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高與平凡:民國時期大學教師日常生活研究:1912-1937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3476632
- 條形碼:9787533476632 ; 978-7-5334-7663-2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崇高與平凡:民國時期大學教師日常生活研究:1912-1937 本書特色
本書是“教育生活史研究叢書”系列的一本,以1912年—1937年全體大學教師平凡日常生活的全景概覽作為切入點,透視大學教師崇高職業(yè)背景下作為“平凡的生活的人”在特殊時代背景下日常生活所具有的共相與個相,折射其與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全方位的互動圖景等。
崇高與平凡:民國時期大學教師日常生活研究:1912-1937 內容簡介
民國時期是大師輩出的時代。作為當時社會的高知識階層,在鉆研學問、追求
真理的同時他們也得如蕓蕓眾生一樣為生活奔走,一樣過著飲食男女的生活。本書便將他們還原成普通的人,將他們有血有肉、生動鮮活的生活展現在我們面前。
崇高與平凡:民國時期大學教師日常生活研究:1912-1937 目錄
導論
一、“方鴻漸們”的日常生活
二、研究緣起
三、研究價值
四、研究現狀述評
五、研究方法及資料說明
六、概念界定與理論參照
**章 大學教師:一個新群體的崛起
**節(jié) 時局變幻中的大學教師角色
一、生存環(huán)境變遷:從大學堂到大學
二、學者探尋:從教學、研究者到推廣者
第二節(jié) 大學教師的群體概況綜覽
一、大學教師的籍貫、性別、年齡構成
二、大學教師的校際、地區(qū)、院系分布
三、大學教師的家庭背景、教育程度、職稱分布
四、大學教師的專、兼任分布
第三節(jié) 大學教師的聘任活動
一、由松到緊:宏觀層面的聘任規(guī)范
二、各自為政:中觀層面的校別調整
三、授予聘書:微觀層面的聘任活動
第二章 文化生活:高深學問終為伴
**節(jié) 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三樂也
一、教室之內:“黑白生活”拉開帷幕
二、赴外考察:深入實踐的參觀教學
三、擇師運動:正常教學生活的挑戰(zhàn)
第二節(jié) 學術研究:高深學問的追尋
一、依托書籍:相忘于理論之內研究
二、實驗室:動手操作之中求真知
三、調查實證:讀書不實踐,仿佛曇花現
四、學術休假:研究、休假并蒂開
第三節(jié) 社會推廣:致力于改善民智和民力
一、擁抱社會:大學教師社會推廣現場還原
二、多重獲利:大學教師社會推廣的意義
第三章 經濟生活: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
**節(jié) 收入情況:大學教師經濟生活的維系
一、薪酬:各級各類教師所得有異
二、福利:薪酬之外的間接性回報
三、縱橫比較:大學教師收入水平考量
第二節(jié) 索不完的薪餉:艱難時局下的奮力爭取
一、集體行動:索薪正在進行時
二、對于索薪:大家有話說
三、點面關系:索薪不僅是索薪
第三節(jié) “跑街式生活”:第二生存空間的拓展
一、政府和大學對大學教師“跑街”的態(tài)度
二、大學教師“跑街式生活”的群像素描
三、大學教師“跑街式生活”之針砭
第四章 食衣住行:消費生活的基本運轉
**節(jié) 食:張先豆腐馬先湯
一、食在學校:學校提供的飲食服務
二、學校外圍的居家飲食或“下館子”
三、大學教師中的美食家和招牌菜
第二節(jié) 衣:藍布衫故事和馬夾教授
一、大學男教師:中西服飾雜糅
二、大學女教師:旗袍一枝獨秀
第三節(jié) 住:安得廣廈千萬間,教師俱歡顏
一、校內:大學教職員住宅和宿舍
二、校外:租賃住宅呈集聚分布
第四節(jié) 行: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一、黃包車:人力助力下的便捷
二、校車:學校配備的出行工具
三、汽車:便捷和身份的雙重象征
四、火車、輪船、飛機上的長途跋涉
第五章 日常交往: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節(jié) 基于校外空間的私人交往
一、制度—非制度:家庭空間內的交往
二、鴻雁傳書:文字、聲音符號的互動
三、結伴出行:交往和領略美景并行
第二節(jié) 基于學校空間的同事交往
一、共同體:校務會議平臺的工作交往
二、運動、聚餐、俱樂部:健身聯誼兩不誤
三、教員休息室:教學空隙的閑聊、交往
第三節(jié) 學術、精神坐標:與大學生的交往
一、課余交往:解決學生困惑的良方
二、聯誼活動:師生情誼融合的紐帶
三、導師制:學業(yè)、生活交往的平臺
第六章 愛情、婚姻、家庭:叫我如何不想他
**節(jié) 傳統和現代之間的愛情和婚姻
一、遵循傳統,舊式婚姻的守棄
二、愛神眷顧,漸生情愫相結合
三、昔日師生,芙蓉帳里成夫妻
第二節(jié) 近代大學教師的家庭生活
一、大學教師家庭結構的靜態(tài)呈現
二、大學教師家庭生活的動態(tài)圖景
三、與家人共享其樂融融休閑時光
第七章 思考與評價:特點、與社會變遷及啟示
**節(jié) 近代大學教師日常生活的特點
一、大學教師日常生活的一般性
二、大學教師日常生活的特殊性
第二節(jié) 近代大學教師日常生活與社會變遷
一、社會變遷推動大學教師日常生活微適
二、大學教師日常生活引領社會變遷
第三節(jié) 民國時期大學教師日常生活的啟示
一、關注日常生活,明確大學教師“生活人”角色
二、秉持教—研—推,提升文化生活的基線
三、調整薪酬津貼,保障經濟生活良性穩(wěn)健運行
四、肯定主體間性,深化日常交往形式及共同體
五、積極調節(jié)和理解,提升婚姻、家庭生活質量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崇高與平凡:民國時期大學教師日常生活研究:1912-1937 作者簡介
李艷莉,1986年生,山西平定人,教育學博士,山西大學繼續(xù)教育學院講師
主要研究方向為教育史、教育史學理論。先后在《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高等教育研究》《教育學報》《教育研究與實驗》等學術期刊上發(fā)表論文十余篇。曾參與全國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教育部人文社科、國家社科項目多項。參與編寫《中國教育活動通史》等著作數項。現正在主持全國教育科學規(guī)劃教育部重點課題“民國時期大學教師日常生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