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緒論 1.1 無機化學的定義與內涵 1.2 無機化學的發展狀況 1.2.1無機化學的發展回顧 1.2.2無機化學的發展趨勢與研究特點 1.2.3無機化學的未來展望 第2章 氣體、溶液和固體 2.1 氣體 2.1.1理想氣體的狀態方程 2.1.2實際氣體的狀態方程 2.1.3混合氣體的分壓定律 2.1.4氣體擴散定律 2.2 溶液 2.2.1溶液濃度表示法 2.2.2飽和蒸氣壓 2.2.3非電解質稀溶液的依數性 2.3 固體 2.3.1固體的分類及特性 2.3.2晶體的外形和七大晶系 2.3.3晶體的內部結構 習題 第3章 化學熱力學初步 3.1 熱力學常用術語 3.1.1體系和環境 3.1.2狀態和狀態函數 3.1.3過程和途徑 3.1.4體積功 3.1.5熱力學能 3.1.6相 3.2 熱力學**定律 3.2.1熱力學**定律內容 3.2.2功和熱 3.3 熱化學 3.3.1 化學反應的熱效應 3.3.2熱化學方程式的寫法 3.3.3蓋斯定律 3.3.4生成熱 3.3.5燃燒熱 3.4 化學反應的方向 3.4.1反應的自發性 3.4.2焓和自發變化 3.4.3熵的初步概念 3.4.4吉布斯自由能 習題 第4章 化學動力學基礎 4.1 化學反應速率的定義 4.1.1平均速率 4.1.2瞬時速率 4.2 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4.2.1速率方程 4.2.2反應分子數和反應級數 4.2.3速率常數 4.2.4反應機理 4.3 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4.3.1 Arrhenius方程式 4.3.2 Arrhenius方程式的應用 4.4 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4.4.1催化劑和催化作用 4.4.2催化劑的特點 習題 第5章 化學平衡 5.1 化學平衡概述 5.2 平衡常數 5.2.1實驗平衡常數 5.2.2標準平衡常數 5.2.3書寫平衡常數表達式的注意事項 5.3 標準平衡常數的計算 5.3.1多重平衡規則 5.3.2標準平衡常數K與ΔrGm的關系 5.4 標準平衡常數的應用 5.4.1平衡常數與平衡轉化率 5.4.2平衡常數與化學反應的方向 5.4.3計算平衡的組成 5.5 化學平衡移動 5.5.1濃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5.5.2壓力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5.5.3溫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習題 第6章 酸堿電離平衡 6.1 酸堿理論 6.1.1酸堿電離理論 6.1.2酸堿質子理論 6.1.3酸堿電子理論 6.2 溶液的酸堿性 6.2.1水的電離 6.2.2溶液的酸堿性與pH 6.2.3酸堿指示劑 6.3 弱酸和弱堿的電離平衡 6.3.1一元弱酸、弱堿的電離平衡 6.3.2多元弱酸、弱堿的電離平衡 6.3.3影響電離平衡的因素 6.4 同離子效應緩沖溶液 6.4.1同離子效應 6.4.2緩沖溶液 6.5 鹽類水解 6.5.1弱酸強堿鹽 6.5.2強酸弱堿鹽 6.5.3弱酸弱堿鹽 6.5.4強酸強堿鹽 6.5.5水解平衡移動 習題 第7章 沉淀溶解平衡 7.1溶度積常數 7.1.1沉淀溶解平衡的實現 7.1.2溶度積原理 7.1.3鹽效應對溶解度的影響 7.1.4溶度積與溶解度的關系 7.1.5同離子效應對溶解度的影響 7.2 沉淀生成的計算與應用 7.3 沉淀的溶解和轉化 7.3.1沉淀在酸中的溶解 7.3.2沉淀的轉化 習題 第8章 氧化還原反應 8.1 氧化還原反應基本概念 8.1.1化合價和氧化數 8.1.2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配平 8.2 原電池 8.2.1原電池概述 8.2.2鹽橋 8.2.3電池符號 8.3 電極電勢和電池電動勢 8.3.1電極電勢 8.3.2原電池的電動勢 8.3.3標準氫電極 8.4 電池反應的熱力學 8.4.1電動勢E和電池反應的ΔrGm的關系 8.4.2 E和電池反應的K的關系 8.4.3 E和E的關系——能斯特方程 8.5 影響電極電勢的因素 8.5.1酸度對電極電勢的影響 8.5.2沉淀和配位對電極電勢的影響 8.6 電勢圖和電動勢的應用 8.6.1元素電勢圖 8.6.2電勢pH圖 8.6.3電動勢的應用 習題 第9章 原子結構與元素周期律 9.1 氫原子結構 9.1.1核外電子的特征 9.1.2核外電子的運動狀態 9.2 多電子原子結構 9.2.1多電子原子的能級 9.2.2核外電子排布 9.3 元素周期表 9.3.1元素的周期 9.3.2元素的族 9.3.3元素的分區 9.4 元素基本性質的周期性變化規律 9.4.1原子半徑 9.4.2電離能 9.4.3電子親和能 9.4.4電負性 習題 第10章 分子結構 10.1 價鍵理論 10.1.1共價鍵的形成與本質 10.1.2價鍵理論的基本要點 10.1.3共價鍵的類型 10.2 雜化軌道理論 10.2.1雜化軌道的概念 10.2.2雜化軌道類型 10.3 共軛大π鍵 10.4 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 10.4.1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的基本要點 10.4.2共價分子結構的判斷 10.5 分子軌道理論 10.5.1分子軌道 10.5.2同核雙原子分子 10.5.3異核雙原子分子 10.6 鍵參數 10.6.1鍵級 10.6.2鍵能 10.6.3鍵長 10.6.4鍵角 習題 第11章 晶體結構 11.1 晶體的特征與類型 11.1.1晶體的特征 11.1.2晶體的類型 11.2 離子晶體 11.2.1離子鍵理論 11.2.2離子晶體的結構 11.2.3晶格能 11.2.4離子極化 11.3 金屬晶體 11.3.1金屬晶體的結構 11.3.2金屬鍵理論 11.4 分子晶體 11.4.1分子的偶極矩和極化率 11.4.2分子間作用力 11.4.3氫鍵 習題 第12章 配位化合物 12.1 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命名和結構 12.1.1配合物的基本概念 12.1.2配合物的命名 12.1.3配合物的立體構型與空間異構 12.2 配合物的價鍵理論 12.2.1價鍵理論的要點 12.2.2羰基配合物中的反饋π鍵 12.3 晶體場理論 12.3.1晶體場理論的主要內容 12.3.2晶體場理論的應用 12.4 配合物的穩定性 12.4.1中心與配體的關系 12.4.2螯合效應 12.4.3中心的影響 12.4.4配體的影響 12.4.5反位效應 12.4.6 18電子規則 12.5 配位平衡 12.5.1配位平衡及其平衡常數 12.5.2配位平衡的移動 習題 附錄 附錄1 常用物理化學常數 附錄2 常用換算關系 附錄3 國際相對原子質量表(2014年) 附錄4 一些物質的熱力學性質 附錄5 某些物質的標準摩爾燃燒熱(298.15 K) 附錄6 原子半徑及離子半徑 附錄7 一些弱酸和弱堿的離解常數 附錄8 常見難溶電解質的溶度積 附錄9 標準電極電勢表(298.15 K) 附錄10 一些配位化合物的穩定常數 習題參考答案 主要參考書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