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我在現場-性社會學田野調查筆記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3099512
- 條形碼:9787203099512 ; 978-7-203-09951-2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我在現場-性社會學田野調查筆記 本書特色
說到“小姐”群體,人們容易聯想到哪些詞? 覺得“小姐”道德敗壞嗎?但作者們在深入調查后這樣說: “我所見到過的所有小姐和媽咪,雖然都表示自己愿意離開性產業,但是卻沒有一個人認為自己有什么'前非'可以去'痛改',也沒有一個認為自己現在做小姐就不是人,非得重新做起不可。”(潘綏銘《我在“紅燈區”》) 覺得“小姐”是因為走投無路嗎?但有時“小姐”并不認為自己低人一等: “雖然我告訴阿鳳我是學生,不干這行,但是因為我的'思想開放',阿鳳總覺得我還是有希望干這行的,好幾次她不經意間說道:'其實,你只要涂個口紅什么的,應該也會有生意的。'”(黃盈盈《“你要自甘墮落”》) 覺得“小姐”薄情寡義嗎?不,她們也有情有義: “結賬的時候,她們堅持要付錢,我記得很清楚,那位姐姐說:'你是學生,你不掙錢,我們雖然掙的錢不算干凈,但我們自食其力。'她這句話,讓我至今想起都會眼眶一熱。”(王昕《疏離與親密》) 覺得“小姐”的生活是“風花雪月”的嗎?其實相反,是非常無聊: “還有一點,她們的生活太狹窄,我待了幾天馬上就覺出來了。小姐大的苦惱,當然是被壓迫被欺負;可是還有一個,就是太無聊。……沒事干,客人隨時可能來,小姐又得在那坐著,無聊,真的無聊。時間一長,那小姐是呆呆的,呆若木雞這詞真是太形象了,就那么呆呆地待著。”(潘綏銘《我在“紅燈區”》) 又或者,覺得“小姐”是弱勢群體嗎?若換成她們的視角看,也不一定: “之前我一直以為她們是弱勢群體,她們背負著傳統道德的壓力,躲躲藏藏地生活在社會中;同時,還要承擔各類性傳播疾病的風險。剛入田野時,我甚至天真地認為,自己可以幫助這群人;但當我真正進入田野后才明白,在這里我才是不折不扣的弱勢群體,若沒有小姐的幫忙,我在這里寸步難行。”(張楠《透過酒杯的霓虹》) 所以這《我在現場》看完,你會發現,“小姐”群體并沒有什么不同。就連她們的冷漠、刻薄、謊言乃至敵意,通過作者們的筆端寫出,也變成可以理解的了。而這首先是因為,作者自己跨越了與邊緣群體之間的隔閡,他們站在對方的視角上,將心比心地感受對方的處境與情感,直至打通。所以他們的文字讀起來特別有穿透力,仿佛直接將讀者帶到現場,與邊緣群體相識相知。 作者們是一群社會學家,他們用充滿情感的文字寫下這《我在現場》,同時對過濾掉“人”之豐富性的社會調查方法做出深刻反思,所以也具有突破性學術貢獻。那么他們是什么樣的社會學家呢?他們帶著問題走入待考察的“田野”,就像陌生人去往異鄉,然后他們融入田野,為我們呈現一個活生生的田野本身。所以真正的田野,是社會學家與調查對象并肩存在的場所,仿佛田野以社會學家為試煉場,通過他們的工作消解群體之間的隔閡。這是關乎世間所有人的工作。
我在現場-性社會學田野調查筆記 內容簡介
《我在現場》是兼顧故事性與方法論的社會學著作。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性社會學研究所所長黃盈盈、榮譽所長潘綏銘,及該所部分畢業生。他們采用“主體建構”的研究視角和“參與觀察”的研究方法,深入“”“同志”“截癱者”等社會邊緣群體,講述與之互動的種種經歷,呈現出邊緣群體的生存狀況和真實情感。
同時對社會學調查方法做出深刻反思,通過實踐指出,田野調查的真正價值不僅在于調查到了什么,還在于社會學家自己獲得了怎樣的人生感悟,以及為打破社會隔閡有過哪些作為。無論從哪方面來看,這都是一本升華生命的書。
我在現場-性社會學田野調查筆記 目錄
001 第yi部 身處之中
眼睛里看得見角落,
心里才會有全局。
003 我在“”/潘綏銘
020 “你要自甘墮落”:記研究中的朋友們/黃盈盈
040 疏離與親密:性社會學調查隨筆/王昕
059 非典型“性”調查/杜鵑
075 真實的“謊言”/江秋雨
094 她們的糾結與糾結的我/游珍珍
116 激情的投入與煥發:性研究之樂/張娜
135 義行江湖:警察、兄弟、之間的學術游走/趙軍
168 透過酒杯的霓虹/張楠
197 可以抱抱你嗎?姐姐/劉中一
219 生活世界的碰撞與視界的融合:性研究的斷章/王文卿
241 主體之性問題:兼論敏感問題社會學研究之困與思/姚星亮
255 第二部 融入他們的生活
社會科學的本質,
就是要從人人可見的表象中去發掘
那些平時被大家所忽視的現象和邏輯。
257 與“同志”們相處:我的第yi次田野調查/潘綏銘
266 身處共境:我與大媽聊“月子”/夏冰
284 研究,浸透在日常生活中/鮑雨
300 懷疑中前行:走進未婚人流女青年/王晨娜
316 從敘事看自我:“性”的解釋功能/王
327 結語
正是社會調查中這種“主體建構”的視角,
要求我們在調查過程中切實地貫徹倫理原則。
329 中國社會調查中的研究倫理:方法論層次的反思/黃盈盈 潘綏銘
我在現場-性社會學田野調查筆記 作者簡介
黃盈盈,1977年出生,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博士畢業,現為該系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并擔任中國人民大學性社會學研究所所長。研究方向為性與性別社會學、身體社會學、的跨學科研究、社會學定性研究方法。著有《身體、性、性感》《性社會學》《性之變:21世紀中國人的性生活》《論方法:社會學調查的本土實踐與升華》等。
《我在現場》作者還包括:中國人民大學性社會學研究所榮譽所長潘綏銘教授,及該研究所部分畢業生。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二體千字文
- >
我與地壇
- >
姑媽的寶刀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煙與鏡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