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臺灣詩鐘社團及相關組織考略1865--2014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167879
- 條形碼:9787010167879 ; 978-7-01-016787-9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臺灣詩鐘社團及相關組織考略1865--2014 本書特色
清代同治年間詩鐘傳入臺灣,隨即得到臺灣文士的熱情歡迎;日據時期,臺灣詩鐘由傳統的以“游戲”為能事,轉變到以“載道”為己任,肩負起反抗異族統治、傳承中華文化的歷史重任;光復之初,一大批大陸鐘手尤其是閩地鐘手相繼渡臺,臺灣鐘壇形成大陸鐘手與臺灣鐘手合流的局面,從而把臺灣詩鐘的發展推到了頂點和*致。黃乃江編*的《臺灣詩鐘社團及相關組織考略(1865-2014)》通過鉤沉輯佚,蒐羅考證出清代同治年間以來臺灣創立的詩鐘社團186個,社際性、區域性、全臺性詩鐘聯吟組織39個以及私人詩鐘吟會、“泛詩鐘社團”若干,以豐富翔實的史料再現了臺灣詩鐘150年的發展歷史及臺灣古典詩社的三次發展高潮。臺灣詩鐘歷經一個半世紀的發展,它一方面折射出近現代以來臺灣社會滄桑巨變的曲折歷史過程,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臺灣鐘手對詩鐘創作藝術的努力探索和不懈追求,有較高的學術參考價值。
臺灣詩鐘社團及相關組織考略1865--2014 內容簡介
清代同治年間詩鐘傳入臺灣,隨即得到臺灣文士的熱情歡迎;日據時期,臺灣詩鐘由傳統的以“游戲”為能事,轉變到以“載道”為己任,肩負起反抗異族統治、傳承中華文化的歷史重任;光復之初,一大批大陸鐘手尤其是閩地鐘手相繼渡臺,臺灣鐘壇形成大陸鐘手與臺灣鐘手合流的局面,從而把臺灣詩鐘的發展推到了頂點和極致。本書通過鉤沉輯佚,蒐羅考證出清代同治年間以來臺灣創立的詩鐘社團186個,社際性、區域性、全臺性詩鐘聯吟組織39個以及私人詩鐘吟會、“泛詩鐘社團”若干,以豐富翔實的史料再現了臺灣詩鐘150年的發展歷史及臺灣古典詩社的三次發展高潮。臺灣詩鐘歷經一個半世紀的發展,它一方面折射出近現代以來臺灣社會滄桑巨變的曲折歷史過程,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臺灣鐘手對詩鐘創作藝術的努力探索和不懈追求,有較高的學術參考價值。
- >
隨園食單
- >
姑媽的寶刀
- >
回憶愛瑪儂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煙與鏡
- >
月亮虎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