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2016-中國債券市場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101998
- 條形碼:9787520101998 ; 978-7-5201-0199-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2016-中國債券市場 本書特色
本書內容包括2016年全球與國內宏觀背景,中國宏觀金融,國際*市場與資本流動,復雜利率環境,信用與貨幣、利率、匯率、商品的動態關系,貨幣市場發展,中國*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市場結構,*收益率曲線,*衍生品市場,政府*市場,*市場監管政策動態,*市場對外開放,中國信用*違約分析,降杠桿中的債轉股,等等,多方位對中國*市場進行全面、系統總結,并提出針對性的建議。
2016-中國債券市場 內容簡介
本書是由國家金融與發展試驗室撰寫的中國*市場的系列報告的第二部,報告內容包括2016年全球與國內宏觀背景,中國宏觀金融,國際*市場與資本流動,復雜利率環境,信用與貨幣、利率、匯率、商品的動態關系,貨幣市場發展,中國*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市場結構,*收益率曲線,*衍生品市場,政府*市場,*市場監管政策動態,*市場對外開放,中國信用*違約分析,降杠桿中的債轉股,等等,多方位對中國*市場進行全面、系統總結,為國家政府相關部門改革和完善中國*市場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為國內外的各類投資者、*研究者提供專業參考。
2016-中國債券市場 目錄
第1章 宏觀經濟分析/001
1.1 2016年經濟運行主要特征/001
1.2 2017年需要關注的問題/008
1.3 2017年預測/015
1.4 對策建議/017
第2章 宏觀金融運行/020
2.1 實體經濟背景/020
2.2 2016年中國貨幣政策與金融運行態勢/024
2.3 2016年的中國貨幣政策操作/040
2.4 2017年展望/046
第3章 國際債券市場與跨國資本流動/050
3.1 全球債券市場發展情況/050
3.2 中國在國際債券市場的債券發行情況/059
3.3 離岸人民幣債券市場/060
3.4 國際外匯市場形勢/063
3.5 人民幣外匯市場/069
3.6 跨境資本流動/073
第4章 復雜利率環境/079
4.1 全球貨幣政策分化加劇利率環境的復雜性/079
4.2 為何美國未實施負利率?/081
4.3 負利率的機制與影響:若干爭議/083
4.4 負利率在歐洲的實踐/085
4.5 日本:糾正負利率/090
4.6 負利率的兩難困境/091
4.7 中國利率環境:現實與挑戰/092
第5章 信用利差與貨幣、利率、匯率、商品的動態關系/099
5.1 前言/099
5.2 我國信用利差運行特征/100
5.3 信用(利差)與宏觀經濟變動關系分析/105
5.4 信用利差與宏觀經濟動態關系實證分析/114
5.5 結語/118
第二篇 市場發展
第6章 貨幣市場發展/119
6.1 貨幣市場概況/119
6.2 貨幣市場主要子市場發展動態/124
6.3 貨幣市場利率動態/137
6.4 貨幣市場發展展望/142
附錄1:國內市場交易機制的不斷完善/142
附錄2:美國貨幣市場基金規則改變的影響/148
第7章 債券一級市場/156
7.1 債券發行市場總體狀況/156
7.2 政府債券/169
7.3 金融機構債券/175
7.4 非金融企業債券/187
7.5 資產支持證券/214
第8章 債券二級市場/223
8.1 債券交易總量及市場分布/223
8.2 債券市場流動性/229
8.3 二級市場走勢及其特征/234
第9章 債券市場的結構/242
9.1 存量規模和結構總覽/242
9.2 債券市場存量的品種結構/245
9.3 投資者數量分布和持倉結構/249
第10章 債券收益率曲線/270
10.1 債券市場收益率波動的總特征/270
10.2 債券收益率的期限結構和風險溢價/279
10.3 去杠桿政策操作對債券收益率的影響/284
10.4 投資者持倉變化對收益率曲線的影響/288
10.5 信用事件擾動債券市場/296
10.6 杠桿交易對收益率曲線的傳導/302
10.7 債券收益率曲線的國際比較/303
第11章 債券衍生品市場/312
11.1 利率衍生品交易概況/312
11.2 利率互換/313
11.3 國債期貨/318
11.4 信用風險緩釋工具/323
第12章 政府債券市場/330
12.1 國債市場/330
12.2 地方政府債券市場/336
12.3 城投債市場/352
第13章 債券市場監管政策/367
13.1 完善債券市場制度建設/367
13.2 金融審慎監管促進去杠桿/372
13.3 其他監管政策/380
第14章 中國債券市場對外開放/383
14.1 中國債券市場對外開放的政策/383
14.2 中國債券市場對外開放實踐/384
14.3 中國債券市場對外開放展望/391
第三篇 專題
第15章 中國信用債券違約分析/401
15.1 企業債券違約現狀/401
15.2 債券違約的原因/409
15.3 債券違約的影響/410
15.4 違約后的兌付模式/412
15.5 完善債券市場投資者保護機制/418
第16章 信用違約互換:理論、實踐及未來發展
——基于發達經濟體實踐的探討/428
16.1 原理及推出背景/428
16.2 市場定價/432
16.3 數學定價模型/434
16.4 信用違約互換的中央清算/436
16.5 信用違約互換的運用及其他信用衍生產品/439
16.6 未來展望/444
第17章 降杠桿戰略中的債轉股/445
17.1 債轉股:歷史經驗、實施背景/445
17.2 新一輪債轉股的基本背景/449
17.3 中國新一輪債轉股政策解讀/451
17.4 需進一步探討的問題/456
2016-中國債券市場 作者簡介
李揚,男,漢族,1951年9月出生,安徽懷遠人。研究員,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經濟學部主任、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1968年11月至1970年12月,安徽淮南唐山鄉插隊;1970年12月至1978年2月,安徽淮南建筑安裝總公司工人;1978年2月至1981年12月,安徽大學經濟系學生;1981年12月至1984年12月,復旦大學(安徽大學委培)碩士研究生;1984年12月至1986年10月,安徽大學經濟系教師;1986年10月至1989年7月,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系博士研究生;1989年7月至1991年6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財貿經濟研究所研究人員;1991年6月至1994年3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財貿經濟研究所財貿金融室副主任(其間,1991年8月評為副研究員);1994年3月至1995年2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財貿經濟研究所財貿金融室主任;1995年2月至1998年9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財貿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其間,1995年8月評為研究員);1998年9月至1999年3月,赴美訪問學者;1999年3月至2003年2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財貿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其間,2000年1月換屆選舉為黨委副書記);2003年2月至2008年9月,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所長、臨時黨委書記(其間,2003年11月選舉為黨委書記);2008年9月至2009年7月,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所長;2009年7月至2015年5月,中國社會科學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兼金融研究所所長。2011年被評為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主要研究領域為貨幣理論與政策、國際金融、宏觀經濟、資本市場、財政理論與政策等。已出版專著、譯著20余部,發表論文400余篇,主編大型金融工具書多部。主持國際合作、國家及部委以上研究項目40余項。1992年,獲“*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1993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7年,被選為人事部等國家七部委首批“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層次人選。2002年,被科技部授予“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稱號。1990年以來,多次獲得“孫冶方經濟科學獎”著作獎和論文獎,多次獲得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成果獎。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山海經
- >
煙與鏡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月亮虎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