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漫談中國人的心理-東西方文化之對比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526298
- 條形碼:9787030526298 ; 978-7-03-052629-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漫談中國人的心理-東西方文化之對比 本書特色
本書反映了中國的文化特色及中國人的心理。憑著作者的多元文化和中英雙語背景,本書試圖完成東西學問的創造性統合。書中有數章以中西方文化對話的形式撰寫,代表了作者的內在對話。作者誠意邀請讀者也進行自己的內在對話,體會心理學如何滲透于生活中,而生活又是如何脫離不了文化背景的。《BR》 本書共收錄了7個主題、40篇文章,每一篇文章都獨立討論一個主題,簡言之,涵蓋了包括情理、言行、覺悟等廣泛的心理學領域。本書有些章節擴展了心理學的傳統界限,反映出作者對某些課題的獨特創見。
漫談中國人的心理-東西方文化之對比 內容簡介
本書反映了中國的文化特色及中國人的心理。憑著作者的多元文化和中英雙語背景,本書試圖完成東西學問的創造性統合。書中有數章以中西方文化對話的形式撰寫,代表了作者的內在對話。作者誠意邀請讀者也進行自己的內在對話,體會心理學如何滲透于生活中,而生活又是如何脫離不了文化背景的。本書共收錄了7個主題、40篇文章,每一篇文章都獨立討論一個主題,簡言之,涵蓋了包括情理、言行、覺悟等廣泛的心理學領域。本書有些章節擴展了心理學的傳統界限,反映出作者對某些課題的獨特創見。
漫談中國人的心理-東西方文化之對比 目錄
自序 i
Part 1 心理學與生活 1
01 漫游夢境:解讀你自己的夢 2
02 澄清誤解:我是否有心理問題? 9
03 心靈空虛:現代人需要直面的問題 15
04 良知的內化:尷尬、內疚與羞恥 21
05 社會形象:錯綜復雜的面子功夫 26
06 鏡像里的你和我:族群間的定型與偏見 32
07 政治心理學:心理學與政治行為有何相關? 36
08 奴隸制度和殖民主義:暴力與壓迫的時代過去了嗎? 41
Part 2 東西方文化的對話與比較 45
01 控制與釋放:禮節、真誠與修養 46
02 相對論與普世論:中西親子關系之異同 51
03 關系網中的“我”:中國社會心理學 57
04 社會定位:中國人的自我認同、身份與正名 63
05 權威與權勢:傳統中國社會的政治機構 67
06 弒父與殺子:權力關系視角下的父子倫理 71
07 哪吒弒父:反抗強權的精神 76
Part 3 性別、性愛與兩性關系 81
01 男尊女卑:中國社會中的兩性關系 82
02 走入禁區:性欲與性愛 88
03 性、愛與婚姻:中西文化下的親密關系 95
04 文化交流的互動:觀音的形象為何在中國被女性化? 100
05 抵制還是開放:色情作品怎樣審查? 107
Part 4 人類的智能:人之何以為人 113
01 人與非人:不能跨越的鴻溝? 114
02 辯證思維:人類思維的頂峰 120
03 高級認知:人類獨有的智能 125
04 記憶歪曲與虛構:法庭目擊證詞不會冤枉好人嗎? 132
Part 5 教育的痛苦與回報 137
01 學有所成:多做功課與成績優秀之和? 138
02 為人師表:差勁與優秀的教師 143
03 聽從與反抗:權威主義下的師生關系 149
04 馴服與反叛:東亞學生真的很聽話嗎? 155
05 平庸與卓越:從應試教育到全人教育 159
Part 6 社會教化:中國孩子如何長大成人 165
01 傳統社教模式:中國父母如何教養孩子 166
02 傳承與變遷:社教模式何去何從? 170
03 父格:為父之道 174
04 壓抑還是鼓勵創造:儒家文化對認知發展的影響 179
05 傳統還是現代:對孝道的爭辯 183
Part 7 提升生活質量的應用心理學 189
01 元認知:增進你知己知彼的能力 190
02 對話行動:實踐于生活中之應變及解決問題 195
03 對話行動療法:灌輸希望和反抗絕望 202
04 創造力:21世紀的財富 208
05 心理治療:心理困擾者之新希望 213
06 要具有中國特色的心理學:“為人民服務” 218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自卑與超越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我與地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