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建剛:作文教學12問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3478667
- 條形碼:9787533478667 ; 978-7-5334-7866-7
- 裝幀:70g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管建剛:作文教學12問 本書特色
本書是“管建剛名師工作室叢書”之一。
作前指導和作后指導:什么才是*適合兒童的作文指導?寫作技巧和寫作動力:什么才是兒童作文的*要素?生活的“真”和作文的“真”:什么才是兒童作文中的“真”表達?文字技巧和文心技巧:什么才是兒童寫好作文的“大技巧”?有意義和有童趣:什么才是評價兒童作文的關鍵尺度?生成和生活:什么才是兒童作文的“自然之道”?……這些兒童作文教學的問題,是一線語文老師面臨的“大問題”。追尋著管建剛的“后作文教學”思想,徐棟老師站在一線實踐的基礎上,通過一個個問題的追問,梳理了兒童作文教學的基本觀點,試圖輕輕地揭開作文教學的神秘面紗。
管建剛:作文教學12問 內容簡介
編輯推薦
徐棟老師追尋著管建剛的“后作文教學”思想教作文,他不只用思考去消化,更是用實踐去碰撞。那一個個問題的追問,不僅是對管建剛作文教學主張的解說,也是其自身對作文教學的探索與思考,寫的是管建剛的作文教學,其實也是他的作文教學。
本書賣點/廣告語
管建剛“后作文教學”一本通
管建剛:作文教學12問 目錄
序:我讀徐棟 管建剛 1
前言:本書的前世今生1
第1問作前指導和作后指導:什么才是*適合兒童的作文指導?
有時候,好心不一定辦好事\
好的指導,順應學生天性的表達\
發力,在學生*需要的地方\
作后指導,給學生的寫作“加油”\
堅守在作后指導課的路上\
第2問寫作技巧和寫作動力:什么才是兒童作文的**要素?
學生患上了“寫作興趣缺失病”\
破解“寫作興趣缺失病”的密碼\
發表意識,*大的寫作動力\
寫作動力系統的“廬山真面目”\
擁有一套自己的寫作“動力系統”\
第3問主題化寫作和故事力訓練:什么才是兒童作文教學的本來面貌?
表達基本功,作文路上必經的美景\
什么是好的語言,什么是壞的語言\
作文中擁有好的語言的秘訣\
警惕作文中的“偽能力”\
不妨轉換一下作文教學的視角\
第4問多寫意識和多改意識:什么才是提升兒童寫作能力的“捷徑”?
多寫,學生寫作路上的“絆腳石”\
修改意識的覺醒,愛寫作的開始\
師傅領進門,“修改”靠個人\
自主修改能力等于作文能力\
自主修改,需加一套“引擎”\
第5問生活的“真”和作文的“真”:什么才是兒童作文中的“真”
表達?
生活“真”事和兒童“真”情\
兒童的視角,才是“真”實的感受\
“童真”表達,童趣才有魅力\
作文的“真”,是*純潔的心靈\
“那幫女孩”帶給我的啟示\
第6問文字技巧和文心技巧:什么才是兒童寫好作文的“大技巧”?
“文字技巧”和“文心技巧”的分離\
“文字技巧”,走得很孤獨\
兒童寫作需要“內功”的調養\
雙“技”合璧,方能威力無比\
“后作文教學”下“文心技巧”的追尋\
第7問眼睛和眼光:什么才是兒童與心靈對話的重要方式?
觀察,不一定是作文的“法寶”\
努力發現心里的那份感覺\
有一種堅持發現,叫“留心”\
自我,才是寫作靈感的源泉\
讓學生尋找逝去的“靈感”\
第8問有意義和有童趣:什么才是評價兒童作文的關鍵尺度?
期末考試“慘敗”的爭論\
“應試”和“童真”之間的選擇\
不妨讓孩子成為“故事大王”\
同樣的故事,不同的視角,那叫童心\
寫作的童趣是從哪里來的呢?\
第9問習作和作品:什么才是看待兒童作文應有的視角?
從課標中“習作”一詞說起\
習作教學,請控制“教”的欲望\
作品意識,你的學生有嗎?\
自我修改,成就“作品”的好方法\
寫作自信來自“發表”與“贊美”\
第10問生成和生活:什么才是兒童作文的“自然之道”?
學生真的沒什么可寫嗎?\
生成,解決不了寫作的問題\
寫童話故事,老師“三思而后行”\
用“自己的語言”寫“自己的故事”\
理解兒童,才能欣賞“一罐子的美”\
第11問“三觀”作文和“情緒”作文:什么才是兒童作文的“正道”?
用自己的語言,寫什么樣的故事?\
不要把學生推向“虛情”的那一邊\
虛構和虛情不是一回事\
孩子需要找到童年的存在感\
不忘把握好“情緒作文”的總舵\
第12問作文教學與作文教育:什么才是影響孩子一生的成長法則?
自由寫作,讓孩子找到“自我”\
班級作文周報,珍藏永恒的童年\
寫作“童子功”,受益一生的本領\
作文就是說真話,抒真情\
教作文,其實是在教“做人”\
后記:一切都是*好的安排
展開全部
管建剛:作文教學12問 作者簡介
徐棟 “管建剛名師工作室”成員,蘇州市學科帶頭人。一名普通的鄉村小學語文教師,跟著管老師教作文成長起來,辦《班級作文周報》五年多,目前出版了200多期。曾獲“七彩語文”杯華東四省小學語文評優課特等獎第一名,江蘇省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評優課一等獎,在江蘇蘇州、徐州、無錫,河北保定、滄州、邢臺;內蒙古赤峰、烏海,重慶新區、永川;貴州安順、安徽合肥等地區上作后指導課。在《江蘇教育》《新作文》《中國教師》等雜志發表教育教學論文一百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