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教育自由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175637
- 條形碼:9787516175637 ; 978-7-5161-7563-7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論教育自由 本書特色
作為一種理念的教育自由,它是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是與人的自由、權利等理念相伴而生的。在從古代的自由到現代的自由的歷史轉變中,教育自由*終實現了消*自由與積*自由的統一,教育權力與教育權利的統一,并遵循個人主義、權利至上、平等、民主、寬容、限度等基本原則。就教育中人的自由而言,它至少包括學生的教育自由和教師的教育自由。《論教育自由》一書,作者常淑芳試圖揭示個人的實質自由和組織的形式自由之間的關系,認為,唯有通過合理的制度安排才能*終促成教育的變革,個人的自由才能真正得到實現。
論教育自由 內容簡介
作為一種理念的教育自由,它是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是與人的自由、權利等理念相伴而生的。在從古代的自由到現代的自由的歷史轉變中,教育自由*終實現了消極自由與積極自由的統一,教育權力與教育權利的統一,并遵循個人主義、權利至上、平等、民主、寬容、限度等基本原則。就教育中人的自由而言,它至少包括學生的教育自由和教師的教育自由。《論教育自由》一書,作者試圖揭示個人的實質自由和組織的形式自由之間的關系,認為,唯有通過合理的制度安排才能*終促成教育的變革,個人的自由才能真正得到實現。
論教育自由 目錄
目錄序
緒論 自由在教育中的失落一 研究緣起二 當前研究的現狀(一)國外的研究(二) 國內的研究(三)反思與展望序
緒論 自由在教育中的失落一 研究緣起二 當前研究的現狀(一)國外的研究(二) 國內的研究(三)反思與展望三 研究內容四 研究方法及思路(一)研究方法(二)研究思路
**章 教育自由的概念分析一 何謂“自由”(一)對自由的詞源學考察(二)對自由的一般認識(三)不同形式的自由二 自由與教育的關系三 何謂“教育自由”(一)作為概念的“教育自由”(二)誰之自由(三)何種自由四 相關概念辨析(一) 自由教育與教育自由(二)教育民主與教育自由(三)教育平等與教育自由
第二章 教育自由的哲學基礎一 自由的歷史探源(一)現代自由的古代淵源(二)近代自由理念的形成(三)啟蒙運動時期自由理念的發展二 功利主義與教育自由(一)功利主義的自由觀(二)功利主義的教育自由觀三 自由平等主義與教育自由(一) 自由平等主義的自由觀(二) 自由平等主義的教育自由觀四 自由至上主義與教育自由(一) 自由至上主義的自由觀(二) 自由至上主義的教育自由
第三章 教育自由的價值取向及其基本原則一 教育自由的價值取向:在權力與權利之間(一)教育的國家化與市場化之爭(二) 教育自由: 教育權利與教育權力的統二 教育自由的一般原則(一)個人主義原則(二)權利至上原則(三)平等原則(四)寬容原則(五)限制原則
第四章 學生的教育自由一 學生教育自由的歷史探源(一)西方學生教育自由的歷史(二)我國學生教育自由的歷史二 學生教育自由的正當性(一)學生:教育自由的主體之一(二)學生教育自由:教育倫理的基本要求三 學生的基本教育自由及其價值(一)學生的基本教育自由之構成(二)學生的基本教育自由之價值四 學生教育自由的限度(一)劃定學生教育自由限度的依據(二) 學生教育自由限度的原則五 教師權威與學生教育自由(一)何謂教師權威(二)教師權威與學生教育自由的關系(三)教師權威的合理性前提
第五章 教師的教育自由一 教師教育自由的歷史探源(一)西方教師教育自由的歷史(二)我國教師教育自由的歷史二 教師的基本教育自由(一)確定教師基本教育自由的依據(二)教師基本的教育自由之構成三 教師教育自由的價值(一)有助于實現教師的專業自主權(二)有助于發現真理(三)有助于民主政治的發展四 教師教育自由的限度(一)不損害學校秩序(二)不損害學生的自由(三)不損害其他教師的自由(四)不損害公共利益
第六章 教育自由的制度保障一 制度與教育制度(一)制度及其功能(二)教育制度二 教育制度:實現教育自由的關鍵環節(一)教育自由實現路徑的考察(二)教育制度的優先性三 教育制度如何保障教育自由的有效實現(一)教育制度如何實現教育自由(二)什么樣的教育制度才能保障教育自由的有效實現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收起全部>>
展開全部
論教育自由 作者簡介
常淑芳,1985年11月生,河南許昌人。2001年畢業于河南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育系,獲學士學位;2008年畢業于廣州大學教育學院,獲碩士學位;2012年畢業于華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獲博士學位。現為廣州大學教育學院教師。主要研究方向與興趣為教育基本理論、公民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