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質說:2:生命的見證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7553071
- 條形碼:9787567553071 ; 978-7-5675-5307-1
- 裝幀:70g書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張文質說:2:生命的見證 本書特色
《張文質說2:生命的見證 》收錄了作者近年來對教育的隨想,內容涉及教師是個手藝人、教育與理解、教育與愛、教師閱讀等近40個方面。作者以詩化的語言,寫下對教育的感悟和見解,既有直覺式的穎悟,也有一針見血的批判。作為教師精神家園的守護人,作者的教育文字一直是廣大教師所期待的,本書亦然。
張文質說:2:生命的見證 內容簡介
這是張文質老師頗為“自戀”的一本書,一如既往的觸及人心,隨性而不失深刻。以詩話的語言,將人性的復雜、人的個體性、人生的際遇、命運感等寫進對教育的思考中。精警之句俯拾即是,哲思之風撲面而來。這是一本讓人心動的書。
編輯推薦篇章:《你呈現了沒有你就可能永遠不會見到的“事物”》p31《傾聽站在智慧這一邊》p61《在春天,你不應該責罵孩子》p146
張文質說:2:生命的見證 目錄
以看自己的方式看世界001 自序 只有教育才能使我如此多愁善感003 必須用力去除仇恨和怨恨005 我們是否只能從忍耐中汲取力量007 我們首先要用心思考怎樣才可能培養正常人012 “建設性”地從每一個人開始的變革015 活著不過是對死亡的不斷瞻望016 不斷的重復使激情全然喪失018 以看自己的方式看世界019 真實的困難020 謬誤和偏見總是以 “合法”的方式大行其道023 這個世界的新物種:改革蟲027 人漂浮在存在之外031 你呈現了沒有你就可能永遠不會見到的“事物”034 抵達生命或許才是*值得慶幸的事情036 人生的很多難題靠睡一覺是沒有用的,不過睡覺本身卻很有益038 你每天用多少時間傾聽自己呢?040 每次都像初讀那樣的閱讀042 所謂的詩意常常就是閃爍其詞044 愛是從你身體內部打開的自由的花朵046 人性是這個世界*樸素、*有耐力的解決之道048 某些詞一直隱蔽地與恐懼聯系在一起- -愛是從你身體內部打開的自由的花朵傾聽站在智慧這一邊053 我的看家本領是耐心而能堅持055 一個人越老越應該“老不正經”057 真正的愚昧是我們并不知道自己的愚昧059 這是你必須接受的世界,而不是你愿意在的世界061 傾聽站在智慧這一邊063 所謂的自由,也是我們對更積極生活的一種想象065 真正流逝的是時間,而不是權力者的聲音- -生命中*難以醫治的就是深深的憂傷這一生*幸運的事就是和詩的相遇067 有的人一生都在渴望著愛情,“愛是為了失去愛”070 童年成長不好的人,往往一生都在自責和感嘆072 在書桌前、講臺上做著白日夢的多余人077 我們生活在一個“真的”荒誕的世界上079 “淚水的教育學”081 舊詞總是更值得信賴085 “我一向致力于減少沉重感”087 成功恰恰可能是“努力追求”所得到的*壞的后果092 人總是希望自己能夠有力地向前躍動096 任何一個人的命運之中都包含了無盡的彈性098 生命中*難以醫治的就是深深的憂傷102 把愛戀都投注在靜默之中104 通過可靠的字跡,我們將要與自己相遇109 “活著的痛苦,必須用歡樂來刺痛”113 重讀一本書,是為了對這本書做簡單的送別116 我仍喜愛做一個手工藝人- -未來多么遙遠,同時又是時常開在眼前的花朵119 這一生*幸運的事就是和詩的相遇121 有時一言不發,有時又滔滔不絕123 當我們談論教育時,我們在談論些什么125 教育是身心必需的成長,非親力親為不可127 需要在“共生、共存、共有”的狀態中,思考教育之路130 所有的字跡都是遺囑的一部分133 “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的,命運卻是給沒準備的人的”139 所有的陳述,只要發自心底,總有一點懺悔的意味141 我只是和自己談談143 一個人越是熱衷于紙面的生活,越是不可能對“改變”有太大的熱情146 在春天,你*不應該責罵孩子148 映現在美好文字中的是我們的各種情感和遭遇150 我是一個有思想的寄生蟲152 閱讀意味著對生命的某種憐惜155 對我們所期待的變化,一定是需要有人承擔責任的158 放慢生命的腳步,感受重新到來的甘甜166 未來多么遙遠,同時又是時常開在眼前的花朵175 附錄 唇舌的授權:上個世紀的教育記錄(12則)
展開全部
張文質說:2:生命的見證 相關資料
些有趣之人,往往就是耐心于自己趣味的人,當然廣泛的閱讀總會使人變得明媚而有光澤,知識是一種自我照亮,同時免不了要惠及他人。……一個人自我認識,也許都要通過時間的望遠鏡才能達成。可這樣的望遠鏡又在哪里呢?……這一生幸運的事就是和詩的相遇。所有的愛都使一個人的天分不足,創造力的衰弱變得微不足道。愛就是不斷地穿過。……一個人若不能隨口說出幾本他不時重讀的書,他就難以成為一個文明人,在危急時刻就不知道向誰求助。 ——張文質
張文質說:2:生命的見證 作者簡介
張文質 福建省閩侯縣人,畢業于華東師大中文系。長期植根于學校教育與兒童發展的研究,是生命化教育的倡導者,慢教育思想的提出者。已出版個人著作20余部,其中《教育是慢的藝術》為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大夏書系”十年經典之一,《父母改變 孩子改變》入選《中國教育報》2013年度教師喜愛的100本書之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