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壯族哲學思想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047906
- 條形碼:9787513047906 ; 978-7-5130-4790-6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壯族哲學思想 內容簡介
《壯族哲學思想》是對壯族思想進行初步探究的成果。全書共分為十九章:**章智慧與壯族智慧概述;第二章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理論是開展壯族智慧研究的指南;第三章中原文明與壯族文明;第四章先秦時期壯族智慧孕育與萌芽;第五章秦漢時期壯族智慧的質換;第六章隋唐時期壯族智慧的發展;第七章宋明時期壯族智慧的發展;第八章明末清初壯族《傳揚歌》的智慧思想;第九章清初粵西壯族劉定迪;第十章清至近代壯族地區的一批智慧者;第十一章清代中期英年早逝的壯族智慧者韋天寶;第十二章近現代壯族智慧的“灼然大星”鄭獻甫;第十三章壯族云貴總督岑毓英;第十四章清末壯族詩人黃煥中;第十五章近現代壯族學者韋繡孟;第十六章黃誠沅《性道真詮》;第十七章民主革命時期的壯族人民群眾韋拔群;第十八章壯族英烈陳洪濤的革命人生觀及政治智慧;第十九章壯族開國上將韋國清。
壯族哲學思想 目錄
**節 關于智慧
第二節 任何一個民族都有智慧
第三節 壯族智慧概述
第二章 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理論是開展壯族智慧研究的指南
**節 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理論及其對壯族智慧研究的影響
第二節 認知壯族
第三節 壯族先民認同漢文化智慧思維不斷提升
第三章 中原文明與壯族文明
**節 文明的含義及中國文明的形成
第二節 古國、方國理論是探討壯族文明起源的一種重要理論
第三節 古國、方國階段的壯族文明
第四章 先秦時期壯族智慧孕育與萌芽
**節 原始宗教智慧
第二節 圖騰崇拜智慧
第三節 先秦時期壯族“三界說”的元哲學思想
第五章 秦漢時期壯族智慧的質換
**節 壯族智慧的質換與壯族先民地區知識分子的成長
第二節 壯族智慧思維的質換深受漢文化的影響
第六章 隋唐時期壯族智慧的發展
**節 隋代冼夫人的倫理思想與維護統一、反對分裂的智慧
第二節 唐代壯區*具智慧的兩塊石刻碑《大宅頌》和《智城碑》
第七章 宋明時期壯族智慧的發展
**節 儂智高是壯族地區智慧高超的農民首領
第二節 瓦氏夫人是明代壯族智慧高超的巾幗英雄
第八章 明末清初壯族《傳揚歌》的智慧思想
**節 《傳揚歌》產生的背景及年代
第二節 《傳揚歌》的智慧思維
第九章 清初粵西壯族劉定追
**節 生平簡況
第二節 《三難通解訓言》及《秀峰書院學規》
第三節 哲學理念和人生理想
第十章 清至近代壯族地區的一批智慧者
**節 清至近代壯族智慧者張鵬展
第二節 藍景章 的《地理辯序》及其智慧
第十一章 清代中期英年早逝的壯族智慧者韋天寶
**節 生平簡況
第二節 《士先器識論》全文
第三節 豐富的智慧思維
第十二章 近現代壯族智慧的“灼然大星”鄭獻甫
**節 生平簡況
第二節 經學思想
第三節 教育思想
第四節 政治智慧
第五節 哲學思想
第十三章 壯族云貴總督岑毓英
**節 生平簡況
第二節 愛國智慧
第三節 清政親民與整頓吏治的治理智慧
第四節 重視地方教育與培養人才的智慧
第十四章 清末壯族詩人黃煥中
**節 生平簡況
第二節 同情人民疾苦,控訴封建地主殘忍的民本思想
第三節 揭露社會黑暗與列強人侵的憂患意識
第四節 加入黑旗軍,積極參加中越人民抗法斗爭的智慧
第五節 隨同劉永福鎮守臺灣,誓與日本侵略者斗爭到底的智慧
第十五章 近現代壯族學者韋繡孟
**節 生平簡況
第二節 尊孔崇儒意識
第三節 反對清廷乞和投降、喪權辱國的愛國思想
第四節 趕走帝國主義與實現“宇宙大同”的智慧
第十六章 黃誠沅《性道真詮》
**節 生平簡況
第二節 豐富的智慧思維
第十七章 民主革命時期的壯族人民群眾領袖韋拔群
**節 生平簡況
第二節 一位堅強的共產主義者和人民群眾領袖
第三節 革命人生觀
第四節 民族平等觀
第五節 哲學思想
第六節 軍事智慧
第十八章 壯族英烈陳洪濤的革命人生觀及政治智慧
**節 生平簡況
第二節 從一個青年學生轉變為堅定的共產主義者
第三節 “黨的活動經費,一個銅板也不能亂用”的革命人生觀
第四節 堅信“共產黨領導的革命一定成功”的政治智慧
第十九章 壯族開國上將韋國清
**節 生平簡況
第二節 認真看書學習,鍛煉理論思維能力
第三節 在淮海戰役中堅持實事求是原則
第四節 軍事智慧
第五節 關于處理民族關系的智慧
第六節 治理廣西的管理智慧
第七節 絮矩慎獨清正廉潔
第八節 “實事求是”是部隊政治工作的優良傳統
后記
壯族哲學思想 作者簡介
韋玖靈,筆名寒冬、巍嶺,廣西東蘭人,1950年10月18日出生。廣西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1976年1月畢業于廣西大學中文系,留校任教,并參與《辭源》修訂。曾主持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歷史上壯漢民族融合與同化現象研究”,并完成專著《壯漢民族融合論——歷史上壯漢民族融合與同化現象研究》,主持廣西哲學社會科學“十五”規劃研究基金項目“民族地區政治文明與政府形象研究”,并完成專著《民族關系與地方治理》和廣西哲學社社會科學重大招標課題“廣西不同區域城鎮化產業經濟支撐研究”以及廣西大學項目“儒學南傳與壯族思想發展”和“行政組織理論”,自選項目“睿智聰慧——繼承和堅持實事求是是韋國清智慧的核心”。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2項。給本科生主講“行政管理學”“民族社會學”“行政組織理論”“現代管理學”“行政決策學”和“壯族思想史”等課程,為碩士研究生講授“公共組織理論研究”“民族關系與地方治理研究”“中外公共行政比較研究”和“中國行政改革與發展專題研究”等課程。著作9本,論文70余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推拿
- >
史學評論
- >
回憶愛瑪儂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月亮虎
- >
唐代進士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