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國富論 內容簡介
《國富論》作者有強大的能力。能對他所收集到的所有材料進行篩選,又有強大的綜合能力,能按照新的和引人注目的方式將其重新組合起來。他對當時的學術領域的各種思想是極為敏感的,像后來的馬克思一樣,不是一個關在自己房子里的與世隔絕的學者,而是仿佛全身裝著天線的超人,能收到并吸取其所有能接觸到的一切信息。他在封建歐洲解體之末、近代世界開始之時寫作,在這個世界中,封建制度仍以既得利益集團經常表現的頑固性在堅持,他正是為反對這種利益集團而寫作的,結果是,他的書不只是為圖書館館藏而寫的,而是對經濟理論和國家政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從而形成了我們今天身處其中的整個生活環境。
國富論 目錄
**篇
論勞動生產力進步的原因,兼論勞動產品在不同階級
人民之間自然分配的順序
**章論勞動分工
第二章論造成分工的原由
第三章論分工受市場范圍的限制
第四章論貨幣的起源和作用
第五章論商品的真實價格與名義價格,即用勞動表示的商品價格與用貨幣表示的商品價格
第六章論商品價格的組成部分
第七章論商品的自然價格和市場價格
第八章論勞動工資
第九章論資本利潤
第十章論工資與利潤隨勞動與資本用途的不同而不同
**節起因于用途本身的性質的不平等
第二節起因于歐洲政策的不平等
第十一章論地租
**節論總能提供地租的土地生產物
第二節論有時提供有時不提供地租的土地生產物
第三節論總能提供地租的生產物與有時提供有時不提供地租的生產物二者價值比例的變動
順便談談前4世紀白銀價值的變動
金銀價值比例的變動
懷疑白銀價值仍在繼續跌落的根據
社會進步對三種天然產物的不同影響
關于白銀價值變動的結論
改良的進展對于制造品真實價格的影響
本章結論
第二篇
論資財的性質、積累和用途
引言
**章論資財的劃分
第二章論作為社會總資財一個特殊部門的貨幣,或論維持國民資本的支出
第三章論資本積累,或論生產性勞動與非生產性勞動
第四章論貸出取息的資財
第五章論資本的各種用途
第三篇
論不同國家財富的不同發展
**章論財富的自然發展
第二章論羅馬帝國崩潰后農業在歐洲舊狀態下所受的阻礙
第三章論羅馬帝國崩潰后城市的興起及其進步
第四章論城市商業對農村改良的貢獻
第四篇
論政治經濟學體系
引言
**章論商業主義或重商主義的原理
第二章論限制進口國內能生產的商品
第三章論對來自貿易差額被認為于我不利的國家的各種商品進口實施特殊限制
**節論即便根據重商主義原則,這種限制也不合理
順便談談儲金銀行,尤其是阿姆斯特丹的儲金銀行
第二節論即便根據其他原則,這種特殊限制也不合理
第四章論退稅
第五章論獎金
關于谷物貿易和谷物法令的離題論述
第六章論通商條約
第七章論殖民地
**節論建立新殖民地的動機
第二節論新殖民地繁榮的原因
第三節論發現美洲和發現經由好望角到東印度的航道給歐洲帶來的利益
第八章關于重商主義的結論
第九章論重農主義,或論把土地產物看做是各國收入或財富的唯一來源或主要來源的各種政治經濟學體系
第五篇
論君主或國家的收入
**章論君主或國家的開支
**節論國防開支
第二節論司法開支
第三節論公共工程和公共機構的開支
**項便利社會商業的公共工程和公共機構
第二項論青少年教育機構的開支
第三項論對所有年齡層次的人進行教育的機構的開支
第四節論維護君主尊嚴的開支
本章結論
第二章論一般收入或公共收入的來源
**節專屬于君主或國家的資金或收入來源
第二節論賦稅
**項租金稅、土地地租稅
第二項利潤稅或資本收入稅
第三項勞動工資稅
第四項打算不加區分地施加在各種不同收入上的稅
第三章論公債
國富論 節選
從整體看來,上述那樣的不平等對社會大眾也許是利多害少。公職教師的地位雖不免因此稍稍降低,但是文科教育的低廉肯定是一種好處,大大抵消了這種微不足道的不方便。如果在歐洲的大部分地區,進行教育的學校和大學的組織比現今更為合理,公眾獲得的好處就可能更大。 第三,歐洲政策妨礙勞動和資本的自由活動,使它不能由一職業移轉到其他職業、由一地方移轉到其他地方,從而使勞動和資本不同用途的總體利害有時候出現非常不便的不平等。 學徒法令妨礙勞動的自由活動,甚至使勞動在同一地方不能由一職業轉到其他職業;同業公會的壟斷特權妨礙勞動的自由活動,甚至使勞動在同一職業不能由一地方轉到其他地方。 常常發生這樣的事情:當一種制造業給予工人以高工資時,其他制造業的工人仍然不得不甘心接受*低的生活費。前者處于進步的狀態,因而不斷要求增加新手;而后者則處于衰落狀態,人手過多的情況仍在不斷加劇。這兩種制造業可能有時在同一城市同一地區,卻不能彼此有幫助。在這些情況下學徒法規和同業公會特權均起阻礙作用。然而,在許多不同的制造業中操作十分相似,如果沒有這些荒謬的法律,工人們是很容易相互改變行業的。例如,織素麻布和織素絲綢的技術幾乎完全相同。織素呢絨的技術有不同但差別不大,一個麻織工或絲織工可以在幾天之內勉強學會制呢絨的技術。因此,如果這三種都市制造業中有任何一種正在衰落,工人們就可以在其他兩種比較興旺的制造業中找到工作,工人的工資在興旺的制造業中不會升得太高,在衰落的制造業中也不會降得太低。麻織業在英格蘭由于一項特殊的法律是對任何人開放的;但是由于它在全國大部分地區沒有得到發展,它對其他處于衰落狀態的制造業的工人也不能提供一般的出路。這些工人在學徒制法規起作用的地方,除了請求教區救濟或充當普通勞工以外別無選擇。不過,按照他們的習慣,他們更適合于在與他們自己行業類似的任何一種制造業中工作而非當普通勞工,所以,他們一般選擇向教區求助。 妨害勞動者自由流動的東西也同樣妨害資本的自由流動。因為一種行業上所能使用的資本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這行業所能使用的勞動量。不過,同業公會法規妨礙資本由一地移到另一地的自由流動,在程度上小于它妨礙勞動的自由流動。不論何處,富裕商人要在自治城市中獲得經商的特權比貧窮技工在自由城市中獲得勞動的特權容易得多。 我相信,同業公會法規妨礙勞動的自由移動是歐洲各地共有的現象;而據我所知,濟貧法妨礙勞動的自由移動卻是英格蘭的特有現象。自濟貧法實施以來,貧民除了在所屬的教區內,就不易取得居住權或工作的機會。同業公會法規所妨害的只是技工和制造工人勞動的自由移動,獲得居住權的困難卻甚至妨害一般勞動的自由移動。英格蘭的政治之亂恐怕以此為甚,值得對它的產生、發展和現狀略加敘述。 英格蘭貧民一向是靠修道院施舍,修道院破毀的結果就是貧民得不到這種施舍。后來,雖幾經設法救濟也均無效果。伊麗莎白女王三十四年頒布第二號法令,規定各教區有救濟其所屬貧民的義務,每年應指定窮人監管人,他應會同教會執事征收足以供應此種用途的教區捐稅。 ……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史學評論
- >
二體千字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