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推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制度邏輯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169636
- 條形碼:9787516169636 ; 978-7-5161-6963-6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政府推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制度邏輯研究 本書特色
李軍超著的《政府推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制度邏輯研究》依循新制度主義的研究范式,構建“制度攸關—制度成因—制度選擇—制度創新”的分析框架,以制度為起點,從制度與行為雙層面推進,沿著文獻分析——理論研究——實證與調查研究——數據分析與檢驗——政策建議的路線,對城鄉義務教育非均衡發展現狀是什么、城鄉義務教育發展為何出現非均衡、怎么樣推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三個基本問題展開研究。
政府推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制度邏輯研究 內容簡介
從一定意義上講,我國推行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實現社會公平正義,而教育公平則是社會公平的基石。推進教育公平尤其是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是實現“學有所教”教育發展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本書依循新制度主義的研究范式,構建“制度攸關—制度成因—制度選擇—制度創新”的分析框架,以制度為起點,從制度與行為雙層面推進,沿著文獻分析—理論研究—實證與調查研究—數據分析與檢驗—政策建議的路線,對城鄉義務教育非均衡發展現狀是什么、城鄉義務教育發展為何出現非均衡、怎么樣推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等問題展開研究。
政府推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制度邏輯研究 目錄
緒論 一 問題的提出及研究意義 (一)選題緣起 (二)研究意義 二 國內外研究現狀及評價 (一)國內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研究現狀 (二)國外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研究集點 (三)政府行為研究的多種視角 (四)簡要評價 三 概念的厘定及闡析 (一)政府與地方政府 (二)城鄉 (三)制度與制度邏輯 (四)義務教育與義務教育均衡 四 研究的基本思路、技術路線與主要方法 (一)研究思路的展開 (二)研究的技術路線 (三)研究的主要方法 五 研究的前提假設 六 研究的創新性**章 基于新制度主義視角的我國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分析框架 一 新制度主義:“硬核”、“保護帶”及理論要義 (一)“硬核一一保護帶”理論 (二)新制度主義的“硬核” (三)新制度主義的“保護帶” 二 分析框架的構建:制度攸關一制度成因一制度選擇一制度創新 (一)新制度主義分析框架的理論譜系 (二)分析框架的構建及內容 (三)分析框架的學理價值 三 本章小結第二章 “制度攸關氣現階段我國城鄉義務教育“非均衡”發展的算計審度 一 城鄉義務教育非均衡測度的方法論 (一)城鄉義務教育非均衡發展測度的指標體系 (二)城鄉義務教育非均衡發展的測度方法 二 現階段我國城鄉義務教育非均衡發展的空間計量分析 (一)城鄉義務教育非均衡發展的時間序列測度 (二)城鄉義務教育非均衡發展的空間序列測度 三 城鄉義務教育非均衡發展的效應分析。
(一)城鄉義務教育不均衡拉大了城鄉居民收入差距 (二)城鄉義務教育不均衡阻礙了城鄉經濟同步增長 (三)城鄉義務教育不均衡阻滯了農村勞動力的社會流動 (四)城鄉義務教育不均衡損害了社會的公平正義 四 本章小結第三章 制度成因之一:我國城鄉義務教育非均衡發展的體制環境 一 中國式財政分權與城鄉義務教育非均衡 (一)中國式財政分權與公共教育支出偏好的理論推演 (二)中國式財政分權與公共教育投入責任的模型估算 (三)中國式財政分權影響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實證分析 二 城鄉二元體制與城鄉義務教育非均衡 (一)中國城鄉二元體制的起囚與制度塑造 (二)城鄉二元體制影響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三)城鄉二元體制與城鄉義務教育非均衡的實證分析 三 “以縣為主”管理體制與城鄉義務教育非均衡 (一)中國義務教育管理體制的變遷 (二)“以縣為主”管理體制實施前后城鄉義務教育差距的變動 (三)結果分析 四 本章小結第四章 制度成因之二:我國城鄉義務教育非均衡發展的非正式制度嵌入 一 非正式制度的厘定及特征 (一)非正式制度的厘定 (二)非正式制度的基本特征 二 非正式制度對公共政策執行的影響機理 (一)非正式制度影響公共政策執行的傳導機制 (二)非正式制度影響公共政策執行的數理模型 三 非正式制度對我國城鄉義務教育非均衡發展的影響山 (一)傳統社會文化對我國城鄉義務教育非均衡發展的影響 (二)家庭教育觀念對我國城鄉義務教育非均衡發展的影響 四 本章小結第五章 制度選擇:地方政府介入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行動策略” 一 政府提供義務教育的必要性 (一)基于義務教育的產品屬性視角 (二)基于義務教育的外部性視角 (三)基于交易成本的視角 (四)教育公平與政府責任 二 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制度供給中的政府委托代理機制 (一)委托代理理論分析 (二)中央與地方政府間的委托代理 (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制度供給中的政府委托代理分析 三 地方政府間競爭與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一)關于地方政府競爭 (二)地方政府競爭的行為模式 (三)同級地方政府競爭模型 (四)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進程中地方政府的行為選擇 四 本章小結第六章 制度創新:推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政府作為 一 重構義務教育財政體制,保障城鄉義務 (一)調整財政支出結構,構建民生財政 (二)明確各級政府的財政責任,建立“以縣為主,多主體推進”的教育管理體制 (三)完善義務教育財政轉移支付制度,推動“老、少、邊、窮”地區義務教育跨越發展” 二 破解城鄉教育二元結構,推進和 (一)確立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的發展目標 (二)構建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的管理制度 (三)構建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的投入制度 (四)構建城鄉一體化的義務教育人事制度 三 優化地方政府政績考核體系 (一)確立民生導向的政績觀 (二)優化地方政府的政績考核體系 (三)建立健全教育問責制 四 加強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建設, (一)實現義務教育學校的合理布局 (二)推進薄弱學校辦學條件基本達標 (三)建設標準化農村寄宿制學校 五 健全城鄉教師、校長交流制度, (一)構建合理的城鄉教師、校長的交流模式,為交流制度 提供實施平臺 (二)建立城鄉義務教育教師交流監督機制 (三)推動義務教育學校校長的定期輪換制 (四)完善城鄉教師的雙向流動機制,促進教師資源的均衡發展 六 構建“l+9+1”義務教育新模式,擴展 (一)重視幼兒教育,實現“學前一年”免費教育 (二)加強職業教育,將“初中后一年職業培訓''納入義務教育系統 七 樹立平等的教育觀,消弭教育等級化 (一)營造平等的社會氛圍,樹立平等教育觀 (二)重鑄政府教育發展理念,消弭教育等級化 八 本童小結結語 一 研究結論 二 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參考文獻后 記
展開全部
政府推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制度邏輯研究 作者簡介
李軍超,1980年11月生,河南鄭州人,管理學博士、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政府治理理論與改革。近年來,在《中國行政管理》、《天津社會科學》等重要學術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14篇,其中,被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1篇;目前,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1項,參與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青年基金項目等省部級以上項目4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