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世博會與戰后日本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5165016
- 條形碼:9787305165016 ; 978-7-305-16501-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世博會與戰后日本 本書特色
綜觀從大阪世博會到愛知世博會的歷史,可以明確一點,即貫穿戰后日本的世博會史的各趨勢之間的比重在一點點地發生變化。吉見俊哉所*的《世博會與戰后日本/閱讀日本書系》記述了:愛知世博會可能不僅是戰后日本始于大阪世博會的世博會長期熱潮的 *后一次,大概也會成為在日本舉辦的*后一次世博會。 在很多日本人眼里,北京奧運會與上海世博會的組合必然會和大約四十年前的東京奧運會與大阪世博會的組合重疊起來。事實上,上海世博會的主題“better city,better life(城市,讓生活* 美好)”看上去直截了當地表現了對于經濟增長神話的大眾性夢想。
世博會與戰后日本 內容簡介
綜觀從大阪世博會到愛知世博會的歷史,可以明確一點,即貫穿戰后日本的世博會史的各趨勢之間的比重在一點點地發生變化。在很多日本人眼里,北京奧運會與上海世博會的組合必然會和大約四十年前的東京奧運會與大阪世博會的組合重疊起來。事實上,上海世博會的主題“BetterCity,BetterLife(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看上去直截了當地表現了對于經濟增長神話的大眾性夢想。
世博會與戰后日本 目錄
世博會與戰后日本 作者簡介
吉見俊哉,1957年出生于東京都。著名社會學家,東京大學教授、副校長。研究領域為都市論、文化社會學。代表性著作有:《博覽會的政治學》(中公新書)、《媒體時代的文化社會學》(新曜社)、《媒體文化論》(有斐閣)、《世博會幻想一一戰后政治的束縛》(筑摩新書)、《親美與反美——戰后日本在政治上的無意識》(巖波新書)、《何謂大學》(巖波新書)等。
- >
我與地壇
- >
回憶愛瑪儂
- >
二體千字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經典常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