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從企業文化走向企業文明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303648
- 條形碼:9787519303648 ; 978-7-5193-0364-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從企業文化走向企業文明 本書特色
企業文化建設很美好,能統一思想、形成合力,充分調動員工的主動性創造性,營造樂業和諧的良好局面。企業文化建設很不容易,難在形成*廣泛的共識,難在提煉出*符合本企業特質的精髓,難在不斷創新、突破和自我完善。企業文化建設很尷尬,把握不準就搞成了文體活動,操之過急就可能因短期看不到效果而灰心喪氣,辛辛苦苦提煉出來的文化體系成了口號標語,束之高閣,難以入心、入腦。 本書深入淺出地講述企業文化是什么,怎么看待企業文化建設,在經濟進入“新常態”,改革進入深水區,中小企業如何獲取、整合資源?如何構建企業家精神?如何建立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如何引領企業文化發展方向?如何參與國家重大課題?如何實現企業轉型?等等。通過對企業文化建設研究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希望對企業文化建設及品牌發展大有裨益。
從企業文化走向企業文明 內容簡介
唐雙寧、苗全利、鄒廣文、孫熙國、徐洪才、李錦趙紅、程恩富、喬東、聞安民、路卓銘等人強力推薦。
從企業文化走向企業文明 目錄
從企業文化走向企業文明 相關資料
我曾將中國金融文化的基本內涵概括為“利、法、信、義、道”。金融企業不諱言以盈利為目的,但“利”要以“法”為約束,要以“信”“義”為前提,要以“道”為基礎。在目標上體現為“利”,在行為上體現為“法”,在他人體現為“信”,在社會體現為“義”,而在這一切之上,則體現為“道”。本書從企業文化建設、企業文明形成、企業家精神構建等維度進行闡釋……
——唐雙寧(全國人大農村與農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光大集團董事長兼黨委書記)
全球視角,貼近本土,本書系統鮮活地展示作為靈魂的企業文化,相信細細品讀定會獲益匪淺。
——程恩富(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學部主席團成員、馬克思主義研究學部主任兼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當下,作為熱點中的熱點,關于企業文化的著作和研究成果,可謂是汗牛充棟。要成為脫穎而出的、真正得要領的優秀研究與著述,一定要找好系統研究和深度解讀的精準切入點,錨定框架的延展主軸。一、企業精神的密碼如何開啟?企業價的坐標如何定位?二、產業升級的大局下,在全天候的國際市場競爭前沿,怎樣有效地組織企業的戰略競爭?三、如何打造企業文化的升級版?通過變革、創新,特別是企業家精神綜合提升后更好的良性互動,推動企業文化與時俱進的系統性動態演化升級。這就是本文框定的企業文化研究視角。如果你是在企業文化建設管理中遇到困難的創業者、企業管理者、企業文化管理者,本書將是您的良師益友。
——路卓銘(中央財經大學教授)
與國內外同類的企業文化書籍相比,該書講了很多企業管理者“熟知”但不一定“真知”的管理真諦:企業文化是企業核心的競爭力,企業要找到適合自己的企業文化管理模式,企業家精神對于企業文化有著深刻影響,等等。沒有一流的企業家精神,難有一流的企業文化;沒有一流的企業文化,難有一流的管理水平;沒有一流的管理水平,難有一流的企業競爭力。同時,該書還認為,再好的企業文化理念不落地也白費,優秀的企業文化要以人為本,等等。這些觀點契合了黨和國家當前的發展方向。
——喬東(中國勞動關系學院教授、哈佛大學訪問學者)
企業文化建設是企業的靈魂,更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本書語言簡潔明、邏輯清晰,博采眾長,基于全球視角,通過案例的方式將國外現代企業文化精粹與國內企業文化相融,在保持傳統文化優良品質的同時,中西合璧、與時俱進,構建了一條系統的企業文化脈絡。對于企業家來說,本書能夠助力企業家推陳出新、革故鼎新。對于企業文化建設而言,本書對思考企業的生命質量與可持續發展具有高度的戰略意義。
——趙紅(中國科學院大學中丹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大學教育基金會秘書長、資深品牌管理專家)
從企業文化走向企業文明 作者簡介
胡海升,1989年生,中國民主建國會會員,在《人民日報》《中國紀檢監察報》《人民政協報》《秘書工作》《國企研究》《中國企業管理》等報刊發表文章120余篇。其中《書籍是企業發展進步的階梯》《老字號如何趕上新時代?》《讓金融回歸服務實體經濟本源》等文章在《人民日報》評論版刊發,引發各界關注。
- >
我與地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巴金-再思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史學評論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