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靜待芬芳-泥土教育中的50個故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4807705
- 條形碼:9787554807705 ; 978-7-5548-0770-5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靜待芬芳-泥土教育中的50個故事 內容簡介
“家”這一稱謂,通常被賦予了某些神秘甚至神圣的色彩。其實,“家”既可以指經營某種行業或具有某種身份的人(如漁家、行家),也可以指掌握某種專門學識或從事某種專門活動的人(如畫家、科學家),還可以指某種學術流派(如儒家、法家)。史學大家司馬遷將其著作《史記》的目的闡述為“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可見,能“成一家之言”亦是成為“家”的因素之一。綜觀上述含義,那些能夠展現“自成一家”特點、具備獨特教育思想和主張、具有鮮明教育風格和特色的教師、校長等教育工作者,皆可以稱之為“教育家”。另外,“教育家”不僅包括已經功成名就、在行業內具有較大影響的歷史上和當代的教育名家,還應該包括那些已經嶄露頭角、正在成長中的好校長好教師。叢書借名“嶺南”,是因為嶺南文化是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文化流派,在幾千年文化發展的歷程中,嶺南教育也以其獨特的風格,在中國教育史上占據著一席之地。在嶺南教育發展史上,也曾涌現出張九齡、朱九江、陳獻章、康有為、梁啟超等教育大家。改革開放以來,廣東作為中國經濟與教育國際化發展的排頭兵,教育改革與發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
靜待芬芳-泥土教育中的50個故事 目錄
躬耕泥土教育,靜待滿園芬芳(代自序)
學校篇
**章 “大廚”烹“佳肴”:大局意識盤活整所學校
歸寧是不變的情感——追尋學校文化的核心價值
“末代校長”——“咕哩頭(苦力)”的絕唱
那一段與風雨結緣的日子
一臺歷史劇演活一所學校
一堂大課間揚起“抬頭率”
讓每一面墻都“會”說話
第二章 “小刀”鋸“大樹”:細節把握決定學校成敗
1000元你可以拿來干啥
那一場凌晨兩點停止的雨
痛哭涕零的家長會
空調輸送的不只是陰涼
我和我們的“世界杯”
為何一定要搭建唯美舞臺
善做動植物“專家”
第三章 教育教學中的數字之美:理性思維打造品牌質量
教學管理里的數字之美
教育教學管理里的數字之美
教師篇
**章 我與課堂的故事:品讀課堂內核、師生內心
我在美國讀高二
課堂里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課堂豈止是藝術的天地
“適度示弱”的課堂藝術
第二章 我和老師們的故事:超越績效的佳績
用生命燃燒的青春——與胡院生老師一起走過的日子
兩周盒飯成就的合唱隊
不得不輸的課間操比賽
“一個都不能少”的高三年級
教師績效評價里的“大智慧”
第三章 我與教師團隊的故事:優秀教師團隊打造的校本切口
優秀教師團隊打造之路——尋找校本的切口
學生篇
**章 學會“蘑菇”的快樂:做學生成長的伙伴
讓激情“自燃”
第二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做學生成長的引路人
第三章 學生成人必須邁過的坎:那些高三的故事
后記 歷史上的“三摔”
靜待芬芳-泥土教育中的50個故事 節選
《嶺南教育家叢書 靜待芬芳:泥土教育中的50個故事》: 一、科學有效的目標管理 有一次,我走進一所骨干高中。校長的言談里流露出了一絲喜悅——該校當年的高中入學分數線比上年高了10分。然后……就沒有然后了。這樣的一個分數,沒有對比市、區、學校的數據,沒有與兄弟學校的比重變化作比較,僅憑一個10分就能做出絕對的判斷——生源更好了!真是匪夷所思!我明白學校發展乏力的根本原因了,如果校長的數據素養不夠,目標管理何談科學有效?何況,這還是一個好學校,還是一個經驗豐富的資深校長呢! 又一次,我和一個省一級高中的校長討論到新一屆的高考目標時,我被該學校提出即便犧牲一些家庭相處時間、犧牲健康,也要“抱著、扛著學生上大學”的豪言壯語震驚了。同時,更令我驚訝的是50.6%的本科目標。這是一所處于上升期的學校,我對其“低入高出”的目標是由衷敬佩的,這也是一個有思想、肯投入的校長,我似乎沒有理由潑冷水。 但我還是用冷水,用一個個理性的數據來均勻其滾燙卻不切實際的激情:學校前一屆的本科率是180,即便發展迅速也不可能帶來如此大的增量,因為必須承認學校的生源眾數主要在專A。而全區一年不到2000個考上本科的學生,該校高一入學時全區前2000名的學生中僅有141名,雖然這兩個數字不能簡單地換算,但也不可能一口吃成胖子。 德魯克的目標管理理論指出高于目前實際能力125%的目標的有效性。這樣的目標既可以帶給組織希望,又可以激發潛能,讓人們在跳一跳中摘到勝利的桃子。目標的適當,與教學的有效性是高度相關的。特別是在備考的后期,臨界面和臨界生的正確選擇,完全可以在能力不變的背景下,提高分數,再上一個臺階。 結合剛完成的高三全區調研,我做了一個“科學的目標管理”的專題講座,對12所高中的高考目標提出了修訂的依據和建議。單獨溝通了幾次之后,對這所省一級學校提出建議——為保證行政決策的嚴肅性,可以不更改原來提出的目標,而把它當作*高奮斗目標;同時充分考慮管理優化等有利變量,設定28%這個較科學的*低行動目標。很欣慰,那一年全區的高考成績十分喜人,本科B線、專科A線的完成率分別高出全市既定目標的11%和15.7%,比上一年的分別減少0.45%、3.5%有了根本性的進步。而上升勢頭不錯的那所省一級學校,也以30%,的升本率獲得了市一等獎。 漸漸地,我開始體會到區域管理的要義,不是簡單的服務或指導,也不是戰術的示范,而是戰略的決策——那一招一式、一城一池的得失,都必須依靠學校、校長主體作用的發揮。在局領導的統籌領導下,我們和基教科、督導室一道,把眾數理論運用到了校長任期目標責任的管理中,對不同生源的學校設置了不同的評價體系:**類是*好的中學,評價以重點大學升學率為主、本A率為輔;第二類學校評價以本A率為主、本B率為輔;第三類學校評價以本B率為主、專A率為輔;第四類學校評價以專A率為主、專B率為輔;*后一類學校只評價專B率。 七八年過去了,十分遺憾,直到今天,這樣的分類評價依然沒有在更廣的區域全面推廣。全市第五、第六級生源組的學校,為了完成一兩個本B的預測指標,十個八個專A的預測指標,忘記了有教無類,為了集中力量搞定預測指標,罔顧絕大多數學生的實際情況利益,高考真的是被異化了——為了完成目標而高考。而生源一組、二組的學校,本科率已接近100%,何來預測指標的完成壓力?他們*大的問題是,沒有完成相應的重點指標,導致有五年廣州高分段連續下滑。廣州市在兩年前覺察到問題所在,適當增加了重點預測線的目標,馬上就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
靜待芬芳-泥土教育中的50個故事 作者簡介
韓斌,教育管理學碩士,廣州市白云區教育發展中心主任,兼顏樂天紀念中學校長;華南師范大學兼職教授,廣州市基礎教育培訓專家庫成員,廣州市首期“名班主任”培養對象導師。從教24年,歷獲南粵教壇新秀,白云區杰出教師等榮譽。丁_東省教育學會校本課程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廣東省教育學會教育現代化專業委員會理事,廣東省督導學會校長領導力委員會會員。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二體千字文
- >
推拿
- >
巴金-再思錄
- >
我與地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