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臺灣郜媽育兒新經3:我不壞只是在長大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6806980
- 條形碼:9787556806980 ; 978-7-5568-0698-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臺灣郜媽育兒新經3:我不壞只是在長大 本書特色
本套書于2009年出版,在目標讀者中反響不錯。鑒于書的時間性因素,此次出版做了若干調整,刪去了網絡討論部分和當時為排除閱讀理解障礙設計的注釋。目前,坊間家教類的書很多,本套書有別于同類書的地方在于,一是語言更為活脫有趣,讀起來輕松;二是側重于對新媽媽進行勵志教育。
臺灣郜媽育兒新經3:我不壞只是在長大 內容簡介
世界上沒有不為孩子擔心的爸媽。每個爸媽都認為,我們之所以會有太多的擔心,是由于我們關心他們愛他們。但經常被混為一談的擔心與關心,所呈現出來的意念和造成的結果卻完全不同。關心是有正向積極的鼓勵、支持與協助,讓孩子在感受到爸媽的信任了解關懷下,能夠放心安然地去慢慢成長變好;擔心則是無謂的嘮叨、煩惱與壓力,爸媽對孩子擔心越多,孩子的焦慮與反彈就會越大。孩子的成長就如同等待一棵果樹的發芽開花結果,需循序漸進,每一點的過程都需要有一定的時間,不要試圖用破壞自然規律”激肥”速長的方式來催熟他們,讓他們跳過這個學習過程。
臺灣郜媽育兒新經3:我不壞只是在長大 目錄
自序:要關心,不要擔心
**章 變壞是轉好的開始
1.中等生是優秀人的進階
馬拉松比賽,沒有跑到*后,誰也不知道結果。
2.給孩子學習“由慢變快”的時間
要“慢郎中”改變拖拉習性,讓他嘗到快速完成后的甜頭。
3.小氣自私是孩子的通病
自小受到長輩嬌慣的孩子,想不小氣自私都難。
4.貪玩的孩子,學習動力強
某行業或領域大“王”,成功的“元”動力就是“玩”。
5.愛說謊的孩子有創造力
從“謊言”聽出孩子實際上想要表達的“真相”。
6.家有暴小子
要讓喜歡動手打人不聽勸的孩子,也嘗嘗被人欺負的滋味。
7.不要遏止孩子的正義感
不妨有意加強孩子把閑事“管好”的能力。
8.魔鬼藏在細節里
孩子由撿到偷,是由于父母忽視不及時制止而造成的。
9.不要讓自己成為引誘孩子偷錢的元兇
孩子犯錯誤時,應把關注的重心放在犯錯的原因上。
10.孩子逆反,是提醒父母我在長大
孩子“逆反”,是在提醒父母改變與孩子互動的方式。
第二章 兩性教育從出生的**刻開始
1.小娃本色
孩子對于“性”的態度,從出生起就步上了形成之路。
2.好奇寶寶在我家
對于孩子天真的發問像打乒乓球似的先拍回去。
3.臺灣小朋友流行的“神奇紙巾”
不是紙上談兵地去教孩子,而必須“實地演練”。
4.小紅帽不要遇上大野狼
從小培養教育孩子尊重自己和別人的身體所有權。
5.父母有沒有教,真的有差別
靠孩子“長大了自然會明白”,“明白”的代價極其慘烈。
6.“ 如何教”比“教什么”更重要
繪本是父母對幼兒進行“兩性教育”*好的基礎讀本。
7.孩子早戀源自父母愛不夠
防止孩子“早戀”,父母要多給孩子愛的擁抱。
8.課堂里沒有教卻是人生*重要的一課
*好的“兩性教育”就是愛與榜樣。
9.替孩子建立保護網
培養孩子結交朋友的能力,就是幫他建立了一張保護網。
10.幫孩子多結交些“大朋友”
替孩子在人生路途上多點幾盞燈。
第三章 牽孩子的手共奔成長路
1.小娃鬧學
孩子對上學的恐懼,多半的焦慮來自于幼兒離不開父母。
2.讓孩子寧為雞首
讓孩子去做雞首不做牛后,是保護和維護孩子自信的方式。
3.替孩子找一個讓他安心的學校
好的學校應像欣賞一幅畫般地用多視角來關注孩子的表現。
4.教孩子在學會贏前先學會認輸
不要父母贏了面子,孩子卻輸了里子。
5.讓”偽笨”的孩子變聰明
不是孩子笨,是做爸媽的笨得沒有找到他聰明的地方。
6.不需跟孩子去“較真”
不要做嚇了自己也抹殺了孩子自由思考能力的傻事。
7.如何和孩子“講道理”他才肯聽
“講道理”必須是父母和孩子雙方都有機會講“自己的道理”。
8.愛孩子的心要大,幫孩子的手要短
媽媽的手長,孩子的手就會變短。
9.由膽怯到獨立自信的成長路
不管孩子是否合乎你的期待,都要能無條件地去接納他。
10.替孩子做相信與感恩的禱告
在撫養孩子時,一定要堅定“相信與感恩心”。
后記:在孩子的生命中只做一盞燈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月亮虎
- >
唐代進士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