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3歲對了,一輩子就對了:迎接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白金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5439917
- 條形碼:9787505439917 ; 978-7-5054-3991-7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3歲對了,一輩子就對了:迎接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白金版 本書特色
● 3歲是孩子的身體、大腦、情感發育和發展一個至關重要的階段。 ● 3歲存在語言爆發現象 ● 3歲是孩子情緒大爆發的一年:凡事對著干,自我意識的塑造期 ● 從友善到叛逆:如何讀懂孩子特殊時期的心理需求 ● 3歲孩子總是喜歡對著干,父母怎么辦 ● 教你制定合理規矩,孩子才會認真就范、不抵觸 ● 媽媽這樣說,孩子才能乖乖聽你的 ● 如何巧妙抓住孩子智能發展的加速期
3歲對了,一輩子就對了:迎接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白金版 內容簡介
度過了美妙的1歲和波折的2歲,3歲的孩子開始趨向于獨立,同時也變得更加麻煩。他們學會了察言觀色,知道怎么去降伏父母;他們會對你大聲嘶喊:“我不!”……是的,他們的**個叛逆期來了! 與此同時,3歲孩子也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 他們的語言發展很快,但是思維發展卻跟不上; 他們做事情,想問題,總是以自我為中心,越來越任性; 他們試圖自己獨立做事,但有時又非常依賴爸爸媽媽; 他們的情緒還很不穩定,大哭大鬧仍是他們“要挾”父母的主要手段; 他們雖然參與合作,但與小伙伴的關系相處得還不是很穩定; …… 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如何引導你的3歲孩子走向未來的通途,將是爸爸媽媽們要面對的問題。當然,有問題就要解決,《3歲對了,一輩子就對了(白金版)》會給你一個滿意的答案。就這么簡單!
3歲對了,一輩子就對了:迎接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白金版 目錄
**章 恭喜你!你的孩子進入了**個成長轉折期·············002
第二章 從友善到叛逆:讀懂孩子特殊時期的心理需求·············024
第三章 愛他,就要了解他:與3歲孩子相處的技巧·············042
第四章 3歲孩子總是喜歡對著干,媽媽怎么辦·············064
第五章 制定合理規矩,孩子才會認真就范、不抵觸·············084
第六章 媽媽這樣說,孩子才能聽進去·············106
第七章 性格:為什么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128
第八章 抓住孩子智能發展的加速期·············150
第九章 別做虎媽、狼爸:停止吼叫,與孩子建立理想關系·············174
第十章 3歲到3歲半:如何提升孩子各方面的能力·············192
第十一章 抓住叛逆期,打開孩子學習能力的黃金大門·············218
第十二章 巧妙應對孩子*典型的反抗行為·············236
3歲對了,一輩子就對了:迎接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白金版 節選
在中國,父母在家庭生活中具有絕對的權威,這是由來已久的傳統。因此,面對孩子的叛逆,很多父母頗為頭疼。當挑戰自己權威的對象是連話也說不利落,只是習慣用情緒來進行表達的“小人兒”時,那么親子間的沖突往往會更加“慘烈”。 無論是從嬰兒過渡到幼兒,還是從少年過渡到青年,這兩個叛逆期的孩子都表現出對獨立的渴求,以及對父母依賴性的逐漸淡化。“不行”“不要”“爸爸討厭”“媽媽躲開”等,都是3歲左右孩子開始出現并頻繁掛在嘴邊的詞匯或話語;在行動上,一旦稍不順意,他們就會用打人來表達自己的不滿。以前以父母為中心的孩子,此時會更傾向于聽從自己內心里那個小人兒的聲音,充滿了執拗,仿佛準備好了隨時跟大人對著干。 兩歲左右的孩子,進入身體和心理的轉換期,這一時期在心理學界稱為“恐怖的兩歲”。這個時期的孩子精力旺盛,在發現自己能自由控制身體之后,他們便開始從父母的羽翼下悄悄探出頭來,嘗試獨立行走。同時,在心理上,他們似乎也已經了解到自己和父母是不同的存在,于是開始堅持自己的意見,并通過語言和行動來要求自己想要的東西,或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想法。 了解到這些之后,父母是不是覺得**個叛逆期的孩子其實沒那么糟糕?因為,你會為自己孩子的加速成長備感慶幸,曾經那個只知道躺在床上發呆、睡覺或憨笑的小不點兒,開始像蛋殼里的小雞崽兒一樣,全力向上,一點點擊碎保護自己的屏障,融入這個他將與之相伴一生的世界中。在這個過程中,他在進步,在形成自己的想法和態度,在感受獨立的艱難與快樂,并由此建立和派生出區別于他人的個人品質。 當然,這也是一個容易走極端的年齡段,鑒于智力和見識的限制,孩子雖然想遵從自己的內心,但往往也很難形成明確并堅持到底的想法,因為他們*初形成的自我觀念還僅僅停留在抗拒父母的指令之上,所以,便常常會表現得左右矛盾,像故意和父母較勁兒一樣。比如,媽媽讓孩子坐在兒童椅上吃飯,他一邊高聲叫喊著“不”,一邊梗著脖子執拗地不肯坐下。然而,當媽媽把他從兒童椅里抱出放到凳子上時,他又甩動著兩條小腿,鬧騰著想要坐回原位。反復幾次,忍無可忍的媽媽會訓斥孩子不聽話,于是孩子就開始大哭大鬧。其實,這個時期的孩子什么都想嘗試,試過后卻又會害怕,覺得自己能做,做了之后卻發現做不好,這就是處于**叛逆期的孩子的困境。因此,父母就需要有極大的耐心去應對孩子探索自我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狀況,不能只靠細心撫慰或嚴厲訓斥來對待。 面對叛逆期的孩子,在限制、接納與引導之間,顯然后兩種方法更為有效。因為嚴厲管教雖然可以維護父母的權威,卻會使孩子失去良好的判斷力,放棄理性思考而僅僅屈從于父母所謂的“權威”。而如果一味本著對孩子尊重的原則,對孩子過度順從,則又會陷入溺愛的泥沼。這似乎是一個兩難的選擇。其實,要在不壓制孩子自我意識的前提下撫平他們情緒中的波瀾,有一種非常簡單易行的方法,那就是由父母給出幾個經過篩選且自己能夠接受的選項,然后讓孩子自己進行選擇。比如,玩耍時,父母不要直接命令孩子不能隨意丟玩具,而是應該這樣說:“你不想玩兒了可以把汽車放到玩具箱里,或擺在柜子上,你覺得放在哪里比較好呢?”睡覺的時候,父母也可以給出類似的選擇:“咱們是現在上床,還是5分鐘后上床?”這樣的做法既可以讓父母在潛移默化中對孩子的行為做到良性引導,又可以讓孩子因為自主選擇打破被控制感,進而幫助孩子建立積極的自我意識。 如果孩子不愿意在既定的選項中進行選擇,依舊想要堅持自己的意愿,而這樣的意愿恰恰又是父母不能接受的,那就可以直接告訴孩子,這樣的要求不在選擇之列,然后重復給出自己的選項,讓孩子來決定。這種情況下,父母*好不要對孩子過于民主,不斷詢問孩子“好不好”“行不行”,大多數時候,這樣做只是給孩子提供了一次又一次說“不”的機會,之后則需要父母花費更多的時間和口舌對孩子進行解釋和勸告,反而起不到引導的作用。 另外,孩子在面對經常照顧自己的人時,更容易表現得逆反,比如媽媽經常照顧孩子,孩子在媽媽面前就更容易表現出逆反心理。因此,育兒專家也建議家庭其他成員要盡可能多地參與到孩子的成長中來,特別是父親,要多陪伴孩子,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因為,一般來說,爸爸的一言一行都代表著家庭的規則,爸爸陪伴得多,孩子就更容易建立規則意識,也更善于等待和控制自己的情緒。
3歲對了,一輩子就對了:迎接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白金版 作者簡介
王莉,資深家庭教育研究者、兒童心理專欄作家、菜鳥媽咪工作室顧問,從事教育工作多年,擁有豐富的教育實踐經驗。現專注于兒童發展、家長心理及親子關系的研究與寫作。與人合著多部家教類暢銷書,如《3歲決定孩子的一生》《男孩窮養,女孩富養》《培養zui棒女孩的第1本書》等。其作品視角獨特,方法實用,為父母以及教育工作者提供先進實用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可操作性。
- >
二體千字文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推拿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