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金融與發展-理論與實證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4182842
- 條形碼:9787514182842 ; 978-7-5141-8284-2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金融與發展-理論與實證研究 本書特色
。本書以金融與發展的理論為基礎,針對中國經濟金融發展的現實問題展開研究,內容涵蓋了金融與發展、普惠金融、金融與不平等、金融結構與產業結構等。
第1章“中國西部地區的金融與發展—基于包容性金融的視角”(作者:鄭長德 李通祿),基于包容性金融發展的視角研究了中國西部地區的金融與發展的關系。
第2章“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融資結構優化分析”(作者:鄭長德 李海洋),基于擴展的權衡理論從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債務融資的收益與成本兩個角度對其融資結構進行剖析,分析從現行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債務融資收益和成本兩方面優化融資結構的路徑。
第3章“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的關系——基于金融功能觀的探討”(作者:鄭長德 譚余夏),從馬克思的產業資本循環理論角度分析金融資本的形成,從金融功能觀的視角分析金融經濟作用于產業資本循環的各個階段從而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機制。
金融與發展-理論與實證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以金融與發展的理論為基礎,針對中國經濟金融發展的現實問題展開研究,內容涵蓋了金融與發展、普惠金融、金融與不平等、金融結構與產業結構等。第1章“中國西部地區的金融與發展—基于包容性金融的視角”(作者:鄭長德 李通祿),基于包容性金融發展的視角研究了中國西部地區的金融與發展的關系。第2章“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融資結構優化分析”(作者:鄭長德 李海洋),基于擴展的權衡理論從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債務融資的收益與成本兩個角度對其融資結構進行剖析,分析從現行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債務融資收益和成本兩方面優化融資結構的路徑。第3章“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的關系——基于金融功能觀的探討”(作者:鄭長德 譚余夏),從馬克思的產業資本循環理論角度分析金融資本的形成,從金融功能觀的視角分析金融經濟作用于產業資本循環的各個階段從而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機制。
金融與發展-理論與實證研究 作者簡介
鄭長德(1962~),男,四川省廣元市朝天鎮人,經濟學博士,西南民族大學經濟學院教授(二級)、博士生導師、博士后合作導師,湖南大學兼職博士生導師。四川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四川省教學名師。長期從事中國少數民族經濟、區域經濟學和金融學的教學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招標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及省部級科研項目20多項。出版學術著作20余部,主要有《中國西部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發展金融學》等,在CSSCI、中文核心刊物和國際國內學術會議發表學術論文150余篇。10余項科研成果獲省部級獎勵。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朝聞道
- >
唐代進士錄
- >
隨園食單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經典常談
- >
回憶愛瑪儂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