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中國現代大學與新文學傳統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5161513
- 條形碼:9787305161513 ; 978-7-305-16151-3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現代大學與新文學傳統 本書特色
《中國現代大學與新文學傳統》由汪成法編*。 在中國新文學史上,大學師生的文學創作(此書 稱“校園文學”)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一定程度 上,可以說現代大學校園文學既是中國新文學的一個 組成部分,也成為中國新文學的一個重要傳統。 中國現代大學校園文學的起點也就是中國新文學 的起點,以北京大學的校園文學為起點的五四新文學 在發展初期就逐步形成和確立了中國新文學的傳統。 在其后的發展歷程中,校園文學以其所持守的文學觀 念、具體創作實績以及大學校園的文學環境這三個方 面,通過具體的批評、創作和文學活動,在建構和發 展新文學傳統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校園文學批評堅持嚴肅的非功利主義的文 學態度,建構了中國新文學的傳統,為新文學確立了 正確的發展方向,也對新文學的健康發展起到保障作 用。校園文學批評一直對新文學的發展起到了一種制 衡作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當文壇上的復古思想還 占統治地位的時候反對復古;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以后 ,當社會上的激進思潮越來越嚴重的時候,又對激進 主義的文學思潮起到了很大的規約作用。同時,校園 文學批評也始終對文學的商業化和游戲傾向進行了必 要的批評。就其對新文學發展所起到的作用而言,校 園文學批評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承擔的是立法者的角 色,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則是護法者。 其次,校園文學創作著意于融合古今中西,用白 話漢語鑄煉西式文體,以現代意識審視古老中國,對 新文學發展有著重要的示范意義。校園寫作是一種具 有全面的開放意識和創新精神的文學寫作,大學校園 文學也正是在融合中西古今**文學傳統的明確意識 指導下,確立了中國新文學的創作傳統。這具體表現 在代表性作家所創作的各種類型的文學作品之中,中 國新文學的典范之作,既是對西方文學體式的直接引 進或者借鑒,也有意識地繼承了中國古典文學的優良 傳統。 第三,校園文學活動的存在和發展,影響到大學 的課程體系和整體的文化氛圍,這同時又為新文學的 存在與發展營建了良好的外部環境。課堂教學之外, 在校園內外自由開放的文學環境里,師生之間與新文 學有關的活動*是直接影響了參與者的創作發展,并 *終確立了校園文學寫作的精神品格。而校園文化氛 圍既經形成,也就為這種類型的寫作培養了相應的讀 者群,并隨著學生走向社會而影響于時代的文學風尚 。 但文學發展又受到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和制約,隨 著中國社會在二十世紀的巨變,校園文學的發展也時 有波折,新文學傳統的繼承與發揚自然也一再受到不 同程度的干擾。但隨著時代的變遷,近年來又出現重 振校園文學以向新文學傳統回歸的努力,這必將影響 到新世紀文學的歷史走向。 通過對中國現代大學校園文學的起源變遷及其與 新文學傳統之間的離合親疏的歷史觀察,可以對校園 文學在確立和傳承新文學傳統方面的貢獻有一個較為 全面系統的總結,以期*終能使人們在認識歷史的基 礎上立足現實,把握未來。
中國現代大學與新文學傳統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 中國現代大學的確立與新文學運動的興起、大學師生文學批評對新文學發展的制衡作用、大學師生文學創作對新文學發展的示范意義等。
中國現代大學與新文學傳統 目錄
中國現代大學與新文學傳統 作者簡介
汪成法,一九七二年生于河南泌陽。二○○六年南京大學中文系博士畢業,F在安徽大學文學院工作。出版有《讀書識小錄》《在言志與載道之間》《一聲短嘆》等書。
- >
經典常談
- >
姑媽的寶刀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我與地壇
- >
自卑與超越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