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教育家梁漱溟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9093743
- 條形碼:9787209093743 ; 978-7-209-09374-3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教育家梁漱溟研究 本書特色
吳洪成、宋恩榮、李劍萍編著的《教育家梁漱溟研究(精)》是“中國近現代原創型教育家研究叢書”系列之一。本書正是力圖以主人公梁漱溟的人生經歷及社會變革曲折歷程為歷史背景,交織其教育活動事業及教育探索的觀念與思想,在近現代波瀾壯闊、社會風云變幻的歷史環境下,立體構建這位獨具特色新儒家的教育人生,借以豐富中國現代教育理論寶庫,并有裨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穩健發展。
教育家梁漱溟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為十二章, 其內容包括: 家世與社會 ; 求學歷程 ; 思想的彷徨與探索 ; 北京大學的教育實踐 ; “替教育界打出一條路” ; 考察國內的鄉村教育事業 ; 河南村治教育實驗 ; 山東鄒平鄉村教育實驗等。
教育家梁漱溟研究 目錄
引言 一代新儒家梁漱溟的鄉村教育情懷
**章 家世與社會
**節 家世淵源
第二節 社會劇變
第三節 獨特的家庭教育
第二章 求學歷程
**節 初等教育階段
第二節 中等教育階段
第三章 思想的彷徨與探索
**節 探討社會主義
第二節 傾心佛學
第三節 “吾曹不出如蒼生何”
第四章 北京大學的教育實踐
**節 任職北京大學
第二節 從佛學向儒學的轉變
第三節 《印度哲學概論》與《東西文化及其哲學》
第四節 辭別北京大學
第五章 “替教育界打出一條路”——早期教育改革的思想與實踐
**節 走向教育改革之路的歷史背景
第二節 創辦曲阜大學的設想與曹州中學的辦學實踐
第三節 廣東鄉治講習所與廣東省立
**中學的實踐
第六章 考察國內的鄉村教育事業
**節 南京曉莊師范學校
第二節 江蘇昆山縣徐公橋實驗區
第三節 河北定縣翟城村的鄉村平民教育
第四節 山西村政
第七章 河南村治教育實驗
**節 梁漱溟與河南村治教育的淵源
第二節 河南村治學院的建立及組織管理
第三節 河南村治教育實驗的實施
第四節 河南村治教育實驗的終結
……
第八章 山東鄒平鄉村教育實驗(上)
第九章 山東鄒平鄉村教育實驗(下)
第十章 重慶北碚的辦學活動
第十一章 梁漱溟對現代教育理論的探索
第十二章 梁漱溟鄉村教育實驗的歷史反思
附錄 梁漱溟生平大事年表
參考文獻
后記
教育家梁漱溟研究 節選
《教育家梁漱溟研究/中國近現代原創型教育家研究叢書》: 1953年9月8日下午,政協**屆全國委員會第四十九次常委會擴大會議在北京舉行,政務院總理兼全國政協副主席周恩來作名為《過渡時期的總路線》的報告,陳云報告《本年度財政經濟狀況及其問題和今后工作要點》,晚8時散會。周恩來在報告中傳達了毛澤東*近一段時間對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思考,毛澤東認為,黨在這個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是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基本實現國家工業化和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接著,周恩來對毛澤東的這一思想做了解釋。作為在京的全國政協委員代表,梁漱溟出席了這次會議,并認真聽取了周恩來的報告。三天以后的下午,應周恩來的特別囑咐,梁漱溟在大會上根據自己的準備,作即興發言。發言內容可見于山東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梁漱溟全集》第七卷中收錄的兩篇文章:《略記9月9日至18日的一段經過》《1953年9月11日政協擴大會議上的發言草稿》。由于篇幅所限,原文不再引用。其主要觀點有三方面:一是對國家進入計劃建設階段深感高興,這是自己多年的愿望,同時建議國家應該將各個方面的建設計劃兼顧并講給大家知道;二是開展建國運動必須發動和依靠群眾,各行業都應有各自的群眾組織,同時也提到了應該對一些群眾,特別是農民多進行一些教育工作;第三個要點則著重講了鄉村的農民問題,他認為中國共產黨依靠農民取得了政權,而在建國以后對農村的重視不夠,且正在拉大城鄉間的差距,并就此提了很多具體問題。梁漱溟的上述言論主張,尤其是對新中國成立三年來成就的某些判斷,與毛澤東產生了很大的分歧。緊接著,連續五六天的會議內容中陸續出現了毛澤東及與會部分代表的批駁及梁漱溟的聲辯解釋,直至9月18日下午,梁漱溟的發言中斷,并被“轟下了臺”。之后的兩個多月,發生了一連串的批判和指責。毛澤東首先發表《批判梁漱溟的反動思想》一文,接著文化出版界相繼出版了《梁漱溟思想批判》(兩輯)《梁漱溟的四十年》《批判梁漱溟的哲學思想》《梁漱溟政治思想批判》等大量批判論文集和批判專稿。 1956年中共八大做出從今以后國家的主要任務是搞好經濟文化建設的決定再一次鼓舞了梁漱溟。中共八大閉會后,梁漱溟所希冀看到的經濟熱潮并沒有出現,取而代之的則是“大鳴大放”,整風運動,反右派斗爭。在這些運動中,梁漱溟因為不置一詞、一言不發的態度而幸免于難,即使有1953年的事件在先,也沒有被補戴一頂“右派”的帽子。 1965年初在北京召開的全國人大三屆一次會議和全國政協四屆一次會議上,周恩來作了政府工作報告,許多人認為這份報告貫穿著一條階級斗爭的紅線,而梁漱溟卻不這樣認為,其發言只字不提階級斗爭,由此導致了1965年5月至10月對梁漱溟的批判活動。 “文化大革命”期間,許多民主人士被批斗,或鋃鐺入獄或下放改造,梁漱溟受到沖擊后一直閑散在家,1970年下半年,恢復政協直屬組的學習。1974年,全國掀起“批林批孔”運動,梁漱溟經過充分準備,表明了自己的觀點:批林但不批孔。言論一出,立即招來猛烈攻擊,持續了將近一年,之后梁漱溟又進入了保持沉默的時期。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勝利召開標志著中國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梁漱溟的境遇也逐漸好轉,1980年,當選為全國人大憲法修改委員會委員、全國政協常委。1988年,96歲的梁漱溟當選為第七屆全國政協常委。晚年的梁漱溟歷經風雨,終于迎來了自己政治和學術研究的春天。 晚年在政治上遭到公開批判而沉寂多年的梁漱溟并沒有在消沉苦悶中感嘆世事,而是以佛家心態淡然處之,他每日到公園散步、習拳,之外就是讀書、寫作。1955年7月,62歲的梁漱溟重新整理舊稿,撰寫《人心與人生》一書,以期給今日的學術界介紹古代東方學術,1966年突遇“文化大革命”運動,所存資料與書稿盡毀,在手頭無任何資料的情況下撰寫《儒佛異同論》,而《人心與人生》也直到1975年7月份才完稿,1984年得以出版。梁漱溟為撰寫《人心與人生》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閱讀了40多位古今中外專家學者的專著50多卷以及一些刊物上的文章。 ……
教育家梁漱溟研究 作者簡介
吳洪成,現為河北大學教育學院教授,教育史、中國近現代史博士生導師,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顏李學派研究所所長,教育史學科學術帶頭人、教育學原理學科負責人。浙江大學教育學博士。兼任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史分會理事、中國教育學會楊賢江教育思想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地方教育史研究會學術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教育史、中國近現代史、教育學原理。獨立或首位出版學術著作23部,代表性學術著作有《中國小學教育史》《中國近代職業教育制度史研究》《中國近代教育思潮新論》《河北書院史研究》《名勝之巨擘文化之源泉——保定蓮池書院研究》《教育開發西南——盧作孚的事業與思想》《重慶教育史——從巴國到清代》(共4冊)《血與火的民族抗爭——日本侵華時期淪陷區奴化教育史綱》《楊賢江教育學》等。主編出版省級規劃教材《現代教學藝術的理論與實踐》《有效教學的技能與藝術》。在《課程,教材·教法》《教師教育研究》《歷史與文化雜志》(韓國)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200余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教育部重點規劃(含子課題負責人)、河北省社科基金等省部級及以上課題10項。獨立或首位獲得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優秀圖書獎勵l項,省級科研成果獎勵二等獎4項、三等獎4項、優秀獎2項。是河北大學博士后流動站導師,霍英東教育基金會優秀青年教師教學類二等獎獲得者。 宋恩榮,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曾任全國教育科學一、二、三屆規劃領導小組教育史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第六屆“國家圖書獎”和第二、三屆“全國教育圖書獎”評選委員會委員,中國地方教育史志研究會副會長暨學術交流委員會理事長,中國教育學會理事暨楊賢江教育思想研究會理事長,日本廣島大學訪問學者。先后主持或參與主持全國教育科學規劃“八五”“九五”國家教委重點課題、國家哲學社會科學重點課題。主要研究成果有:《中國近現代教育家系列研究》(主編,23種),《近代中國教育改革》(主編),《日本侵華教育全史》(聯合主編,包括專著4種、資料集4種),《中國地方教育史研究》(聯合主編,26種),《晏陽初教育思想研究》(合著),《晏陽初及其平民教育與鄉村建設》(編著,日文版,東京),主編或聯合主編的其他文獻資料集12種,發表論文近百篇。 李劍萍,現為天津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正院長級),教授、博士生導師。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博士,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后。曾任山東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院長、聊城大學副校長、天津城建大學常務副校長(正校長級)、甘肅省金昌市副市長。兼任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史分會常務理事、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高教管理研究會常務理事、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審查專家等。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現代教育史、高等教育學。代表性學術專著有《中國現代教育問題史論》《中國現代教育史》等4部,主編國家級規劃教材《教育學導論》和《校長領導與學校效能的實證研究》《大學教學論》等7部,在《教育研究》《歷史研究》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40余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教育學、教育部人文社科、全國教育科學規劃教育部重點、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特別資助等省部級以上課題6項。獨立或首位獲得省部級科研、教學成果獎勵一等獎2項、二等獎5項。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隨園食單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