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為心靈導航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9003796
- 條形碼:9787569003796 ; 978-7-5690-0379-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為心靈導航 本書特色
夏子輝編著的《為心靈導航》是一個“懂教育”“懂教學”“懂學生”“懂社會”“懂生活”的一線老師。他結合自己從教20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以學生逐步擴展的社會生活為背景,以科學數據、典型案例、名人故事、歷史典故、逸聞逸事等為載體,把抽象的知識具體化、枯燥的知識生活化、乏味的知識興趣化,并以“擺龍門陣”的方式,將育人的道理和要求娓娓道來。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更注重對學生心理品質、思想品德、行為習慣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育與塑造,讓學生的心靈之舟徜徉在思想共鳴、情感共振和精神升華的自由世界。
為心靈導航 內容簡介
本書涵蓋關注心理健康、學會調節情緒、磨礪堅強意志、勇于戰勝挫折、塑造良好性格、發展真摯友誼、陶冶高雅情趣、正確認識自我等八大主題, 并以科學數據、典型案例、名人故事、歷史典故、逸聞軼事等為載體, 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枯燥的知識生活化、乏味的知識興趣化。
為心靈導航 目錄
**章 關注心理健康
一、你健康嗎
二、從一個特殊電話談起
三、了解心理健康的標志
四、中學生心理健康的特征
五、心理健康利于學生成長
六、中學生的常見不良心理
第二章 學會調節情緒
一、情緒——奇妙的“窗口”
二、情緒的類型
三、情緒的作用
四、調節情緒的方法
五、做情緒的主人
第三章 磨礪堅強意志
一、什么是意志
二、意志堅強的表現
三、意志的作用
四、自覺磨礪意志
第四章 勇于戰勝挫折
一、人生難免有挫折
二、中學生學習挫折透視
三、挫折的兩重性
四、戰勝挫折的方法
第五章 塑造良好的性格
一、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
二、性格是先天與后天的“合金”
三、性格的“雙面盾牌”
四、成亦性格敗亦性格
五、人的性格是可以改變的
六、塑造良好性格例談
第六章 發展真摯友誼
一、生活需要友誼
二、讓我們來認識友誼
三、從孤獨到友誼
四、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五、用心澆灌友誼之花
六、以恰當方式表達男女友誼
七、順利度過青春期
第七章 陶冶高雅情趣
一、善于發現生活的美好
二、用美裝點生活情趣
三、談到趣味有是非
四、興趣是*好的老師
五、幽默是調劑人際關系的潤滑劑
六、培養高尚的情感
第八章 正確認識自我
一、關注自我形象
二、人能缺少自尊嗎
三、心若在夢就在
四、自信從何而來
五、依賴是自信的大敵
六、讓孩子抬起頭來走路
七、切除心靈的腫瘤
八、讓心靈的天空不再有陰影
九、人貴有自知之明
十、人要學會自律
十一、我們是中國人
十二、勸君惜取少年時
參考文獻
后記
為心靈導航 節選
《為心靈導航》: **章關注心理健康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和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心理健康問題已日益成為社會各界共同關注的熱點話題。然而,當前我國社會各階層群體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尤其是中學生,相對于他們比較富足的物質生活而言,其精神生活更顯貧乏,人格健全更為堪憂。心理健康在個人成長中的作用,至今處在一個尚未被中學生充分認識的角落里。雖然許多學校都有計劃、有目的地開設了心理健康課程并提供心理咨詢服務,但這相對于廣大中學生的實際心理需求而言,還是顯得非常有限。因此,關注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成為當前教育領域內值得深入探討的一個重要話題。 一、你健康嗎當你被醫生之外的人問及“你健康嗎”這樣的問題時,你一定會覺得很驚訝。你可能會想:我每天都這么“健康”地生活和學習,別人怎么還會問我這樣奇怪的問題呢?其實,你不用太吃驚,因為這確實是一個很嚴肅、很認真而且每個人都應當正視的問題。 我記得中央電視臺有這樣一則電視廣告:“牙好,胃口就好,身體特棒,吃飯特香……”這則廣告似乎告訴人們:牙好、胃口好、身體棒、吃飯香的人,就是一個“健康”的人。其實,這是對“健康”的一種曲解。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兩種非常極端而又非常典型的例子:一種是我們隨處都可以看見的身體殘缺不全、靠乞討求生的人。從生理的角度看,一個生理有殘缺的人肯定是不健康的,但這樣的人也許真的做到了“牙好、胃口好、吃飯特香”。另一種是我們偶爾會見到的軀體沒有一點殘缺,但精神錯亂、神志不清的“瘋子”。我們能因為“瘋子”的軀體沒有一點殘缺而說“瘋子”也是健康的嗎?當然不能!實際上,事實的真相還遠非如此。因為“瘋子,,的病因可能是生理疾病,也可能不是。對于一個患有生理疾病的“瘋子”,我們自然不會說他是健康的。但對于病因不是生理疾病的“瘋子”,其真正的病因才是我們應該真正關注和深思的。人是社會的人,人不可能孤立生活。因此人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會因素、家庭因素、學校因素、個人因素等眾多因素的影響,其中任何一個方面的影響都有可能致使一個正常的、健康的人變得不正常、不健康。前不久,成都某中學一位青年教師因學校工作壓力過大、家庭夫妻關系緊張而心理不堪重負,*終精神恍惚、神志不清,競不能上課。*終在一個周六的黃昏,從自家六樓縱身而下,結束了自己年僅26歲的生命。這便是一個真實而典型的例子。在這眾多的因素中,社會因素、家庭因素、學校因素是外在的原因,個人因素是內在的原因。因為“外因”要通過“內因”起作用,所以,我們認為“瘋子”歸根到底是由個人因素尤其是個人不健康的心理造成的。就拿前面所講的青年教師來說吧,假若他的抗挫能力強一些,假若他換個角度看問題,假若他的心態樂觀一點……我想,他也不至于落得那樣一個結果。據此,我們認為人的“健康”不單是指身體上的健康,還應當包括心理的健康。正是如此,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給“健康”下了這樣一個定義:健康不僅僅指軀體上沒有疾病,還應當包括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的健全與*佳狀態。 明白了“健康”的定義,當你再被別人問及“你健康嗎”這類問題時,你還會感到奇怪嗎?而且,我們不妨經常問問自己“你健康嗎”來提醒自己關注心理健康、保持健康心態。 二、從一個特殊電話談起在某地,有一個非常特殊的求救電話——“9595995”,意思是“救我救我救救我”。因為近年來自殺事件逐漸增多,其中80%是青少年,為了降低青少年的自殺率,增強對青少年自殺事件的干預,救助那些因心理健康問題而企圖自殺的人們,有關部門專門開設了這樣一個特殊的求救電話。 實際上,因心理健康問題而影響學習、工作和生活甚至導致自殺的現象,在全世界都很普遍。 國家疾病控制中心披露了這樣一組調查結果:我國每年約25萬人死于自殺,自殺是15歲到34歲青壯年人群的首位死因。我們粗略盤點近年的自殺事件,結果使人心情沉重,同時也為我們敲響了要提高預防自殺意識的警鐘。據有關專家研究統計,我國有20%的大學生、27%的中學生、13%的小學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健康問題。目前,中學生日益突出的心理健康問題已經引起了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和關心。早在2001年2月,江澤民同志就發表了《關于教育問題的談話》,號召全社會都來關心教育、關心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成長。可見,心理健康問題已經成了事關民族前途和國家未來發展的重大戰略問題,人們對心理健康的需求已經到了渴望的程度。這種對心理健康的渴望,絕不僅僅是個人的渴望,更是全民族的渴望、全社會的渴望。珍愛寶貴生命、關注心理健康已經成為全社會必須共同面對的、迫在眉睫的嚴峻問題。 ……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朝聞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推拿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