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中國故事:一個外宣人見證中國崛起三十年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1256105
- 條形碼:9787501256105 ; 978-7-5012-5610-5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故事:一個外宣人見證中國崛起三十年 本書特色
改革開放的經歷者、見證者和記錄者、解說者。
以更自信的姿態,告訴全世界一個真實的中國。
本書收錄了作者從事外宣工作30年來的部分作品。這30年正是中國快速改革發展的30年。作者既是改革開放的經歷者和見證者,更是記錄者和解說者,他堅持用自己的愛心、真心和細心不懈怠地講述中國故事,用外國人樂見易懂的方式告訴世界一個真實的中國。
這本書既是作者交出的一份連續做了30年的作業,更是作者向外宣前輩的致敬。這些前輩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做出了艱苦努力和成功示范,正是受了他們的引領和昭示,中國對外宣傳的后來者才得以繼續前行。
中國故事:一個外宣人見證中國崛起三十年 內容簡介
本書是作者從事對外宣傳工作三十年的實踐和思考。內容圍繞講好中國故事, 有作者在世界各地的所見所感, 也有國外媒體如何看待中國 ; 有中華文化在海外的傳播, 也有海外華僑對于中國的眷戀 ; 有中國三十年來的改革變遷, 也有國際社會被中國深刻地影響。
中國故事:一個外宣人見證中國崛起三十年 目錄
序 用心、細心、真心、愛心
序 傳播中國的使命感
前言 不負初心
觀•世界
我們的阿拉伯讀者
《金字塔報》怎樣看中國
中國進步的秘密是什么
埃及人為什么批評中國
現在推進中墨雙邊貿易有點難
歐陽民:致力于中墨文化交流的熱心人
路易斯:情定中國三十年
薩卡特卡斯:希望同中國開展更多的合作
中墨需要增進相互了解
祝愿中國向上和向前發展
坎昆觀察:中國為什么要“始終堅持”
坎昆會議:只有合作才能成功
坎昆,會場之外的感受
中國在坎昆發揮積極作用
雅典印象
智利,中國親近的伙伴
讀•中國
回憶衍圣公孔德成
暢游在父輩生活過的土地上
畫家姚迪雄
大別山人初嘗溫飽
三峽工程:妥善安置移民
蔡冠深:經商•議政•熱心公益
建設中國的西部“硅谷”
合肥高新區:留學人員大顯身手
淅川庫區移民情
敦煌的保護、研究與對外交流
夜訪田陳李
“草莓皇后”蔣秀芝
一個大國的偉大抱負
中國為未來五年描繪新愿景
答•讀者
依法經營:谷歌不能例外
GDP,數字不說明所有問題
上海世博會,相互學習的場所
世行改革,只是一個艱難的開始
ECFA,影響超越臺海兩岸
中非關系,需要客觀評價
推動中法關系向前走
外國記者可以到西藏采訪
恐怖主義是國際社會公害
中國內地人怎么看香港“占中”
中國人不愛喝茶了嗎?
中國年輕人不愿意結婚嗎?
中國人可以信教嗎?
中國年輕人真的很物質很膚淺嗎?
思•外宣
中國媒體是否丑化或美化美國
中國的對外傳播(節選)
中國媒體現狀(節選)
對外傳播:主動才會有效果
對中國期刊本土化目的和途徑的再思考
努力實現從走出去到走進去的跨越
氣候•傳播•中國形象
增強政治意識,把好輿論導向
解讀中國發展背后的原因
媒體在中德關系中的作用
媒體應該促進中印兩國民眾加深相互了解
感受宋慶齡與愛潑斯坦的真摯友情
金仲華是新中國公共外交的先行者
對外傳播需要把握好幾個度
繼承宋慶齡辦刊思想,努力提高辦刊質量
中國故事:一個外宣人見證中國崛起三十年 作者簡介
唐書彪,湖北人。1986年畢業于武漢大學。長期服務于由宋慶齡創辦的多文種對外宣傳雜志《今日中國》(原名《中國建設》)。曾先后擔任今日中國雜志社副總編輯、常務副總編輯、代總編輯和總編輯。高級記者。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我與地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朝聞道
- >
史學評論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