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zhàn)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jīng)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跨文化對話-第36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26137
- 條形碼:9787100126137 ; 978-7-100-12613-7
- 裝幀:暫無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跨文化對話-第36輯 本書特色
《跨文化對話》1998年創(chuàng)刊。中法合作,法方合作單位為法國人類進步基金會,中方創(chuàng)辦單位為樂黛云先生主持的北京大學跨文化研究中心,每年2輯。 《跨文化對話》(第36輯)主要討論跨文化方法論研究的一些基本問題。包括卷首語、跨文化對話方法論探索、專論、對話與訪談、從印刷媒體到數(shù)碼媒體的轉型、作為方法論的僑易學、比較詩學專欄、紀念羅蘭·巴特百年誕辰、文化隨筆、說東道西、要籍時評、新書快遞和信息窗等13部分,30余篇文章。涉及哲學、文化學、詩學、文藝理論、電影文學、比較文學、數(shù)字傳媒、語言學等諸多領域。文章作者來自法、美、德、意、瑞典、中國等各地。作譯者有學界大咖,也有相關專業(yè)的研究生。
跨文化對話-第36輯 內(nèi)容簡介
《跨文化對話》1998年創(chuàng)刊。中法合作,法方合作單位為法國人類進步基金會,中方創(chuàng)辦單位為樂黛云先生主持的北京大學跨文化研究中心,每年2輯。 《跨文化對話》(第36輯)主要討論跨文化方法論研究的一些基本問題。包括卷首語、跨文化對話方法論探索、專論、對話與訪談、從印刷媒體到數(shù)碼媒體的轉型、作為方法論的僑易學、比較詩學專欄、紀念羅蘭·巴特百年誕辰、文化隨筆、說東道西、要籍時評、新書快遞和信息窗等13部分,30余篇文章。涉及哲學、文化學、詩學、文藝理論、電影文學、比較文學、數(shù)字傳媒、語言學等諸多領域。文章作者來自法、美、德、意、瑞典、中國等各地。作譯者有學界大咖,也有相關專業(yè)的研究生。
跨文化對話-第36輯 目錄
跨文化對話-第36輯 作者簡介
樂黛云(1931- ),北京大學中文系現(xiàn)代文學與比較文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現(xiàn)任北京大學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外國語大學專聘教授,中、法合辦《跨文化對話》集刊主編。著有《比較文學原理》《比較文學與中國現(xiàn)代文學》《中國知識分子的形與神》《跨文化之橋》《跟蹤比較文學學科的復興之路》《涅槃與再生――在多元重構中復興》《跨文化方法論初探》《中國小說中的知識分子》(英文版)、《比較文學與中國――樂黛云海外講演錄》(英文版)。主編《中學西漸專題》8卷、《跨文化溝通個案叢書》14卷、《跨文化對話》集刊34卷。
- >
莉莉和章魚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自卑與超越
- >
二體千字文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山海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