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我還是喜歡東京:帶你感受城市細節 版權信息
- ISBN:9787313144171
- 條形碼:9787313144171 ; 978-7-313-14417-1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我還是喜歡東京:帶你感受城市細節 本書特色
為什么很多不喜歡日本的人,到了東京后,就喜歡上了這座城市了呢?
關于日本,隨手列出一些就很讓人吃驚:
·僅垃圾分類和處理方式就多達518條。
·日本原理:世界通用的語言不是英語而是微笑。
·這是日本人的自豪:民治以來的所有出版物,都能在國會圖書館找到。
·日本人人均一年讀45本書,為世界之*。
·災害發生時學校就是避難所,因為在這個國家,學校是*堅固的。
·信號不變人不動,不動就是對規則的敬畏。
·如果你走了10分鐘還沒有發現便利店,可以肯定的是這不是東京。
……
這樣的日本,這樣的東京,來了就會喜歡上,其深層原因是什么呢?讓我們一起聊聊東京,聊聊這個城市的細節。
我還是喜歡東京:帶你感受城市細節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多角度展示東京的書,圖文并茂,視角獨特,形式新穎,對東京城市細節進行了*全面客觀的呈現。本書分了兩部分:**部分由800多張細節圖片及相應配文構成,分為垃圾分類、殘疾人和母嬰關懷、超市購物、洗手間、城市生活、道路交通、微笑服務、醫院看病、責任制、圖書館、公共安全、料理文化、人性化設計共13個主題,全面豐富地展示了東京這座城市讓人感覺溫暖和便利的各種細節。第二部分 “在日華人大家談”,邀請了在國內*有影響力的在日華人作家,李長聲、蔣豐、姜建強、莫邦富、張石、劉擰、唐辛子、亦夫、萬景路等,以專欄文章的形式分享了他們對于東京這座城市細節的感受。或者,你可以帶著這本書一起去東京。
我還是喜歡東京:帶你感受城市細節 目錄
草叢中央倏地跳出一只蛤蟆 —— 何謂細節? 姜建強
一、日本的清潔就是從點滴中誕生的:垃圾分類的細節
·僅垃圾分類和處理方式就多達518種,
這個民族可用兩個字來形容:可怕。
·新干線7分鐘劇情,向世人展示的是極致與嚴苛。
·口紅屬于可燃物,但用完后的口紅管則屬于小金屬物。
·僅有一只襪子屬于可燃物,但如果是一雙且沒有穿破,則可升級為舊衣料。
·帶刺或鋒利的物品,要用紙包并寫上“注意”二字再放入垃圾袋。
·你看,日本連丟垃圾都宛如一首詩:
—— 風中的紙屑
二、殘疾人和嬰兒的笑容總是*燦爛:殘疾人和母嬰關懷的細節
·殘疾人能成為福神,只能在日本。
·日本七福神之一的惠比壽,就是神話中*早的殘疾人。
·殘疾人是這個國家的王,是這個國家的*大。
我還是喜歡東京:帶你感受城市細節 作者簡介
韓建民: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社長
李長聲:旅日華人作家,日本出版文化史研究專家,騰訊?大家專欄作者。曾任《日本文學》雜志副主編
蔣豐:旅日社評作家,《日本新華僑報》總編輯,《人民日報海外版》日本月刊總編輯,北京大學歷史系客座研究員
姜建強:日本《中華新聞》主編,騰訊·大家專欄作者,曾任東京大學綜合文化研究科客座研究員,致力于日本歷史和文化的研究
莫邦富:旅日華人作家、經濟評論家,日本諸多主流媒體專欄作者。1995年起任東京大都會電視臺(MXTV)節目審議會委員
張石:日本《中文導報》副主編,資深媒體人,騰訊?大家專欄作者
劉擰:旅日華人學者、作家,騰訊?大家專欄作者
唐辛子:旅日華人作家、評論家,騰訊?大家專欄作者
亦夫:旅日華人作家
萬景路:旅日華人專欄作家,騰訊?大家專欄作者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推拿
- >
姑媽的寶刀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