的象征性 內容簡介
本書以泰國的佛教儀禮和英國女王的加冕典禮為例,考察、探討儀禮與溝通、儀禮與特定語言、儀禮與國家間的關系等問題。明了國家儀禮是將該國家與社會的統(tǒng)治核心內容具體化的標志,并借助境界狀態(tài)、閾限交融等文化人類學概念,探明儀禮對人的存在具有怎樣的本質這一問題。
儀禮的象征性 目錄
**章 儀禮與交際
一 “問候”及“拜禮”
二 儀禮與儀式
三 儀禮與玩樂
四 象征性的兩種交際類型
第二章 儀禮的語言
一 完成行為式話語
二 “說”即為“做”
三 “他恩布恩(積德)儀禮”
四 巴利達之意
五 布施與圣水
六 話語、聲音與沉默
七 儀禮的效果
第三章 儀禮與國家
一 泰國現王朝的二百年祭典
二 加冕大典和社會學者
三 儀禮的起源
四 “劇場國家”
五 “社會主義國家”的儀禮
六 不可缺少的設置
第四章 儀禮的解放與約束
一 泰國佛教的出家體驗
二 “閾限狀態(tài)”
三 “閾限”的特性
四 共融
五 約束
尾聲——儀禮的死與重生
“巖波現代文庫版”后記
儀禮的象征性 作者簡介
秦穎,1967年4月出生,吉林長春人。現任大連民族大學外國語學院日語系主任,教授。主要從事日本語教育、日本社會生活文化研究。主持并完成多項遼寧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遼寧省教育廳科研項目、日本國際交流基金等科研課題。
喜君,1981年7月出生,遼寧沈陽人,現任職大連民族大學外國語學院日語系,講師。主要從事日本文學與翻譯研究,碩士。
高希敏,1978年8月出生,遼寧盤錦人,現任職大連民族大學外國語學院日語系,講師。主要從事日語教育、跨文化交際研究,博士在讀。
- >
我與地壇
- >
煙與鏡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自卑與超越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史學評論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