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海上絲綢與文化交流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0129946
- 條形碼:9787200129946 ; 978-7-200-12994-6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海上絲綢與文化交流 本書特色
海上絲綢之路是一個歷時2000多年、范圍覆蓋大半個地球的人類歷史活動和東西方文化經濟交流的重要載體,多起點、多航線,從古至今都是意義非凡的一條文化交流、經濟互通之路。
著名藝術考古學家、東方藝術史研究專家常任俠的這本《海上絲路與文化交流》是一本兼備知識性與可讀性的學術普及讀物,*初創作于20世紀90年代,不僅在當時頗具前瞻性地開創了海上絲路文化交流史的研究領域,且在今天絲路學已經從冷門蔚為顯學的熱潮中仍具有相當珍貴的參考價值。本書采用類似史話的輕松筆調,從秦始皇時代徐福入海求仙的傳說開始,娓娓動人地講述海上絲路的故事。書中涉獵的話題極其廣泛,內容涵蓋中國與印度、東南亞特別是日本的物產、文學、美術交流諸多方面,例如原產地是中國的玫瑰花傳到古代斯里蘭卡被稱為“親戚的生命”,而許多名貴的花果、寶石、香料、珍禽、異獸,往往是從西域或南海傳來。本書著重提到中國與日本的文化交流,中國的服裝、飲食(茶*為典型)曾傳入日本,中國文字、文學、美術對日本的影響尤其深刻。對于我們回顧絲路文化交流的歷史,促進當代絲路文化的交流,本書都是一本非常適時而饒有意味的讀物。
海上絲綢與文化交流 內容簡介
本書頗具前瞻性地開創了海上絲路文化交流史的研究領域,且在今天絲路學已經從冷門蔚為顯學的熱潮中仍具有相當珍貴的參考價值。
能代表“一帶一路”精神的文化交流史著作!詳細解讀海上絲綢之路的文化、經濟意義!海上絲綢之路的研究珍貴史料!
海上絲綢與文化交流 目錄
一、海是聯絡友情的道路
二、向大海彼岸表達虔誠
三、藝術的風格永結友誼
四、“親戚的生命”傳播異香
五、珍寶與香料的舶來
六、珍禽與奇獸的貢獻
七、武術與印度舞蹈的交融
八、裝飾與飲食的傳導
九、中日文學的互惠
十、中日繪畫的齊芳
海上絲綢與文化交流 作者簡介
常任俠(1904-1996),安徽阜陽人。藝術考古學家、東方藝術史研究專家。1931年畢業于南京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并留校任教。1945年,應印度泰戈爾之邀,赴印度國家大學講授中國文化史。曾任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佛學院教授,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兼圖書館館長。主要從事中國以及中亞、東亞、東南亞諸國美術史及音樂、舞蹈史的研究,對中國與印度、日本的文藝交流史研究做出了開拓性貢獻。藝術史研究著作有《民俗藝術考古論集》《東方藝術叢談》《中國舞蹈史話》等,譯述有《印度的文明》《中國服裝史研究》等。《印度的文明》《中國服裝史研究》等。
- >
山海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莉莉和章魚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推拿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