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教育與社會:2007-2012:學科·記憶·夢想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5121272
- 條形碼:9787565121272 ; 978-7-5651-2127-2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教育與社會:2007-2012:學科·記憶·夢想 本書特色
賀曉星主編的這本《教育與社會--學科記憶夢想(2007-2012)》系教育社會學學術沙龍參與者研究論文選編。全書按照研究主題劃分為:學科·視域、時空·記憶、話語·敘事、師長·兒童、制度·夢想五個部分。本文集一方面以“教育與社會”為主題重在繼承,另一方面有意識地圍繞“學科記憶夢想”這幾個核心概念,從多個角度對教育社會學領域中具有學科引領和時代意義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討論。
教育與社會:2007-2012:學科·記憶·夢想 內容簡介
《教育與社會:學科 記憶 夢想(2007-2012)》系教育社會學學術沙龍參與者研究論文選編。全書按照研究主題劃分為:學科·視域、時空·記憶、話語·敘事、師長·兒童、制度·夢想五個部分。本文集一方面以“教育與社會”為主題重在繼承,另一方面有意識地圍繞“學科記憶夢想”這幾個核心概念,從多個角度對教育社會學領域中具有學科引領和時代意義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討論。
教育與社會:2007-2012:學科·記憶·夢想 目錄
寫在前面
學科·視域
“社會理論”的興起對教育社會學意味著什么
表層分析宣言:也論社會理論的興起
教育學的想象力:“社會學的想象力”及其對教育學研究的意義
從“純粹主義”到“實用主義”:教育社會學研究方法論的新動向
文化社會學:教育研究的新空間
“風險社會”視角下的教育問題
時空·記憶
在歷史學與社會學之間
空間·知識·權力:學校衛生學與現代學校空間的形成
學生符號世界的城鄉區隔:時空的視角
民國教育熱的背后:一種想象性的社會記憶
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學校運行步調變遷:以單位為視角的個案研究
話語·敘事
語詞的政治
《山彥學校》的故事
“西瓜太郎”的故事:教育的發展與文化的結構
人在江湖:游民文化的流變與江湖規則的興起
夢想的門檻:關于電影《十七歲的單車》的社會學聯想
師長·兒童
學校教育下標準化童年的生產:基于新童年社會學的理論
幼兒家長:學前教育中的特殊角色
論教師課堂中的行動邏輯
夾縫生存:教師教育者身份認同的內卷化困境
“在世”與“在線”
制度·夢想
“命運”的社會學意涵
高等教育制造精英
高等教育規模擴張背景下的入學機會差異分析
“私益性”“公益性”與“準公益性”:國家觀念與市場邏輯互動下教育屬性的演變
從公共領域到教育公共領域
附錄 南京師范大學2007—2012“教育社會學沙龍”主題一覽表
學科·視域
“社會理論”的興起對教育社會學意味著什么
表層分析宣言:也論社會理論的興起
教育學的想象力:“社會學的想象力”及其對教育學研究的意義
從“純粹主義”到“實用主義”:教育社會學研究方法論的新動向
文化社會學:教育研究的新空間
“風險社會”視角下的教育問題
時空·記憶
在歷史學與社會學之間
空間·知識·權力:學校衛生學與現代學校空間的形成
學生符號世界的城鄉區隔:時空的視角
民國教育熱的背后:一種想象性的社會記憶
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學校運行步調變遷:以單位為視角的個案研究
話語·敘事
語詞的政治
《山彥學校》的故事
“西瓜太郎”的故事:教育的發展與文化的結構
人在江湖:游民文化的流變與江湖規則的興起
夢想的門檻:關于電影《十七歲的單車》的社會學聯想
師長·兒童
學校教育下標準化童年的生產:基于新童年社會學的理論
幼兒家長:學前教育中的特殊角色
論教師課堂中的行動邏輯
夾縫生存:教師教育者身份認同的內卷化困境
“在世”與“在線”
制度·夢想
“命運”的社會學意涵
高等教育制造精英
高等教育規模擴張背景下的入學機會差異分析
“私益性”“公益性”與“準公益性”:國家觀念與市場邏輯互動下教育屬性的演變
從公共領域到教育公共領域
附錄 南京師范大學2007—2012“教育社會學沙龍”主題一覽表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月亮虎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隨園食單
- >
山海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回憶愛瑪儂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