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聽南懷瑾大師講國學:超值彩圖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4010978
- 條形碼:9787514010978 ; 978-7-5140-1097-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聽南懷瑾大師講國學:超值彩圖版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為六篇, 其主要內容包括: 聽南懷瑾大師講《論語》 ; 聽南懷瑾大師講《孟子》 ; 聽南懷瑾大師講《老子》 ; 聽南懷瑾大師講《莊子》 ; 聽南懷瑾大師講禪 ; 聽南懷瑾大師講佛。
聽南懷瑾大師講國學:超值彩圖版 目錄
不要認為任何一個人不如自己——聽南懷瑾講認識自己
世上難有滿而不傾覆的事物
因為成熟,所以低頭
誰都不是超人
不提自己當年勇,更不提別人當年的不勇
英雄之外還有英雄,敬人就是敬自己
一切形式都須配合內心的誠懇——聽南懷瑾講誠信
別把真誠當作假仁義的面紗
一顆誠心愛正義
虧錢也不能虧心
立身成事,一日誠,二日信
君子守義,小人貪利
爭也始終保持君子的風度——聽南懷瑾講君子風度
不義之財,轉眼就會失去
窮不忘故舊,富更不能忘故舊
討好小人容易,討好君子困難
認清身邊的“墻頭草”
*了不起的就是平凡人——聽南懷瑾講平常心
窮富是一場心理較量
看破平常,怎能忍不過
貪婪的人*貧窮,知足的人*富有
貧窮也是一種富有
做領導人的**個修養就是容忍——聽南懷瑾講包容
做官一陣子,做人一輩子
能忍還能挨一刀,不忍丟掉命一條
包容也是信任的標號
燒好新官上任三把火
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聽南懷瑾講求學精神
求真理,用心眼而不是肉眼
不怕不懂,就怕裝懂
學問越多越自認無知
忘記從前的成績,記住過去的謙恭
朋友是一種感情的結合——聽南懷瑾講交友之道
交可謀的朋友,也交不足謀的朋友
什么樣的朋友值得交
友情需要文火慢燉
酒肉里無真朋友
孝是對父母愛心的回報——聽南懷瑾講孝道
孝是愛的根本
能養不算孝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
第二篇 聽南懷瑾大師講《孟子》
特立獨行,不愿曲學阿世——聽南懷瑾講孟子其人
司馬遷眼中的孟子:艱難依然前行
貴在此時此刻的堅持
立身三寶:正義、尊嚴、人格
有形的財富,只是暫時屬于你的——聽南懷瑾講欲望
財富只是外形,心才是快樂的根
世上無如人欲險
留一只眼睛,看住心中的狂野與貪婪
獨樂,不會有真正的快樂——聽南懷瑾講分享
一方青山,萬代共享
每個人都不是孤立的一個人
寬容是消滅敵人的*佳策略
人之所以成功,在于他的氣量——聽南懷瑾講胸懷格局
靠自己站著的人*堅強
大胸懷成就人生大規模
做君子之勇,拒絕匹夫之勇
小人之爭岡權勢利害,君子之爭因思想不同——聽南懷瑾講氣節
君子之爭與小人之爭
鐵肩擔道義:知識分子的立身準則
“遠庖廚”是一種反省
不是做不到,只是不肯做——聽南懷瑾講做事
眼光,是目標也是方向
身體和智慧是成功的兩只手
一切從識人開始
仁義才是長久的大利——聽南懷瑾講利與義
人生就是一個以利為圓心的圓周運動
舍生取義,拓展生命的深度
仁義,偽君子的暗箭
不要有統治別人的霸道思想——聽南懷瑾講領導哲學
取才,不拘一格是道
上行下效的力量
用人不可學非所用,用非所長
第三篇 聽南懷瑾大師講《老子》
用順道,不是用相反的逆道——聽南懷瑾講道家
道,救人救世的藥
不可言說的“道”
美有不同的標準,道也不可衡量
容納一切細流與塵垢——聽南懷瑾講老子三寶
“盜”的正反面
傳世“三件寶”的歷代演繹
名利上,不爭天下先
裝了東西的船,遇到風浪會沉沒——聽南懷瑾講拋卻煩惱.
只身存天下的*佳安排
煩惱一如瓶中水
輕柔的春風*自在
做生命中的“原木”——聽南懷瑾講善與真
浮于表面的仁義道德
善惡只合轉眼看
拒絕雕琢的原木
不經絢爛,不知平淡的可貴——聽南懷瑾講淡對寵辱
功成身退天之道
聲色貨利多陷阱
道法天地,一任枯榮
善于自處而甘于下地——聽南懷瑾講成功之道
成功總是從無到有
從*低處開始
無為之中的大有所為
不盈不滿,如履薄冰——聽南懷瑾講為官禁忌
不盈不滿,雅量容天下
在高位,擦亮眼
如履薄冰的人生準則
出世心境入世行——聽南懷瑾講處事原則
出世心境人世行
生命中不可言說的“道”
道家之道:曲全、枉直、洼盈、敝新
第四篇 聽南懷瑾大師講《莊子》
魚活水中不知有水,人活道中不知有道——聽南懷瑾講道法自然
相忘江湖的小魚
自然就是生命的方式
特立獨行的第五種人
抓住今天就好了,沒有明天——聽南懷瑾講專注當下
成功就在當下的一剎那
新生活從選定方向開始
抓住眼前也就抓住了永遠
恨人、憤怒,就是心里的毒——聽南懷瑾講不抱怨
處理好人生三件事
也把別人當成自己
*笨的人也是*聰明的人
只要自己覺得滿足就夠了——聽靜}不瑾講知足
各有各的境界,各有各的自在
從今天起,做只容易滿足的小鼴鼠
一顆心,質樸如初
一輩子忙忙碌碌,終身都在服役——聽南懷瑾講掙脫困境
放下執著才能跨越障礙
“三不”的智慧境界
拋下人世心的包袱
生命的形態和價值不受外界的影響——聽南懷瑾講規矩與方圓
方圓之道,深淺有度
堅守“戒”與“慎”的正身之法
真正的大用看似無用
沒有永遠存在的,也沒有永遠毀壞的——聽南懷瑾講福禍相依
生命給誰的都不會太多
世人的不吉利正是上天的大吉利
物來而應,物去不留
過分的話不能說,好壞都不能加一點——聽南懷瑾講說話之道
舌頭*軟卻傷人*深
人生必須規避的兩個錯誤
用沉默代替爭辯的智慧
高度的智慧,用起來極簡單——聽南懷瑾講為學境界
學問的*高境界
問號就是*好的答案
專注于心的為學原則
剛剛生下來就是死亡的開始一聽南懷瑾講看破生死
生有生的自在,死有死的去處
易朽的是生命,永存的是對生的激情
桶底脫落與大夢先覺
第五篇 聽南懷瑾大師講禪
放下放到無可放處——聽南懷瑾講放下
執著是一種妄念
放下很難,難得放下
上岸何須回頭
放開手,懸崖深谷得重生
一池荷葉衣無數,滿地松花食有余——聽南懷瑾講福報
世界上什么*值錢
何必太執著于“我”
什么是真正的大福報
煩惱即是菩提一聽南懷瑾講煩惱無根
生活本不需要完美
隨時隨地,隨遇而安
無所得也就無所失
言下頓悟——聽南懷瑾講頓悟之道
找回遺忘的靈性
珍惜你的自性
個性天然自能悟道
像蓋房子一樣,先打好基礎——聽南懷瑾講磨礪
要修行,先做人
老老實實做事,規規矩矩做人
磨礪之道,說出容易做到難
在*平凡中建立非凡境界——聽南懷瑾講體悟
有心體悟便處處是禪
一切偉大皆蘊于平凡之中
真正的圣人就是你自己
為后世的眾生作修持的道場——聽南懷瑾講般若
以出世的精神來做人世的事業
般若境界就是心境
悟來悟去悟了個空
大疑大悟,小疑小悟——聽南懷瑾講開悟
起疑才能有悟
無所住處生其心
不可執著任何心念、習氣
第六篇 聽南懷瑾大師講佛
真正的佛法即非佛法——聽南懷瑾講佛的本質
佛祖是怎樣煉成的
般若+波羅蜜=?
救盡天下蒼生,心中不留一念
一切眾生皆是佛——聽南懷瑾講佛與眾生
平凡是佛
心、佛、眾生無差別
佛與我們沒有兩樣
在色生香味觸法六塵中打轉——聽南懷瑾講隨緣
云水隨緣,生死由他
心有清泉,沙子也成水
修個常笑口再修彌勒心
成佛沒有定法,解脫不靠他力——聽南懷瑾講度己
佛也不能度你
釋放自己的心才是真正的解脫
化苦為樂,方為大樂
思想的根本障道:貪嗔癡慢疑——聽南懷瑾講破障
貪欲:一劑穿腸毒藥
嗔如刀,比刮骨鋼刀更鋒利
癡愚即是無明
忍到無所忍,自然而清凈一聽南懷瑾講忍辱
忍辱不是做縮頭烏龜
把辱罵當作大聲的喝彩
暴力使人畏懼,忍辱使人心服
聽南懷瑾大師講國學:超值彩圖版 節選
《聽南懷瑾大師講國學(超值彩圖版)/**閱讀》: 不過,我們作為凡夫俗子,還是要本著仁愛的精神,愛他人才會被他人所愛。想一想,鄭莊公的內心肯定不會快樂。他成了名副其實的孤家寡人,失去了胞弟,也失去了母親。這樣的人就算是能呼風喚雨又如何?畢竟他再也呼喚不來與他流著一樣血液的親人。活著,還是簡單一點好。對他人好,對自己也好,這就是幸福人生的開始。一顆誠心愛正義 孔子說,當遇到仁義的地方,你們應該站在仁義的那一方,如果我錯了,你們也不用因為我是老師而違背了道義,即“當仁不讓于師”。南懷瑾認為這就是孔子教育弟子的高明之處,他不搞個人崇拜,也不搞專制,就像哈佛大學的校訓一樣:與柏拉圖為友,與亞里士多德為友,更要與真理為友。 上級發生沖突的時候,我們要考慮的不是權威的地位而是仁義的力量,要讓自己的心永遠站在仁義的那一邊。孔子還說了一句話與“當仁不讓于師”遙相呼應,即“君子貞而不諒”。 這個“不諒”不是說不原諒,而是說一個君子要真正誠敬而不能馬虎,不能隨便違反正義。因為“真理”而冒犯了老師不是對老師的不尊敬,而是對真理的執著追求,對信仰的堅持。這個世界上所有的道理看起來都沒有那么高深,可就是稀松平常的話才顯得堅持的不容易。比如,你是某個人的下級,明明知道領導交給你的任務是錯的,那么你是拒絕他呢,還是被迫接受?孔子的教育就是“君子貞而不諒”。孔子的一個弟子就真正做到了這一點。 宓子賤是魯國人。有一次齊國進攻魯國,戰火迅速向魯國單父地區推進,而此時宓子賤正在單父。當時正值麥收季節,大片的麥子已經成熟了,不久就能夠收割入庫了,可是齊軍一來,眼看到手的糧食就會讓齊國搶走。當地一些百姓向宓子賤提出建議,說:“麥子馬上就要熟了,應該趕在齊國軍隊到來之前,讓咱們這里的老百姓去搶收,不管是誰種的,誰收了就歸誰所有,肥水不流外人田。”另一個人也認為:“是啊,這樣把糧食打下來,可以增加我們魯國的糧食。而齊國的軍隊沒有糧食,自然堅持不了多久。”盡管百姓再三請求,宓子賤堅決不同意這種做法。過了一些日子,齊軍一來,真的把單父地區的小麥一搶而空。 為了這件事,許多百姓埋怨宓子賤,魯國的大貴族季孫氏也非常憤怒,派使臣向宓子賤興師問罪。宓子賤說:“今年沒有麥子,明年我們可以再種。如果官府這次發布告令,讓人們去搶收麥子,那些不種麥子的人則可能不勞而獲,得到不少好處,單父的百姓也許能搶回來一些麥子,但是那些趁火打劫的人以后便會年年期盼敵國的入侵,民風也會變得越來越壞,不是嗎?其實單父一年的小麥產量,對于魯國強弱的影響微乎其微,魯國不會因為得到單父的麥子就強大起來,也不會因失去單父這一年的小麥而衰弱下去。但是讓單父的老百姓以至魯國的老百姓,都有了這種借敵國入侵能獲得意外財物的心理,這才是危害我們魯國的大敵。這種僥幸獲利的心理,才是我們幾代人的大損失呀!” 子賤不愧是孔子的弟子,他把老師平時教育的做人做官的原則實踐得很好,愛正義勝過愛權威,愛真理勝過愛老師,這一點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做到的。 這種對真理的崇敬和保護是一種正義。正義是社會發展不可缺少的力量,社會沒有正義就如同大廈沒有根基,將是一場災難。正義是自然在人們心中培植的一種信念,一種善惡終有報的信念。正義給人以勇氣,心懷正義,人人都是斗士。虧錢也不能虧心 孔子不愧是大教育家,針對同樣的問題他的回答卻往往因人而異,這就是因材施教。《論語·顏淵》中有這樣一段:司馬牛問仁。子日:“仁者,其言也切。”日:“其言也讱,斯謂之仁已乎?”子日:“為之難,言之得無讱乎?”在這里,弟子司馬牛問老師:什么叫仁呢?孔子回答得很簡單,他說一個仁道的人在說話的時候不會信口開河。 南懷瑾說這個“切”就是后世所謂的說話忍一點兒,慢慢來。從這句話看來,司馬牛可能有放言高論的習慣,所以孔子教他不要隨便說話。司馬牛一聽,說原來做到仁是這么簡單啊,就是不隨意開口說話,說話的時候忍一忍,難道這就是您所提倡的仁嗎?那也太容易了。我們知道凡是看起來很簡單的道理往往做起來很麻煩,關鍵是堅持不了。因為這時候需要我們有耐心和恒心,很多時候是在和我們的缺點較量,所以孔子說,看著容易,其實真做起來是很難的。這是孔子在教育方面,針對學生的個性、行為、某一個缺點進行的糾正。 ……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月亮虎
- >
煙與鏡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推拿
- >
莉莉和章魚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