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移動金融+”惠普金融:理論與實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4978660
- 條形碼:9787504978660 ; 978-7-5049-7866-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移動金融+”惠普金融:理論與實踐 本書特色
《"移動金融+"普惠金融:理論與實踐》內容簡介:共性是農村地區及城鎮低收入人群不易得到基本的正規金融服務,包括支付結算、貸款、儲蓄、保險等。一是供給結構性失衡。正規金融機構的逐利性與風險厭惡特征導致經濟發達地區的金融服務供給過剩,大打價格戰、營銷戰,而在貧困地區及山區鮮有金融機構的服務網點,導致一部分人無法獲得基本的金融服務或者得到這種服務的成本超過了他們的承受能力。二是社會法規環境造成準入壁壘。金融服務不同于普通商品服務,在獲得服務之前,要核實客戶真實身份,也就是實名制。一些國家由于設置了過高的實名制標準,導致金融機構舍規成本過高而將一部分弱勢人群排斥在正規金融體系之外。
“移動金融+”惠普金融:理論與實踐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兩大部分:移動金融理論與實踐、發展移動金融的目的--普惠金融。全書系統闡述了移動金融的概念、商業模式、商業生態、平臺特征、消費者行為與心理,以及普惠金融的概念和發展普惠金融的路徑等。
“移動金融+”惠普金融:理論與實踐 目錄
“移動金融+”惠普金融:理論與實踐 作者簡介
黃萍,女,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處長,經濟學博士。在銀行卡與電子支付、第三方支付監管等方面具有十分豐富的經驗,具體參與、制定我國第三方支付監管制度。 趙鷂,男,中國農業銀行職員,經濟學碩士。具體從事商業銀行互聯網金融戰略規劃及研究工作,參與相關平臺、產品研發。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回憶愛瑪儂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朝聞道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