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世紀東吳:蘇州大學學報論文選萃:1906-2016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7217416
- 條形碼:9787567217416 ; 978-7-5672-1741-6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世紀東吳:蘇州大學學報論文選萃:1906-2016 本書特色
羅時進主編的《世紀東吳(蘇州大學學報論文選萃上下1906-2016)》是蘇州大學學報為紀念創刊110周年而精選的論文集。上冊是在創刊100周年論文集《百年薪火》中遴選30篇優秀論文,記錄了學報的發展歷程,象征著東吳學術傳承不息的星星之火。下冊精選《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2015年刊發的高水平學術論文39篇,匯集國內外哲學社會科學領域*新的優秀科研成果,聚焦學術熱點,既有問題意識又有理論深度。
世紀東吳:蘇州大學學報論文選萃:1906-2016 內容簡介
《世紀東吳 蘇州大學學報論文選萃(1906-2016 套裝上下冊)》是蘇州大學學報為紀念創刊110周年而精選的論文集。上冊是在創刊100周年論文集《百年薪火》中遴選30篇論文,記錄了學報的發展歷程,象征著東吳學術傳承不息的星星之火。下冊精選《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2015年刊發的高水平學術論文39篇,匯集國內外哲學社會科學領域新的科研成果,聚焦學術熱點,既有問題意識又有理論深度。
世紀東吳:蘇州大學學報論文選萃:1906-2016 目錄
上冊
文學史——節錄正科**年文學講義 黃人
南社吟壇點將錄 錢仲聯
略論《滄浪詩話》審美意識的多重性 吳調公
吳梅村年譜序 馮其庸
從通俗小說看近代吳文化之流變 范伯群
《雷雨》研究二題 朱棟霖
“男子而作閨音”——唐宋詞中一個奇特的文學現象 楊海明
原始思維與形象思維 王鍾陵
“*后一個中國古典抒情詩人”——再論汪曾祺散文 王堯
袁枚批評理學與佛教 王英志
清初虞山派及其詩文化圈 羅時進
道與存在:文本意向性的比較詩學視域 方漢文
葉圣陶散文藝術論 范培松
章實齋與汪容甫 柴德賡
中國謀士論 陳長榮
試論太平天國政權的特點和性質 董蔡時
論明清蘇州絲織手工業 段本洛
章太炎民主思想略論 熊月之
六朝社會經濟政治的發展規律和特點 吳澤
“市隱”心態與吳中明清文化世族 嚴迪昌
太極圖——人類文化之謎的破譯 束景南
社會主義民主導論 丘曉
政治新論 萬斌
周恩來關于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思想探析 魯振祥
創新論綱 崔緒治
新全球化時代的馬克思主義:問題、視界與前景——再論走向交往實踐的唯物主義 任平
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的理論基礎和研究方法 楊海坤
社會協調發展與法的價值觀轉換卓澤淵 石泰峰
個人信息保護的基礎性問題研究 梅紹祖
法律原則適用的困境——方法論視角的四個追問 舒國瀅
論市場發育 萬解秋
論社會主義的勞動積累 張文賢
下冊
文化憂思錄 衣俊卿 田曉明
關于當前中國社會組織文化建設的探索 王卓君
文化建設的思考與隱憂 田曉明
走向可持續發展的城市化小約翰·柯布著 吳建廠譯
社會轉型原點結構理論模型的構建 夏東民
中國傳統和諧思想的形成與發展 管向群
論《共產黨宣言》的當代啟示 任平
論哲學社會科學的評價困境 金太軍
當代哲學與新的啟蒙 江怡
歐亞主義:俄羅斯學的百科全書 馬斯林·M.A著 陳紅譯
陀思妥耶夫斯基與卡爾·馬克思 安啟念
我國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協調發展戰略研究 林閩鋼
論誠信——社會轉型期的社會倫理建設研究之一 萬俊人
當前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公平性分析 關信平
以三個“五位一體”的合力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 方世南
創建和發展社區綜合養老服務體系 景天魁
歷史唯物主義的當代反思與建構 車玉玲
當代資本主義的空間化:哈維的視角及其局限性 唐正東
發展權全球法治機制構建的新思路 汪習根
案例指導制度的定位及相關問題 劉作翔
論證人證言規則 陳瑞華
民事訴訟法修改與民事證據制度的完善 張衛平
論個人信息權在人格權法中的地位 王利明
中國農民“帶地入城”的理論思考和實踐調查 孫憲忠
全民守法何以可能? 胡玉鴻
網絡公民與守法精神 馬長山
歐債危機的貨幣沖擊與政策影響 萬解秋
集群流派與布衣精神——清代前期文章史的一個觀察 曹虹
蔣士銓詩學觀念的轉向 蔣寅
論文學世家的生命周期 梅新林 崔小敬
20世紀高啟與吳中詩派研究 左東嶺
談訓詁學在21世紀的發展趨勢 王寧
相同詞語之間語義結構關系的多重性再議 陸儉明
詞義變化與句法變化 蔣紹愚
澳大利亞的左翼文學批評 王臘寶
中國古代經略海洋的成就與局限 馮天瑜
丘浚社會保障思想研究——以《大學衍義補》為中心的考察 王衛平
顧炎武的社會理想及政治學說——讀《亭林文集》郡縣論及相關諸論書后 瞿林東
“左圖右史”的傳統及圖像在古代社會生活中的運用 劉躍進 周忠強
文學史——節錄正科**年文學講義 黃人
南社吟壇點將錄 錢仲聯
略論《滄浪詩話》審美意識的多重性 吳調公
吳梅村年譜序 馮其庸
從通俗小說看近代吳文化之流變 范伯群
《雷雨》研究二題 朱棟霖
“男子而作閨音”——唐宋詞中一個奇特的文學現象 楊海明
原始思維與形象思維 王鍾陵
“*后一個中國古典抒情詩人”——再論汪曾祺散文 王堯
袁枚批評理學與佛教 王英志
清初虞山派及其詩文化圈 羅時進
道與存在:文本意向性的比較詩學視域 方漢文
葉圣陶散文藝術論 范培松
章實齋與汪容甫 柴德賡
中國謀士論 陳長榮
試論太平天國政權的特點和性質 董蔡時
論明清蘇州絲織手工業 段本洛
章太炎民主思想略論 熊月之
六朝社會經濟政治的發展規律和特點 吳澤
“市隱”心態與吳中明清文化世族 嚴迪昌
太極圖——人類文化之謎的破譯 束景南
社會主義民主導論 丘曉
政治新論 萬斌
周恩來關于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思想探析 魯振祥
創新論綱 崔緒治
新全球化時代的馬克思主義:問題、視界與前景——再論走向交往實踐的唯物主義 任平
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的理論基礎和研究方法 楊海坤
社會協調發展與法的價值觀轉換卓澤淵 石泰峰
個人信息保護的基礎性問題研究 梅紹祖
法律原則適用的困境——方法論視角的四個追問 舒國瀅
論市場發育 萬解秋
論社會主義的勞動積累 張文賢
下冊
文化憂思錄 衣俊卿 田曉明
關于當前中國社會組織文化建設的探索 王卓君
文化建設的思考與隱憂 田曉明
走向可持續發展的城市化小約翰·柯布著 吳建廠譯
社會轉型原點結構理論模型的構建 夏東民
中國傳統和諧思想的形成與發展 管向群
論《共產黨宣言》的當代啟示 任平
論哲學社會科學的評價困境 金太軍
當代哲學與新的啟蒙 江怡
歐亞主義:俄羅斯學的百科全書 馬斯林·M.A著 陳紅譯
陀思妥耶夫斯基與卡爾·馬克思 安啟念
我國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協調發展戰略研究 林閩鋼
論誠信——社會轉型期的社會倫理建設研究之一 萬俊人
當前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公平性分析 關信平
以三個“五位一體”的合力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 方世南
創建和發展社區綜合養老服務體系 景天魁
歷史唯物主義的當代反思與建構 車玉玲
當代資本主義的空間化:哈維的視角及其局限性 唐正東
發展權全球法治機制構建的新思路 汪習根
案例指導制度的定位及相關問題 劉作翔
論證人證言規則 陳瑞華
民事訴訟法修改與民事證據制度的完善 張衛平
論個人信息權在人格權法中的地位 王利明
中國農民“帶地入城”的理論思考和實踐調查 孫憲忠
全民守法何以可能? 胡玉鴻
網絡公民與守法精神 馬長山
歐債危機的貨幣沖擊與政策影響 萬解秋
集群流派與布衣精神——清代前期文章史的一個觀察 曹虹
蔣士銓詩學觀念的轉向 蔣寅
論文學世家的生命周期 梅新林 崔小敬
20世紀高啟與吳中詩派研究 左東嶺
談訓詁學在21世紀的發展趨勢 王寧
相同詞語之間語義結構關系的多重性再議 陸儉明
詞義變化與句法變化 蔣紹愚
澳大利亞的左翼文學批評 王臘寶
中國古代經略海洋的成就與局限 馮天瑜
丘浚社會保障思想研究——以《大學衍義補》為中心的考察 王衛平
顧炎武的社會理想及政治學說——讀《亭林文集》郡縣論及相關諸論書后 瞿林東
“左圖右史”的傳統及圖像在古代社會生活中的運用 劉躍進 周忠強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史學評論
- >
唐代進士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經典常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自卑與超越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