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培德植基:實踐育人與社會調查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163888
- 條形碼:9787010163888 ; 978-7-01-016388-8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培德植基:實踐育人與社會調查 本書特色
堅持教育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是黨的一 項重要教育方針。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培養學生 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以習近平同志 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社會實踐在人才培養過程 中的重要作用,并多次發表重要講話。教育部出臺《 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把強化實 踐育人作為高校人才培養方式改革的重要內容?br/> 田阡、高朋編*的《培德植基--實踐育人與社會 調查》以深化實踐育人為目的,借助社會調查的方法 ,密切關注實踐育人工作中的規律性、前沿性及方法 論問題,為探索實踐育人的科學性與反思性進行了有 益的探討。全書以定性研究的基本程序為主線,圍繞 從調查什么出發,從倫理評估和進入性兩個方面來分 析;并以如何做社會調查切入,選取了少數民族人群 為例,來介紹各種調查方法和技巧;*后以如何書寫 調查報告的問題,通過展示曾經撰寫過的調查報告不 同部分,介紹了調查報告撰寫的一般流程。本書對于 高校工作者開展實踐育人活動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br/>
培德植基:實踐育人與社會調查 內容簡介
高等教育界對于實踐育人的重要性早已有了清晰認識:讓實踐育人與專業學習系統相結合,并轉變為大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社會服務作用具有重要意義。但是,當前高校在實踐育人過程中,總體上存在缺乏理論和科學方法指引的不足。為了更好地踐行“實踐育人”,這其中非常關鍵的一點就是提升“實踐育人”的方法論的理論指導,而社會調查作為一種促使人們深入了解現實社會的方法和有效載體,是踐行“實踐育人”*為有效的途徑。 基于上述背景,作者結合自身多年的社會調查和實踐育人實踐,從如何確定調查主題、如何開展調查、如何撰寫調查報告三個方面簡明、通俗、系統地介紹了社會調查方法,以幫助專業和非專業人士學習和掌握這種非常重要的方法,更好地參與實踐育人活動。
培德植基:實踐育人與社會調查 目錄
培德植基:實踐育人與社會調查 作者簡介
田阡,人類學博士,教授。l973年出生于湖北荊州。曾先后就讀于武漢大學、中南民族大學、中山大學。現任西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人類學與民族學系主任、西南大學城鄉統籌發展與規劃研究中心主任、中國信訪與統籌城鄉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重慶國學院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所所長。 入選教育部2012年度新世紀**人才支持計劃。兼任教育部民族教育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副秘書長,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理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云南大學西南邊疆少數民族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中山大學移民與族群研究中心研究員、西南大學中國鄉村建設學院特聘教授、西南大學統籌城鄉教育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項目子課題、重慶市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等多項課題。獲省部級人文社科獎勵二等獎一項。擔任《華人應用人類學學刊》執行編輯,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Anthropology和Chinese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編委。 在《人民日報·理論版》《新華文摘》等專業學術刊物以及人民出版社等出版有關于族群與區域文化、家族與社會組織、流域研究等方面的論文和專*。 高朋,山東棗莊人,民俗學博士,現為云南民族大學云南省民族研究所副教授。主要從事傳統文化現代化、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出版《“嵌入式”傳承與精品化發展》《人神之契》等*作4部。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回憶愛瑪儂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隨園食單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