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清思集 本書特色
這是一本關于藝術品收藏的百科全書。藝術記者、作家周婉京的首部藝術訪談書籍《清思集》近日首發。作者在將近三年的時間內走訪了大中華地區*重要的藝術家、收藏家、策展人、博物館從業者等過百位!肚逅技肪x收入其中與40人的對談和一些評論文章,這些人包括:馮博一、陳丹青、李立偉、?、侯瀚如、小漢斯、何安達、黑國強、葉承耀、鄧德雍、翟健民、李秀恒、仇國仕、梁義、常沙娜、黃孝逵、李禹煥、荒木經惟、張頌仁、蘇法烈、楊騰集、劉家明、林瓔、梁銓、劉建華、馮夢波等。和同類型的書籍相比,該書具有三個突出特點:一、這是從藝術記者專業訪談角度出發,專訪著名藝術界人士,深層次剖析藝術圈現象,及反映藝術市場發展的圖書;二、這是從古董藝術一路貫通、涵括至近現代藝術、當代藝術的書籍。三、本書將探討藝術市場的投資、購買、運作等問題,相信除了給予讀者藝術品欣賞的知識,還會為他們的藝術投資指明方向。 本書是周婉京繼《一個人的歐洲》之后針對藝術鑒賞的*新力作,書中收錄了百余幀海內外珍稀藝術品圖片。作者結合藝術文本由一個當代的視角提出問題,通過對談與分析逐層抽絲剝繭,著力展現現今中西方藝術界*原真的生態,反映縈繞在當代人身上*矛盾的困擾。這困擾中除了關于美的疑惑,還關乎著觀者、讀者、作者在欣賞中自處中的種種反思。
清思集 內容簡介
這是一次對藝術界的深度探尋,作者為多家中外知名媒體撰寫藝術專欄,文章深入而有趣,另附百余幀海內外珍稀藝術品圖片以饗讀者。
春妮(主持人) 翟健民(古董經紀人) 馮博一(批評家)聯合作序
本書訪談對象涵蓋:陳丹青、侯瀚如、常沙娜、張頌仁、李禹煥、荒木經惟、希克、馮博一、小漢斯、李立偉、仇國仕、翟健民、林瓔、馮夢波等文藝界名宿近四十人
《清思集》只講了四十個訪談故事,于我個人是不斷反省自己過去的思考、顛覆一些固有的認知。于您,我就不得而知了……”
一間博物館并不只關乎你展示什么樣的藝術品,更關乎你怎樣呈現藝術。
——李立偉(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創館館長、香港M 視覺文化博物館首任行政總監)
實驗有可能失敗,有可能成功,那么無論是藝術還是其他行業,都是要不斷否定、建構、再否定、再建構。 ——馮博一(策展人、評論家)
貫穿九十年代的大部分時間,沒有到位的畫廊系統,沒有互聯網,沒有書。而對我來說,收藏從來不是買賣結束、關系終結這么簡單。
——烏里·?耍ㄇ叭鹗狂v中國大使、收藏家、CCAA中國當代藝術獎創辦人)
時至今日,策展不只單純對藝術史、文化遺產負責,它已變成一種傳播手段,作為策展人所打造的展覽應向公眾提供未嘗試過的體驗,而非是插圖或立體書。 這是一次對藝術界的深度探尋,作者為多家中外知名媒體撰寫藝術專欄,文章深入而有趣,另附百余幀海內外珍稀藝術品圖片以饗讀者。
春妮(主持人) 翟健民(古董經紀人) 馮博一(批評家)聯合作序
本書訪談對象涵蓋:陳丹青、侯瀚如、常沙娜、張頌仁、李禹煥、荒木經惟、?、馮博一、小漢斯、李立偉、仇國仕、翟健民、林瓔、馮夢波等文藝界名宿近四十人
《清思集》只講了四十個訪談故事,于我個人是不斷反省自己過去的思考、顛覆一些固有的認知。于您,我就不得而知了……”
我們和木心是有一道鴻溝。有鴻溝,事情才有意思。我就因為看到這條有趣的鴻溝,才與他長年廝混。
——陳丹青(畫家、作家、木心美術館館長)
一間博物館并不只關乎你展示什么樣的藝術品,更關乎你怎樣呈現藝術。
——李立偉(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創館館長、香港M 視覺文化博物館首任行政總監)
實驗有可能失敗,有可能成功,那么無論是藝術還是其他行業,都是要不斷否定、建構、再否定、再建構。 ——馮博一(策展人、評論家)
貫穿九十年代的大部分時間,沒有到位的畫廊系統,沒有互聯網,沒有書。而對我來說,收藏從來不是買賣結束、關系終結這么簡單。
——烏里·?耍ㄇ叭鹗狂v中國大使、收藏家、CCAA中國當代藝術獎創辦人)
時至今日,策展不只單純對藝術史、文化遺產負責,它已變成一種傳播手段,作為策展人所打造的展覽應向公眾提供未嘗試過的體驗,而非是插圖或立體書。
——小漢斯(倫敦蛇形畫廊聯合總監、《策展簡史》作者) 信息
清思集 目錄
陳丹青:“紀念”才剛開始 / 2
何安達:吉金舊藏 見微知著 / 17
黑國強:香江藏木 古樸幽香 / 25
仇國仕:持雞缸杯 捧長頸瓶 / 32
侯瀚如:陳箴與上海的聚散離合 / 40
常沙娜訪談之上:兩代人的敦煌情 / 48
常沙娜訪談之下:石窟作畫 恰同學少年 / 55
黃孝逵:再憶黃胄 廢筆不廢 / 62
輯二 空間與人
李立偉:失去公信力 博物館將一無所有 / 70
臺北故宮:谿山行旅 北宋巨碑 / 86
葉承耀:攻玉山房 世外明園 / 92輯一 為何紀念 陳丹青:“紀念”才剛開始 / 2 何安達:吉金舊藏 見微知著 / 17 黑國強:香江藏木 古樸幽香 / 25 仇國仕:持雞缸杯 捧長頸瓶 / 32 侯瀚如:陳箴與上海的聚散離合 / 40 常沙娜訪談之上:兩代人的敦煌情 / 48 常沙娜訪談之下:石窟作畫 恰同學少年 / 55 黃孝逵:再憶黃胄 廢筆不廢 / 62 輯二 空間與人 李立偉:失去公信力 博物館將一無所有 / 70 臺北故宮:谿山行旅 北宋巨碑 / 86 葉承耀:攻玉山房 世外明園 / 92 荷李活道有兩個“老古董” / 99 ?耍核氖曛槐井敶囆g“百科全書” / 107 “抽象”和“挪用”交錯而成的中國當代藝術反思 / 119 馮博一:就地取材,造一個烏托邦出來 / 128 輯三 進行時 蘇法烈:當“天真一代”遭遇“外國騙子”?/ 144 張頌仁:從藝術推手到水墨學者 / 151 常玉:靜物無言 玫瑰有情 / 159 李禹煥:用“非也”闡述身份 / 165 荒木經惟:“吻”過香港的男人 / 173 楊騰集:“跳出來的”才是好作品 / 179 劉家明:與藝術家共同成長 / 186 小漢斯:科技帶來新的“展示特性”/ 192 輯四 聞弦歌知雅意 翟健民:公道杯不能失公道 / 204 鄧德雍:冰肌玉骨 不鬻于市 / 211 密韻樓:一頁宋紙 一兩黃金 / 219 梅景書屋:收藏繪畫 兼修并重 / 228 李秀恒:明清官窯 錦瑟華年 / 235 吉慶堂:輕輕捋一遍“燈草口”/ 242 白石書畫:閑步歸來 舊日老屋 / 249 承硯堂:嶺南風月 古硯養墨 / 255 梁義:君子字畫 雅集之趣 / 261 輯五 變奏曲 致藝博會時代的信:“強心針”不能救命 / 270 “觸”是組序的基礎 ——由洪浩個展“反光”引發的思考 / 277 林瓔與她的詩意針灸 / 282 域外的“空”:分析梁銓藝術創作中的“自我放逐”/ 288 潛意識的瞬間 致未來的自己 / 295 白紙非紙:劉建華書寫可感知的溫度 / 301 媒材上的跨度,記憶上的承接 ——淺析馮夢波藝術作品中的“光韻”/ 306 閑話“文青”生活 / 314 后記:談一場不空泛的“戀愛”/ 326 參考資料 / 328信息
清思集 作者簡介
周婉京 作家, 藝術評論人, 古器物收藏者。本科畢業于香港城市大學、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 碩士畢業于香港中文大學。二〇〇九年至今, 發表劇本創作、文藝評論將近百萬字, 訪談時間超過五百小時。曾任香港《大公報》收藏版主編。長期為《明報月刊》《典藏·今藝術》《藝術新聞/中文版》《Yishu》(典藏國際版) 撰稿。著有《一個人的歐洲》等。
- >
煙與鏡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我與地壇
- >
自卑與超越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