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1920-1926-臺灣新文學運動研究-中日比較文化視野下-(日文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053280
- 條形碼:9787513053280 ; 978-7-5130-5328-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1920-1926-臺灣新文學運動研究-中日比較文化視野下-(日文版) 本書特色
該書的內容具有填補空白的意義。該書值得學習日語的讀者購買、閱讀
1920-1926-臺灣新文學運動研究-中日比較文化視野下-(日文版) 內容簡介
臺灣新文學運動是日據時期臺灣近代民族運動的重要一環。本書以20世紀20年代初期的臺灣新文學運動為研究對象,通過對這一時期的文體改革、白話文運動、新舊文學論爭及短篇小說進行系統、有機的分析,論述了各個文學現象在臺灣新文學生成期所擔負的不同使命和意義。具體、詳實地梳理出臺灣新文學、特別是其草創期的發展脈絡。作者將臺灣知識青年的文學活動與同時期臺灣的殖民統治、社會運動及民族意識相結合進行分析,此視角獨具特色。通過對大量一手資料的詳實論證與分析,探討了殖民地青年試圖通過文學活動,實現臺灣反日脫殖回歸祖國、打破陋習改造社會的近代化訴求。 臺灣新文學運動是日據時期臺灣近代民族運動的重要一環。本書以20世紀20年代初期的臺灣新文學運動為研究對象,通過對這一時期的文體改革、白話文運動、新舊文學論爭及短篇小說進行系統、有機的分析,論述了各個文學現象在臺灣新文學生成期所擔負的不同使命和意義。具體、詳實地梳理出臺灣新文學、特別是其草創期的發展脈絡。作者將臺灣知識青年的文學活動與同時期臺灣的殖民統治、社會運動及民族意識相結合進行分析,此視角獨具特色。通過對大量一手資料的詳實論證與分析,探討了殖民地青年試圖通過文學活動,實現臺灣反日脫殖回歸祖國、打破陋習改造社會的近代化訴求。
1920-1926-臺灣新文學運動研究-中日比較文化視野下-(日文版) 目錄
1920-1926-臺灣新文學運動研究-中日比較文化視野下-(日文版) 作者簡介
劉海燕(女),1976年生,副教授,吉林通 化人。2006年3月畢業于日本岐阜圣德學院大 學,取得碩士學位,同年4月進入名古屋大學攻 讀博士課程,2013年1月獲得日本名古屋大學文 學博士學位,F為湖北大學外國語學院日語系 專任教師.在國內外期刊發表論文IO余篇,主 持并參與省廳級、校級課題多項。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推拿
- >
朝聞道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