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孩子可以這樣教-來自媽媽下午茶的35個親子心理案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2624717
- 條形碼:9787552624717 ; 978-7-5526-2471-7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孩子可以這樣教-來自媽媽下午茶的35個親子心理案例 本書特色
《孩子可以這樣教(來自媽媽下午茶的35個親子心理案例)》是作者虞葉琴從三年多來、一百多場的“媽媽下午茶”活動帶來的35個親子心理故事集結成冊,試圖讓關注到的讀者透過故事看見自己、看見孩子、看見彼此之間的互動關系,在懂孩子、陪伴孩子、教導孩子的協同成長道路上有一點點參考和啟發。分四個篇章:讀懂孩子,需要的才會被接納;媽媽的柔爸爸的剛,成就孩子的韌;成長中的重要驛站——學校;在經歷和體驗中成長。讀者可在輕松的閱讀過程中從體味到痛點的激發。
孩子可以這樣教-來自媽媽下午茶的35個親子心理案例 內容簡介
《孩子可以這樣教 來自“媽媽下午茶”的35個親子心理案例》是作者從三年多來、一百多場的“媽媽下午茶”活動帶來的35個親子心理故事集結成冊,試圖讓關注到的讀者透過故事看見自己、看見孩子、看見彼此之間的互動關系,在懂孩子、陪伴孩子、教導孩子的協同成長道路上有一點點參考和啟發。分四個篇章:讀懂孩子,需要的才會被接納;媽媽的柔爸爸的剛,成就孩子的韌;成長中的重要驛站——學校;在經歷和體驗中成長。讀者可在輕松的閱讀過程中從體味到痛點的激發。
孩子可以這樣教-來自媽媽下午茶的35個親子心理案例 目錄
**章 讀懂孩子,需要的才會被接納
1.傾聽,就夠了
2.識別孩子的原級情緒
3.發現孩子的“缺愛”模式
4.尊重孩子的自我,保護孩子的自尊
5.往你想要的方向推動——積極關注、正面引導
6.他需要的不是道理,是傾聽、信任、賦能、策略
第二章 媽媽的柔爸爸的剛,成就孩子的韌
1.“媽媽”是孩子“關系發展”的源頭
2.媽媽先用本能還是職能?
3.在媽媽的脾氣中看爸爸的位置
4.我已經有一個媽媽了,我想有個爸爸
5.爸爸這個角色需要媽媽共同成就
6.親子之間的距離——從親密無間到親密有間
7.親子關系中的情緒——理想的我與真實的我
8.讀懂自己讀懂孩子——親子相處中的投射
9.老大的煩惱
10.做孩子的人生教練
第三章 成長中的重要驛站——學校
1.從他律到自律——可以借力的學校教育
2.配合孩子完成“學校任務”——悲喜交加
3.我再也不想當班長了——能力與努力
4.老師有請
5.我的孩子在學校被欺負了
6.我很乖,是小惡魔在作怪
7.成績是一個*直觀的信號
第四章 在經歷和體驗中成長
1.所有關系都是相似的——向陳道明先生學習如何發飆
2.同伴關系顯露親子關系
3.優秀的小伙伴是正能量還是負能量?
4.動畫片、綜藝節目——滿足了孩子什么?
5.時間管理——一個非獨立的課題
6.被拒收的禮物——淺嘗挫敗感
7.再讓我學游泳我就絕食——處理未完成的事件
8.關于撒謊這件事
9.物權觀念
10.控制與反控制——認識孩子們的那些“不乖”行為
11.利己還是利他
12.想要平等的感覺——青少年同一性
后記
孩子可以這樣教-來自媽媽下午茶的35個親子心理案例 作者簡介
虞葉琴,70后,HBA,曾經的私企高管、公司合伙人,因女兒出生,一個擅長技術管理的理科女翻開人生新篇章,帶著理科生的強大邏輯著迷于心理學并如愿成為一名親子心理咨詢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并將自己的小小心愿放大成一個平臺,創辦了“媽媽下午茶”——一個以兒童心理和家庭教育為要旨,以每一位參與者的親子故事為主線的公益活動。實踐并推進“高大上”的心理學與日常家庭教育的結合。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