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愛的驛站:給老師的建議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4069939
- 條形碼:9787544069939 ; 978-7-5440-6993-9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愛的驛站:給老師的建議 本書特色
《愛的驛站:給老師的建議》一書中,作者陳茂林以其近40年的教育教學思考與體悟,以清新、獨到、感人的話語從“加強自身修養、更新教育觀念、探索教育藝術、深入教學改革、關注學生心理、重視教育科研”六個方面向廣大的教育戰線工作者特別是教師提出了諸多誠懇而富于啟發性的建議,耐人尋味,感人至深。
愛的驛站:給老師的建議 內容簡介
本書針對中小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用典型具體的事例敘述, 給出了很多建議。書中只是一位老師對每個學生、每個孩子從點滴小事上的關愛和正確的思想引導。一篇篇文章, 講出了一位智者對教育的感悟, 為老師和家長提供了各種解決孩子實際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愛的驛站:給老師的建議 目錄
靈魂是什么
成功三字訣
個體勞動與集體成果
老師的“美”
老師應該是將軍
冰、鮮花與嚴冬、春天
學生觀:師德的基礎
多和學生交流
尊重學生
爭當“大教師”
老師與家長應該成為同事
老師也有不懂不會的
敢于承認失敗
擁有愛心
說師魂
由“老師說的”想到的
一位老教師的遺憾
“我和我們”與“你和你們”
兩個故事的啟示
付出租汽車費引發的思考
養成教育與言傳身教
“團隊精神”贊
班主任素質展示活動的啟示
喜歡讓別人叫他“老師”的校長
一位班主任的秘密
教師應有同情心
說“十艮鐵不成鋼”
法大如天
不能這樣懲治學生
這樣的事不應讓學生代勞
由“恩師”想到的
更新教育觀念
創造力:一個重要的教育課題
學校新概念
從請旅游假說起
堅持就是信心
誰聰明?
一個標準答案引出的思考
“聽話”質疑
勤奮為何受到批評
更新學生觀
自信比什么都重要
只有創新才有活力
說素質
再說素質:一定要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
三說素質:如何理解社會素質
四說素質:一定要重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五說素質:何謂健康
主演與導演
說和諧教育
再說和諧教育
三說和諧教育
什么是會學習
當學生出現過錯以后
探索教育藝術
學會幽默
老師應有的能力
表揚八法
批評八法
家訪切忌火上澆油
激勵是教育智慧的核心
為“大姐姐老師”叫好
敢于自責
我是這樣對待考試作弊的
嚴而有格
不要在父母面前批評學生
如何與學生談話
要一副臉不要兩副臉
“抱著走”不如“引著走”
讓學生體驗成功
鼓勵學生大膽說話
不說過頭話、賭氣話
表揚可以適度夸張
給有過失的學生搭個“梯子”
一位班主任的故事
如何處理偶發事件
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罰”的啟示
她是如何控制情緒的
書面交流好
改了就好
讓學生出考題
王文英老師“與學生約定”
讓學生知道自己的優點
深入教學改革
大教學觀
再說大教學觀:系統論在教學活動中的應用
三說大教學觀:信息論在教學活動中的應用
四說大教學觀:控制論在教學活動中的應用
合作學習初探
合作學習再探
課堂教學應突出啟發誘導
讓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機會
重視預習
絕不拖堂
教學生活化
教法的本質是學法
教有法而無定法
做有特色的老師
抓主要矛盾
再說抓主要矛盾
三說抓主要矛盾
這節課好在哪里?
“很好”、“謝謝”、“請坐”多了
一位導游的啟發式教學
一節收放自如的課
說“問題導學”
“問題導學”的重點是問題
關于“產婆式教學法”的思考
許老師的“秘密武器”
不要把提問當作懲罰手段
有感于不訂教學參考書
課堂提問的藝術
作業批改的一次革命
什么是好的課堂教學秩序?
精心設計每節課
關注學生心理
善待“頂牛”
女老師摔倒之后
他為什么要這樣?
當學生沒有考好的時候
談話時眼睛要看著學生
鄰居的小孩急著要上學
老師應該知道學生的心理追求
如何對待學生的逆反心理
再說如何對待學生的逆反心理
三說如何對待學生的逆反心理
幫助學生克服自卑感
重視學生的興趣
讀懂學生的臉
關注學生個性培養
人際關系是引發心理問題的主要誘因
人的心理活動有著很強的隱蔽性
自尊是*敏感的心理神經
環境決定人的心理狀態
心理問題不是道德品質問題
心理健康問題也應以預防為主
重視教育科研
只有注重科研才能提高自己
老師科研如何確定課題
老師課題研究的方法
作業批語要有感染力
堵不如疏
沉默是金
名家名在哪里?
給學生壓擔子
用能力培養能力
學生是老師科研的重點
學習力:亟待開發的“金礦”
科研的目的是找到規律
每個人的身上都有一萬臺發動機
愿老師成為教育家
“教育家是寫出來的”
附錄
素質教育斷想
關于語文和語文教學的思考
理解萬歲
為了明天
后記
愛的驛站:給老師的建議 節選
她是如何控制情緒的把學生當作朋友,是朋友就要平等;把學生當作孩子,是孩子就要關愛。 有時候,恨是愛的另一種表現形式,老師應用愛的方式去表達。 人在情緒不好時,往往說一些不應說的話,做一些不應做的事,所以,才有了“鬧情緒”、“情緒不好”、“情緒低落”等等說法。人在情緒好時,既精神振奮,又通情達理。所以,又有“情緒高漲”、“情緒振奮”、“群性激昂”等說法。 許多老師都有“鬧情緒”的時候。情緒一來,火冒三丈,對自己的學生說了不應該說的話,做了不應該做的事。過后,冷靜下來思考,多數覺得很是后悔,但遺憾的是,事情已經發生了。 如何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緒呢?曹老師的體會與做法對我們很有啟發。 曹老師是全國優秀教師,從教三十多年,當過八個班的班主任。她的學生一說起曹老師,個個顯得一往情深,人人發自內心地敬仰。該批評的她批評過,該發火時她發過火。但是,從來沒有學生和她“頂牛”,也沒有學生埋怨她、憎恨她,師生關系總是那么祥和、融洽、親切。說到原因,曹老師說:“我把學生當作朋友,是朋友就要平等;我把學生當作孩子,是孩子就要關愛。有時候一些學生的言行確實讓你生氣,常常發出怒其不爭、恨其不才的感慨。可是冷靜想想,自己面對的不是學生嗎?這種恨不是愛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嗎?為什么不用愛的形式去表達,而用簡單、生硬、粗暴的方法去表達?這樣想也就想通了。思想通了,辦法也就有了。”我仍然覺得這是大道理。雖然都是正確的,也是必要的,但是不好操作。于是又和曹老師探討起控制自己不良情緒的具體方法。曹老師講了很多,概括起來主要有:**,學生有了過失,老師進行幫助、教育、批評是必要的。但是,這種批評必須是善意的,千萬不能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要讓學生能從你的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表情、一個動作中感受到老師的真誠、善良、理解與關愛。第二,學生有了過失,一般不要立即批評,更不要在同學面前指責,而要忍一忍,放一放。一方面老師可以思考如何幫助,另一方面也給學生一個反省的機會。第三,對有過失的學生進行幫助時,一定要個別進行。要創造一個寬松的環境,讓學生坐下來,遠離緊張、不安、恐懼或者“頂牛”的心理狀態,能有一個平靜、愉悅的情緒。這樣的個別幫助,不僅保全了學生的面子,維護了學生的自尊心,而且像朋友促膝談心一樣,便于學生接受。第四,對于學生的過失,特別是一般性的過失,不要動輒通報家長,搞得學生謹小慎微,提心吊膽,而應由老師先解決。這樣,學生會體會到老師的良苦用心,而對老師產生一種由衷的感激之情。 “親其師,信其道”,學生會把對老師的愛,全部轉移到聽從老師的引導上。第五,對于學生的一般性偶然過失,老師可以用一個表情、一句悄悄話予以提醒,學生自然會從老師的話語、眼神和表情中體會到用意,從而自覺、主動地改正。第六,特殊情況下進行書面交流。師生之間用親切、理智的書面語言交流,效果會更好。 聽了曹老師的話,我受到很大啟發,你呢? ……
- >
自卑與超越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月亮虎
- >
推拿
- >
唐代進士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二體千字文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