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中外文學交流史:中國-中東歐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884940
- 條形碼:9787532884940 ; 978-7-5328-8494-0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外文學交流史:中國-中東歐卷 本書特色
中國文學是中國文化的主要分支,也是中國文化在世界各地沿傳播揚的載體,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從歷史上看,中國文學在遠古時候就開始向域外傳播,影響至深且巨。而中國文學的發展也是與中外文化和文學交流密切相關。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內外學術界對中外文學交流史給予越來越多的關注,面對中外文化與文學交流日益頻繁的今天,根據歷史發展的趨勢來全面系統地考察中國與各國家、地區的文學關系、得鑒古知今之益,成為當前學術界的一件重要工程。叢書立足于世界文學與世界文化的宏觀視野,展現中外文學與文化的雙向多層次交流的歷程,在跨文化對話、全球一體化與文化多元化發展的背景中,把握中外文學相互碰撞與交融的精神實質:(1)外國作家如何接受中國文學,中國文學如何對外國作家產生沖擊與影響?具體涉及到外國作家對中國文學的收納與評說,外國作家中的中國形象及其誤讀、誤釋,中國文學在外國的流布與影響,外國作家筆下的中國題材與異國情調等等。(2)與此相對的是,中國作家如何接受外國文學,對中國作家接納外來影響時的重整和創造,進行雙向的考察和審視。(3)在不同文化語境中,展示出中外文學家在相關的思想命題所進行的同步思考及其所作的不同觀照,可以結合中外作品參照考析、互識、互證、互補,從而在深層次上探討出中外文學的各自特質。(4)從外國作家作品在中國文化語境(尤其是20世紀)中的傳播與接受著,試圖勾勒出中國讀者(包括評論家)中的外國形象,探析中國讀者借鑒外國文學時,在多大程度上、何種層面上受制于本土文化的制約,及其外國文學在中國文化范式中的改塑和重整。叢書將全面釐清我國文學與世界各主要文學系統之間的生動而豐富的交流關系,全面展示中華文化所具有的世界歷史性意義。
中外文學交流史:中國-中東歐卷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為十三章, 主要內容包括: 古代華夏民族與中東歐民族的*初接觸和相互認知 ; 明清之際中國與中東歐地區交流的地理知識、人物業績和文化影響 ; 晚清中國關于中東歐民族的認識及文獻記載等。
中外文學交流史:中國-中東歐卷 目錄
中外文學交流史:中國-中東歐卷 作者簡介
主編錢林森:中國比較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文化書院跨文化研究院副院長,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國際雙語論叢《跨文化對話》執行主編,長期從事中法文學與文化交流的研究工作,出版有《中國文學在法國》、《法國作家與中國》、《法國作家與中國文化》等個人學術專著。曾主編或參編《外國作家與中國文化叢書》(10卷)、《中國文學在國外叢書》(10卷)等。李明濱(俄羅斯卷)北京大學教授。趙振江(西班牙卷)北京大學教授。張西平(意大利卷)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馬西(意大利卷)羅馬大學孔子學院院長,著名漢學家。周寧(美國卷)廈門大學教授。衛茂平(德國卷)上海外國語大學教授。郅溥浩(阿拉伯卷)中國社科院外國文學所研究員。韓振乾(朝韓卷)
北京大學教授。梁麗芳(加拿大卷)加拿大阿爾伯達大學東亞系教授。郁龍余(印度卷)深圳大學教授。等等。
- >
朝聞道
- >
莉莉和章魚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唐代進士錄
- >
月亮虎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